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酒店安全管理培训YC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YC/T384.1—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第1部分:基础管理规范基础管理规范要求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规划、目标和计划4.1.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规划、计划和总结•4.1.1.3企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应符合下列要求:•——企业年初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应包括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职业危害等工作内容,并包括安全费用预算;可以形成完整的安全年度计划,也可分别制定各管理工作内容的计划;计划应形成文件,经过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后下发各部门执行;计划需变更时,应经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重点部门或较大的车间,宜单独编制安全工作计划;•——企业年度安全计划完成情况,每年至少检查两次,并形成记录。4.1.2目标和方案管理•4.1.2.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方案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根据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制定企业年度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形成文本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企业目标宜每年年初下达;•——目标应根据企业现状和上级要求制定,不仅应包括事故发生率、职业危害控制目标,还应有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等过程控制目标,并宜量化;目标应体现持续改进,提出年度内实现的提升性目标;•——企业应针对目标制定相应的方案,明确为实现目标所规定的有关职能、层次的职责和权限、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等;•——目标及方案完成情况应定期统计分析,并保存相关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结果的记录;应确定各类目标的统计分析周期;•——每年年底对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方案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报告或列入年度安全工作总结。4.1.3安全投入费用管理•4.1.3.1安全投入费用应得到保障,符合下列要求:•——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并形成文件;•——制度内容应包括:安全投入费用的提取、安全投入费用的使用、安全投入费用使用统计分析、专款专用要求、安全投入费用的审计监督等。•4.1.3.2企业年度财务预算中应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安全投入费用的预算应符合以下要求:•——年度安全投入费用(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方案需发生的费用),应纳入企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日常维护等财务预算计划,或单独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费用预算计划;•——技术改造等较大的安全投入费用应经过技术论证,并有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参加;保存论证记录;•——安全投入费用的相关财务预算计划批准后,应制定各项目具体的实施方案或计划,每半年至少应对费用使用情况及方案、计划完成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统计,并保存记录;•——各项安全投入费用计划、方案项目,验收时应有安全管理部门参加;•——每年年底,安全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相关部门对安全投入费用预算计划的使用情况、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或列入年度安全工作总结。危险源管理4.2.1危险源管理要求•4.2.1.2危险源资料的更新应符合下列要求:•——根据法律法规、标准的变化,设备更新、产品调整、生产工艺改变、原辅材料变化等情况及时组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正常情况下,企业及下属各部门每年年初应进行一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内容的评审和更新,并保存更新记录。•4.2.1.3危险源资料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要求:•——危险源控制措施的各类文本应下发到各班组或岗位,并保存发放记录;文本可作为新员工和转复岗人员班组级安全教育和日常培训的依据;应确保员工熟悉本岗位的危险源(特别是重点/重要危险源)及控制方法、作业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等内容;•——岗位操作规程或其他岗位人员执行文件中应包括岗位主要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的内容,具体执行本部分4.5.3的相关要求;•——企业和下属各部门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资料,作为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实施安全检查的的依据。4.2.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要求•4.2.2.1危险源辨识覆盖所有场所和活动,并包括现场相关方活动和列入计划的活动,符合GB/T28001的要求。•4.2.2.2危险源辨识及其描述应符合下列要求:•——辨识时应考虑正常(如设备正常运转的危险、正常清理设备时的粉尘)、异常(如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时的危险、通风装置故障时的粉尘)、紧急(如发生事故时的危险、发生泄漏时的危害)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故事件)、现在(目前存在的危险)、将来(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三种时态的危险源;•——危险源描述应包括危险发生的根源,即第一类危险源: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危险源描述还应包括危险发生的直接原因和过程,即第二类危险源:可能引发事故或伤害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良因素、管理缺陷等;•——宜参照GB/T13861对危险源进行描述;•——危险源描述应包括伤害对象和危险导致的后果;宜参照GB6441对后果进行分类。•4.2.2.3风险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应规定风险评价的方法和风险分级标准,宜采用定性分析和分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国家法规标准规定的重大危险源,以及特种设备及其作业、危险作业、烟草制品火灾等风险较大的危险源,应列为企业重点/重要危险源;•——对风险评价实施动态管理,对于目前不符合法规要求、曾经发生过事故但仍然无有效控制措施的、员工或相关方严重关注的危险源,应直接列为重点/重要危险源,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4.2.3危险源控制措施的策划•4.2.3.1危险源控制策划和效果评价符合下列要求:•——企业重点/重要危险源应列入重点控制对象,形成各重点/重要危险源部位或作业活动的控制措施表;其他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包含在部门危险源台帐或清单之中;•——每年应对重点/重要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情况进行效果评价,并形成分析报告,确保重点/重要危险源监控工作的持续改进。•4.2.3.2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风险控制措施应以消除、取代、工程控制、标识、警告和(或)管理控制、个体防护用品的顺序进行选择;•——控制措施的方法宜包括:现场各类设备、工艺、检测、防护等技术措施;劳动防护用品等个人防护措施;制定目标和方案、文件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持证上岗等管理措施;应具体、可行、有效。4.4.1安全生产委员会•4.4.1.1安全生产委员会的设立符合下列要求:•——设立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职业危害管理重要事项进行决策和统筹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担任安委会负责人,安全主管领导及其他涉及安全管理的领导、工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安委会应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负责制,强化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工作制度文本,内容应包括安委会职责、议事规程、监督检查及记录要求等;•——安委会职责应包括对涉及安全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策,批准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听取并批准年度安全工作总结等。4.4.1安全生产委员会•4.4.1.2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议事规程和监督检查机制,符合以下要求:•——安委会议事规程应规定各类安委会会议的频次、主持人、出席和列席人、议事流程、记录等要求,其中每半年应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由主任或委托安全主管领导主持;主要负责人每年主持安委会会议不应少于一次;•——安委会应建立企业领导现场带班和检查机制,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成员定期带班和参加安全检查的频次和要求;•——安委会会议应有会议记录,宜形成会议纪要下发执行;安委会组织或参加的各项安全检查、协商交流等活动均应保存记录。4.4.2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4.4.2.1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企业应设置安全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主管企业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职业危害管理等工作;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应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满300人的企业应至少配备1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4.4.2.1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员数量应不低于企业职工总数的3‰;•——安全管理部门及安全管理人员应有职责文本,其中应包括对各部门的安全监督考核权、对各部门专兼职安全员的考核权、对事故隐患的现场处置权、对违章人员的处罚权等。4.4.2.2安全管理人员、专兼职安全员任职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主管安全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应根据其管理职责,通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相关的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职业危害管理培训并颁发证书,如当地政府有要求,应获得由当地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兼职安全员需经过企业内部培训、考试合格,并经所在部门负责人或企业安全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任职;每年进行一次再培训,并由安全管理部门和所在部门共同进行考核;保存培训、考试、考核记录;•——其他安全相关人员的培训取证,具体执行本部分4.6.2的要求。4.4.2.3安全工程师岗位设置和工作制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企业应至少设置1个专职或兼职安全工程师岗位,由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质,并有相关安全管理或技术工作经历的人员担任;注册安全工程师应经过国家组织的考试合格,并办理注册登记,由企业聘任;•——制定企业注册安全工程师岗位工作制度,形成文本;应对注册安全工程师参与并签署意见的各项职责及工作流程作出具体规定,其中应包括: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排查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措施;制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计划;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制定企业重点/重要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其他安全生产工作事项。4.4.3安全生产责任制•4.4.3.1安全职责文本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形成企业各级部门及相关人员安全职责文本,文本应分级审批后下发执行;其中企业级文本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中,应明确其是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主持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一次;至少参加安全监督检查活动一次;•——企业主管安全领导职责应明确规定其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职业危害管理的具体职责和权限;•——企业其他领导应规定其协助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管理的安全职责;不同的负责人分管的工作不同,应根据其具体分管工作,对其在安全方面应承担的具体职责作出规定;•——企业下属各部门及其管理人员涉及的安全职责,应根据各部门职责分工及其危险源控制作出具体规定;其中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每季度参加本部门安全检查一次以上;生产性车间/部门应明确安全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安全工作,每月参加本部门安全检查一次以上;其他车间/部门领导在其分管业务范围内同时对相关的安全工作负责,参加相关安全检查;•——岗位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应明确其义务和职责,其义务包括: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管理;发现事故隐患和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其权利包括: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各级工会的安全职责应明确其对安全和劳动保护工作的监督、组织员工参与和协商重大安全事项的各项具体职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员工代表的职责应明确其收集反映员工意见、参与和协商的各项具体职责。4.4.3.2安全职责应体现“一岗双责”的下列要求:•——企业应针对全体员工建立岗位规范或岗位说明书,内容应在描述岗位业务职责的同时,明确其岗位安全职责,体现“一岗双责”的要求;•——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同时对其主管的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相关事项管理负责,并参与相关安全监督检查。•即:行政责任和安全管理责任。4.4.3.3安全责任书、承诺书和安全告知应符合下列要求:•——应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或承诺书;直至企业下属部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