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你吃过转基因食品吗?•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己经或正在把转基因食品吃进肚里。究竟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它是否存在长期的隐患?什么是转基因?•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克服了天然物种生殖隔离的屏障,将具有某种特性的基因分离和克隆,再转接到另外的生物细胞内。从而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并不存在的新的生物功能和类型。转基因技术•是指使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技术(不包括传统育种、细胞及原生质体融合、杂交、诱变、体外受精、体细胞变迁及多倍体诱导等技术),将遗传物质导入活细胞或生物体中,产生基因重组现象,使之表达并遗传的相关技术。转基因生物•是指遗传物质基因被改变的生物,其基因改变的方式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而不是以自然增殖或自然重组的方式产生。•简称:GMO转基因生物的分类•按生物种类不同分为: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微生物•按功能不同分为:增产与抗逆型、控熟型、高营养型、保健型、新品种型转基因食品•是指用转基因生物制造、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等。•简称:GMF转基因食品的历程•1983年,世界上第一种基因移植作物--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被培植出来。•1994年,可以延迟成熟的番茄作物,在美国批准上市。•1996年,由这种番茄食品制造的番茄饼,得以允许在超市出售。现在国内都有哪些转基因食品?第一批列入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是:•大豆: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番茄: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这也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准主粮可进行转基因种植的国家。为什么会对转基因食品有恐惧心理?•据专家分析,转基因食品在基因重组与改变过程中,可能产生某种毒性、过敏性,生成抗营养因子,引起营养成分改变,或者某种抗抗生素基因随食品转移到肠道,使抗生素对该机体从此失去疗效。普斯泰事件国际上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争论始于1998年的“普斯泰事件”。这年秋天,苏格兰罗维特研究科学家普斯泰在电视台宣称:他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饲喂大鼠,导致大鼠体重及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被损坏。此事迅速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人们开始纷纷质疑转基因。帝王蝶事件•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Losey等报道在实验室以拌有转Bt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草喂养帝王蝶幼虫可导致死亡,这一结果被解释为转基因威胁非目标昆虫。“环境主义”组织据此提出应限制转基因玉米的生产与销售。墨西哥玉米事件•2001年发现的一种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的问题是比较重要的。墨西哥本身不种植转基因的玉米,而且有法规规定不允许种植,但是它进口美国的转基因玉米用做饲料。结果可能是有些农民拿转基因玉米去种,种完之后就污染了当地的玉米。墨西哥是玉米的原产地。如果玉米原产地的遗传多样性受到污染,本地的玉米遗传结构受到破坏,产生的污染问题是很严重的。•这件事对中国也有很大的启示。中国现在进口转基因大豆,而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很有可能转基因的大豆会对中国当地原产的大豆,发生遗传污染。•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但同时也缺乏证据证明它的无害性,因此产生了一些争论。•从本质上讲,转基因生物和常规育种的品种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某些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性状、或消除原有不利性状。•有意识的杂交育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为什么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安全性分析?•不要求对常规育种的品种作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原因:常规有性杂交仅限于种内或近缘种间。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可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人们对可能出现的新组合、新性状能否影响人类健康和生物环境还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按目前科学水平还不可能完全精确地预测一个外源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互作作用。从理论上讲,基因工程中所转的外源基因是已知的有明确功能的基因。它与远源有性杂交中的高度随机过程相比,其转基因后果应当可以更精确地预测,在应用上也更加安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争论•支持派认为如果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得不到社会支持,这一研究将被扼杀,并且强调,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的确切证据。•美国人食用转基因食品已多年,超级市场上有4000多种商品是含有转基因植物成分的,还没有事例证明人吃了以后会得病,甚至会引起死亡。加拿大、澳大利亚也是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大国,均有几千万人在吃,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个案例说明它有问题。反对派的观点•一英国科学家声称,转基因马铃薯会减弱老鼠免疫系统功能。•美国康乃尔大学也发现,转基因玉米会危害蝴蝶幼虫及其相关生态环境。•环保团体认为这种违反自然的转基因作物及产品,未经长期安全测试,长期食用可能对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欧盟国家,对转基因作物更加排斥,因而抵制美国GMO产品的进口。我国的实际情况(谨慎派)•一方面,国家鼓励科研机构进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对转基因食品投放市场则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查转基因食品不可预测的效应•美国一农民发现:吃BT玉米的奶牛产奶量降低•美国明尼苏达州农民发现:麋鹿只进入有机玉米和大豆田中•南达科他州农民:母牛更爱吃开花传粉的玉米•爱荷华州一学生:仓库中放置RR玉米和普通玉米,老鼠只吃普通玉米•爱荷华州养猪农民:给猪饲喂含BT玉米的饲料后,猪的产仔率急剧下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在哪里?1、食物安全性因素2、环境安全性因素1、食物安全性因素(1)转基因产物的直接影响:包括营养成分、毒性或增加食物过敏性物质的可能;(2)转基因产物的间接影响:经遗传工程修饰的基因片段导入后,引发基因突变或改变代谢途径,致使其最终产物可能含有新的成分或改变现有成分的含量所造成的间接影响;(3)植物里导入了具有抗除草剂或杀虫功能的基因后,它是否也象其他有害物质一样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4)转基因食品经由胃肠道的吸收而将基因转移至胃肠道微生物中,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2、环境安全性因素(1)转基因生物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2)产生超级杂草的可能;(3)种植抗虫转基因作物后可能使害虫产生免疫并遗传、从而产生更加难以消灭的“超级害虫”;(4)转基因向非目标生物漂移的可能性;(5)其他生物吃了转基因食物是否会产生畸变或灭绝;(6)转基因生物是否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等。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可能会造成的危害•转基因作物中的毒素可引起人类急、慢性中毒或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作物中的免疫或致敏物质可使人类机体产生变态或过敏反应•转基因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微量营养素及抗营养因子的变化,会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使其营养结构失衡中科院《科学新闻》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又是怎样呢?•统计表明,基因工程研究约8个月就会翻一番,美国前财政部部长拉里萨莫斯形象地将此比喻成人类还戴着尿布就已迈人了青年时期。•这种迅猛的发展速度的确超出了普通公众的理解能力,加上各有所图的利益集团有目的的宣传,同时,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科学的分辨能力、对新知识的认知程度和理解方式又是千差万别,都会使他们对转基因食品产生不同态度,从而引发争论。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1.安全广受质疑,却加速了商业化进程2.没有核心专利,恐吃粮食也交专利费1.安全广受质疑,却加速了商业化进程2009年8月,农业部批准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同年10月,“华恢1号”和“Bt汕优63”出现在中国生物安全网公布的《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中,引来专业人士及民间组织的激烈争辩。2009年11月27日,在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等作物种植后,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这也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准主粮可进行转基因种植的国家。2.没有核心专利,恐吃粮食也交专利费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指出,刚刚获得安全证书的两种转基因水稻,至少涉及十几项国外专利。而我国正在研发的另外5个转基因水稻品系中,每个品系涉及的国外专利至少有10项。这些国外专利的持有人中不乏一些大型跨国农用化学品公司。此外,一些转基因水稻由于其原始材料来自国外机构,因此还受到其他国外所有权、法律合同的制约。这些涉嫌国外专利的转基因技术用于科研没问题,一旦商业化,就会被索要高昂专利费,这就给我国的粮食主权埋下了“定时炸弹”。转基因食品存在的理由:•转基因食品并不会比常规育种有更多的危险,恰恰相反,更大的危险是世界上60亿人口中还有12亿人仍在温饱线上挣扎。•预计2050年将达到90亿,而发展中国家现有8.4亿人营养不良,13亿人陷于贫困。•转基因主要是通过生物技术的方法来加快传统育种的过程。例如过去要通过10年才能选育出一个品种,但通过转基因方法可能只需2-3年就可以完成。•改良和培育新产品•促进快速生长,缩短育种年限•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强抗逆性(抗旱、寒、涝、热、病毒和虫害等)•大大降低成本•产出口味更佳的食物转基因食品的作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较多的国家国家种植面积美国4000万公顷加拿大1280万公顷阿根廷750万公顷澳大利亚、墨西哥、西班牙、法国、南非合计达10万公顷以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保障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回答公众疑问•促进国际贸易,维护国家权益•促进生物技术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原则:科学原则实质等同性原则预先防范原则个案评价原则逐步评估原则熟悉性原则实质等同性原则实质等同性原则最早由国际经济互助开发组织于1993年提出,并已经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实质等同性原则•即生物技术产生的食品及食品成分,如果与一种现有的食物或食物成分在实质上是相当的,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实质等同原则•强调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目的,不是要了解该食品的绝对安全性,而是评价它与非转基因食品的同类食品比较的相对安全性。•在评价时注重“个案分析”,即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一概而论、而是采用“实质等同”一对一地进行个案分析,其安全性至少不低于相应的参照食品或不会增加来自食品的风险。根据该原则转基因食品可分为三类:1、转基因食品或食品成分实质等同于现有的食物。那么就可认为转基因食品和现有食品是相同的。此时无需更多的考虑转基因食品在毒理、过敏和营养等方面的安全性。2、除了某些特定的差异外,与现有食品具有实质等同性。这时应主要分析转基因食品与现有食品之间的差异。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植入的基因与几种蛋白质有关、是否会产生新物质,基因操作是否改变内源成分或会否产生新的化合物。3、某一食品没有比较的基础,即它是一种全新的食品,与现有食品相比较,没有等同性。虽然这种新食品与现有食品没有可比性,但并不是说这种食品就一定不安全。但是在这种食品供应市场之前必须对其安全性和营养性进行分析。首先应全面分析基因操作中的各有关要素和基因产物特性。若转入的是功能不很清楚的基因组区段,则应同时考虑供体生物的背景资料。评价的内容•成分比较。包括主要营养素、抗营养因子、毒素和过敏原。•对植物来说包括其形态、生长情况、产量、抗病性和其他有关农艺性状。•对微生物来说包括分类学特征、定殖能力或侵染性、寄主范围、有无质粒、抗生素抗性和毒性。•对动物来说包括形态、生理特征、繁殖、健康特征和产量。局限性实质等同性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标准来判别转基因作物是否与原作物符合实质等同性原则,而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人的主观认知。另一方面这一原则重视的是化学方法而疏于生物、毒性和免疫学方面的分析,因而有一定局限性。例如一种转基因作物与原作物即使有99%相同,也不能否认剩余的1%有害的可能性,即使只有70%相同,但若不同的主要表现在营养成分上,也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测试就可以。转基因食品,要不要贴标签?•若转基因产品与目前市售的产品具有实质等同性,则不需再加特殊的标签;•若转基因产品中含有对一部分人群有过敏性反应的蛋白,则需加标签,以使购买者作出选择。联合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