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是当前公司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实践总结对事故管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经验预防型”,即从事故发生后,查找事故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来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现在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如设立专职安全机构,制定安全规范,进行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防尘毒、防火防爆、安全防护设备、个人防护用具等,都属于“经验预防型”。这种方法,虽然在防止伤亡事故做出了贡献,但也存在着问题,安全工作总是跟在生产后面,说要防患于未然,实际很难做到,事故预防总跟不上发展,也称为“传统安全管理法”。另一种是“发现控制型”,即是从事物系统内部出发来研究各构成部分存在的安全联系,检查、分析、评价各构成部分或整体系统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及其产生途径,做到能够事先预测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掌握事故发生规律,以便能在施工运行管理中对事故的危险性加以认识,并根据对危险性评价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便减少或消除事故,最终达到控制事故的目的,这是“发现控制型”。这种管理方法称为“现代安全管理”。一、安全系统工程第一条、安全:安全就是预知施工生产中各个领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并且为消除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行动的总称。第二条、系统: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体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第三条、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就是指为了更好地达到系统安全目标,而对系统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与技术。第四条、安全系统工程:是指采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分析、评价系统中的危险性,并依据这些结果来调查工艺、设备、操作、管理和投资因素,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消除、并使系统的安全性达到最好状态。二、安全系统工程特点第五条、安全系统工程为系统工程中的专业学。它包括系统论、预测技术,最优化技术,可靠性工程,人机工程,行为科学,心理学等学科和技术。第六条、把安全活动贯穿到施工生产计划、施工、使用和维修的全过程。实行费用、效率和时间的最佳结合,即花费最少,使用合理,出现事故最少。第七条、安全系统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有利于实现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系统化,形成安全管理的完整体系。三、安全系统工程观点第八条、全局性观点:全局性观点要求要整体地,全面地考虑问题,如采取措施后,看起来这个方面很安全了,但给其它的方面却带来了隐患或不安全,这就是没有全局性的观点。第九条、综全性观点:综全性观点要求要用多种知识来管理现代化施工生产的安全技术,即要求安全工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安全心理学,人机学,环境学等综合知识。做到真正懂得安全技术学,并会进行安全管理。第十条、满意性观点:就是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作业最佳决策,以保证从各方面看,安全技术和防护技术都是使人满意。第十一条、可行性观点:就是要在许多可供选用的安全方案中选择与当时主客观条件相适应的可行性方案。四、危险性预先分析第十二条、危险性预先分析定义每一项工程开工,包括设计、施工和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作一分析,这就叫做危险性预先分析。可以考虑采取安全措施,使这些危险性不致发展到成为事故。但应注意必须把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第十三条、危险性预先分析内容由于危险性潜在的性质,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展成为事故,所以在未发生事故前如何辨认出潜在的危险性就至关重要,为能迅速查出危险性,就必须要具有实践知识,同时应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危险因素;2.触发事故的条件;3.不安全现象或状态;4.把不安全转化为安全所应具备的条件;5.如此下去所产生事故的情况;6.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7.产生危险性的等级;8.根据危险性的起因,采取什么预防措施,避免发展成为事故。五、危险性预先分析方法第十四条、调查危险源:先对生产的目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作较为充分的调查了解。如能采取设计、施工和操作人员三结合方式进行了解,效果将更好。然后再按照过去的经验和同类施工中发生的事故,分析施工现场是否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查找能造成人员伤害、物质损失的危险性。查找按系统一步一步地进行,查出根源为止。第十五条、识别危险因素:以往的事故证明,潜在的危险性往往很难识别的,因为,危险性有固有的潜在性质,如果不系统地识别,就会造成遗漏。第十六条、危险性定级:危险性查出后,为了分清轻重缓急,应给危险性定一个等级,其分级方法为:1级:安全的。2级: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的损坏,因此,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3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4级:破坏性的:会造成重大事故,必须予以排除。把危险性按上述方法加以分级之后,就可找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第十七条、事故发生前操作人员的心理状态1)自认为有经验而盲目自信进行作业,结果产生下列情况而失去应有的警觉。不进行日常检查或检查不充分;没有意识到操作方法有错误;虽然发现了异常情况,但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没有注意到异常情况的发生。2)虽然认为操作有危险,但自认为问题不大,为了省事凑合继续进行作业。认为条件框框太多,根本没有必要;感到安全操作规程或制度妨碍生产有感但存在侥幸思想。3)实际有危险,但当时并没有感到危险,而盲目地进行作业。新入场没有经验而感觉不到有危险;这项工作巳干得十分熟练,不感到有危险;过去干过多次未出危险,认为以后也不会出危险。4)情绪影响,未考虑会有危险,更没有意识到有危险。因为高兴、忧虑、生气等情绪影响,失去对外界条件反应能力;情绪冲动,工作勿忙,未顾及险不险;思想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紧张,忙中出错。六、安全决策的概念第十八条、安全生产实际就是同各种危险,事故和灾害作斗争,就对已产生许多事故来分析,就会发现在管理上存在着许多疏忽和差错。其原因就是领导不重视决策,甚至在一些重大安全问题上,草率从事,以致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不讲究决策和决策上的失误,是安全管理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应懂得决策是安全管理的核心,也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为改变安全工作上的面貌,使安全管理能适应科学化的要求,就必须解决安全管理的决策问题,因为科学的决策是安全管理科学化的前提,也是决定安全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七、安全决策的含义第十九条、决策:所谓决策,就是决定对策。也就是根据既定的目标和要求,从多种可能的方案中,分别进行科学的推理,论证和判断,从中选择出可行性和最满意的方案。第二十条、安全决策:根据生产活动中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遵照安全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要求,系统地收集分析信息资料,提出多种安全措施方案,运用安全分析、评价和安全管理科学决策技术的方法,经过论证,评价、判断、从中选定最优方案予以实施。第二十一条、安全决策的分类1.系统安全管理决策:这是解决全局性重大问题的高层决策,主要解决安全方针、政策、规范、安全管理制、法规、监督和推进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决策。2.工程项目的安全决策:这是为保障工程项目的安全所进行的分析,论证、评价、审核等方面的决策。3.公司安全管理决策:这是为健全和强化公司的安全管理,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方面的决策。4.预防事故的决策:这是针对某一种或几种危险不安全因素,所采取的各种保障安全的决策。5.事故处理决策:这是事故发生后,在进行调查、分析、处理的基础上,提出改善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决策。八、安全决策应坚持原则第二十二条、坚持长远设想与短期管理相结合1.安全管理要长远设想:应包括安全管理的指导方针,组织机构,规章制度,防护规定和教育与培训等,以及对职工的安全和作业环境的要求。2.短期安全管理:应包括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各阶段工作重点,安全措施项目,工程危险性分析和相应的防护设施,不安全行为和状态的预防等。第二十三条、坚持全面防范与重点相结合1.全面综合防范:在安全决策中必须全面地考虑或研究解决伤亡事故的防范措施,劳动条件与作业环境的改善途径等。2.重点对待处理:对于各固有潜在的危险因素,采用具体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加以重点处理。如控制各施工环节,关键部位和危险源,实施自动防止故障,在安全上自动报警等具体措施。第二十四条、坚持人、机、环境与技术、教育、管理相结合1.产生事故的三大因素:导致发生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良或恶劣。即人、机、环境三大因素。2.防止事故的三要素:防止事故的最佳良策是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不断地加强和改善安全管理。即技术、教育、管理三要素。3.三因素与三要素的因果关系:人、机、环境是分析的对象,预测事故的基础。技术、教育、管理是防止事故的决策,预防事故的有效方法。第二十五条、安全目标与明智管理相结合1.安全目标:公司的安全工作,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消除危险,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2.明智管理:不发生任何大小事故,经过努力会成功的。但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不发生事故,并不表示永远也不发生事故。作为公司领导和安全部门应明智地“居安而思危”,在没有发生事故的时候,要意识到有发生事故的危险,并冷静地分析和查明危险,并下最大决心去努力消除危险和作出果断的决策,这是真正的明智管理者。九、安全决策的目标确定第二十六条、目标确定1.应围绕防止事故、消除职业病和改善劳动条件这三个基本目标,来加强和改善安全管理,技术保障体系,使这些目标能连续不断地改善和提高。2.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安全工作中现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出差距,分清主次,提出力所能及的设想和要求,确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目标。第二十七条、目标层次分明1.不同的管理层次,其所需要决策的问题应不同,但必须服从总的安全生产目标。2.下一级目标要服从上一级目标,小目标要服从大目标,下一级目标是实现上一级目标的手段和目的。3.各层次目标范围应分明,作到结构层次负责,层层把关,以便进一步实现安全目标。第二十八条、明确指标要求1.决策的目标应有定量化的指标要求,如事故频率,严重率,损失率,时间指标,技术指标等,以便作为以后实施决策时的检验标准。2.对于难以定量化指标衡量的目标,也应尽可能明确而具体,以便作为实施决策时检验效果的依据。十、拟定决策方案第二十九条、收集、分析资料1.根据决策目标的具体要求,要有针对性地收集,分析有关资料,并尽可能充分地,全面准确掌握公司内外的经验和情况。2.收集分析、整理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标准,管理体制和方法及危险的预测、分析、评价、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等各项资料。第三十条、预测研究1.根据决策目标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判明各种影响因素及不同条件下的发展结果,以对危险性有所预测。2.应着重分析各种固有的潜在危险,可能出现的新危险,或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成的危险等,以便决策的目标和决策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第三十一条、安全论证与评价1.安全论证是可行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对施工生产中有关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求实现安全的目标要求。2.安全评价是对施工生产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及其严重程度所进行的分析和评估,找出生产中的危险及其类型,规模和特性,并根据判定的危险等级或预定的安全标准选择最优的决策。十一、实施与反馈第三十二条、实施1.决策就是为了实施;2.为使决策方案在实施中切实贯彻,执行时应制定执行计划;3.实施前做好宣传教育、指导、健全机构、组织力量;4.实施及实施过程中,要集中目标,有效控制。第三十三条、反馈1.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反馈;2.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跟踪调节或进行结果评定;3.反馈的目的使决策方案在不断地实施过程中完善,并达到期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