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用电安全与电有关的电气事故按事故对象分:人身设备毁坏火灾和爆炸按引起事故的电能的形式划分分:触电事故雷电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电路故障及事故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1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1、绝缘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2、屏护即采用遮拦、护照、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电器开关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要屏护。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1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3、间距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1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2接地和接零接地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连接、电气装置或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叫接地。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接地和接零保护接地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将该电气设备经保护接地线与深埋在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的做法叫保护接地。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如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予以接地。一般低压系统中,保护接电电阻值应小于4欧姆。2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接地和接零保护接零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应当注意的是,在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中,通常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同时接地、接零,这就是所谓的重复接地保护措施,但还应该注意,零线回路中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开关。2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3装设漏电保护装置为了保证在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尽量装设漏电流动作保护器。它可以在设备及线路漏电时通过保护装置的检测机构转换取得异常信号,经中间机构转换和传递,然后促使执行机构动作,自动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4采用安全电压这是用于小型电气设备或小容量电气线路的安全措施。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越大,电流也就越大。因此,可以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内,使得在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这一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工频有效值不超过50伏,直流不超过120伏。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等级为42伏,36伏,24伏,12伏和6伏。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4采用安全电压凡手提照明灯、高度不足2.5米的一般照明灯,如果没有特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应采用42伏或36伏安全电压。凡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使用手提照明灯时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5加强绝缘加强绝缘就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另加总体绝缘,即保护绝缘体以防止通常绝缘损坏后的触电。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注意事项1、不得随便乱动或私自修理车间内的电气设备。2、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扭开头、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3、不得用铜丝等代替保险丝,并保持闸刀开关、磁力开关等盖面完整,以防短路时发生电弧或保险丝熔断飞溅伤人。4、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接零装置,保证连接牢固。5、在移动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保护好导线,以免磨损或拉断。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注意事项6、在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工具外壳要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并要防止移动工具时,导线被拉断,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板上。7、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内。当遇到高压线断落时,周围10米之内,禁止人员进入;若已经在10米范围之内,应单足或并足跳出危险区。8、对设备进行维修时,一定要切断电源,并在明显处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三、电器火灾的防止电器、照明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单相电源供电的小型电器,有时会引起火灾,其原因通常是电气设备选用不当或由于线路年久失修,绝缘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电量增加、线路超负荷运行,维修不善导致接头松动,电器积尘、受潮、热源接近电器、电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等。三、电器火灾的防止其防护措施主要是合理选用电气装置。例如,在干燥少尘的环境中,可采用开启式和封闭式;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应采用封闭式;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采用防爆式。防止电气火灾,还要注意线路电器负荷不能过高,注意电器设备安装位置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注意电气设备进行是否异常,注意防潮等。第二部分静电防护一、静电的产生物体的接触分离带电(a)接触产生的电荷移动(b)形成双层电荷(c)分离产生的静电因接触分离而引起的静电产生接触面物体A物体B接触面物体A物体B接触面分离物体A物体B实际工作中的摩擦、接触、分离带电过程静电放电事故案例大庆石化公司“3.03”事故●事故的背景及经过“3.03”事故发生在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装运车间,该车间负责成品油、石油焦、石蜡、液化气等产品出厂装车、计量、管输等工作。1995年,我公司开始回收铁路槽车中的残存污油。1999年起,由铁路部门对污油负责回收,此后随着铁路运输状况的变化,槽车中残存的污油时有时无。为了提高出厂能力、保证产品出厂合格,炼油厂有时还需要对铁路槽车中的残存污油进行处理。2004年10月后,铁路运输紧张,成品油出厂十分困难。为了提高铁路槽车使用率,缓解成品油出厂压力,铁路槽车的残存污油由炼油厂负责清理和回收。污油回收的工作流程是:铁路槽车进入炼油厂后,要进行相关检验,如果车中含有残液,需要进行清理并将清出的残液装入污油桶(180升),在污油桶装满后,用汽车槽车将桶内的污油转运到污油罐中,当罐内达到一定容积后,然后再用槽车运往85单元回炼。3月3日8时30分左右,炼油厂装运车间3名员工进行污油回收作业。10时左右,操作人员在四栈桥站台西侧从汽车槽车向容积为60立方米的污油罐(Z-4)倒装污油。10时05分,污油罐突然发生爆炸,罐体被抛向东南方向约25米。随后,汽车槽车被引爆、烧毁,相邻的污油罐(Z-3)因烘烤也发生爆炸,罐顶被抛向东北方向22米。从Z-4污油罐和汽车槽车中流出的污油流入装车栈桥排水沟,引起排水沟着火。●事故的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通过调查分析。具体如下:一是经现场勘察和目击者取证,排除了人体静电、汽车静电和手机信号等引爆因素。二是污油罐中储存的油品主要是从铁路槽车中回收的汽油,污油罐为常压拱顶罐,罐顶的检尺孔、观察孔与大气相连,油罐内液位之上有三分之二的罐体空间,汽油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三是经调查确认,从汽车槽车输油泵出口到Z-4罐内接用了两根5米长的软胶管,经计算,卸油管插入罐内后,卸油管口距离罐底还有2.22米的高度,距当时罐内油位约有0.7米的距离,从而构成了喷溅式卸油操作。四是回收的污油中含有水份等杂质,在输送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积聚;卸油管口是金属接头,成为静电放电的尖端;此时,喷溅式卸油管口电压大大超过1.2万伏电位,放电能量远远大于汽油蒸气的最小点火能量(0.24毫焦)。综上所述,这起事故的爆炸中心是Z-4污油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违章作业(违反国家《防止静电事故通用条例》和车间《汽车油罐车收/倒油工作指导卡》的要求),在用车载泵向污油罐倒污油时,倒油胶管出口未插入污油罐液面以下,构成喷溅式卸油,导致静电放电,引燃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罐体爆炸。二、静电的防护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静电可以造成多种危害。在挤压、切割、搅拌、喷溅、流体流动、感应、摩擦等作业时都会产生危险的静电,由于静电电压很高,又易发生静电火花,所以特别容易在易燃易爆场所中引起火灾和爆炸。静电防护一般采用静电接地,增加空气的湿度,在物料内加入抗静电剂,使用静电中和器和工艺上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降低摩擦、流速、惰性气体保护等方法来消除或减少静电产生。第三部分雷电防护一、雷电事故由自然界正、负电荷形式的电能造成的事故雷电种类每次雷击有三、四个至数几十个冲击。第一个冲击的先导放电是跳跃式先驱放电,第二个以后的先导放电是箭形先驱放电。直击雷、静电感应雷、电磁感应雷、球雷二、雷电的特点(1)雷电流幅值很大雷电流幅值可高达数十至数百千安。雷电流幅值越大者出现的概率越小。100kA的雷电流幅值对应的概率约为12%。(2)冲击过电压很高直击雷冲击过电压可高达数千千伏、感应雷冲击过电压可高达数百千伏。(3)冲击性强雷电放电时间极短,从而表现出很强的冲击性。三、雷电的危害爆炸和火灾电击毁坏设备和设施大规模停电四、雷电的防护雷电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用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网、避雷线等装置将雷电直接导入大地。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变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避雷线主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