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教案(通用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渔舟唱晚》教案(通用4篇)教案课件是教师们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我们必须用心编写。编写一份出色的教案需要教师具备广泛的背景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希望这篇“渔舟唱晚》教案(通用4篇)”教案”能够满足您的期望,让您感到满意。分享教案是一种表达关爱的方式,它传达了您的心意!渔舟唱晚》教案【第一篇】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筝演奏课《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也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句中。在本课中,着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弹奏中来,加深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认识,增进对音乐艺术的感情。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演唱、演奏乐曲主旋律,加深对乐曲各段的理解。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听、唱、讨论、联想、感受、演奏等方面来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人的目的。3、情感目标: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了解中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悠久传统,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爱好和弹奏古筝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景和意境。教学难点:让学生熟悉这首乐曲的基本演奏技巧。二、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从音乐教学的角度来看,高中学生的音乐兴趣取向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其音乐经验和音乐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高。因此,他们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也需要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之中。在课堂中,我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实践”的原则。在组织学习活动时,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以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说教法:在教学本课时,我以亲身演奏乐曲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我的教法中体现:1、音乐中加强群体意识。2、充分调动学生全身的感官,形成师生互动,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四、教学过程:在一部分,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新课: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情绪和情感体验尤为重要。首先我会提出一些问题:20xx春节联欢晚会上和宋祖英一起唱歌的谁?你们还熟悉他其它的歌曲吗?这首歌曲你们听过吗?我将用古筝来演奏《青花瓷》,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2、介绍新课:引导学生探究古筝的发展史及构造:古筝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器乐的瑰宝。它不仅悦耳动听,而且学弹容易,是一种非常被人们接受的优秀民族乐器。古筝又名“秦筝”,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特色的流派,如:山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内蒙筝、朝鲜筝、陕西筝等九大派。从早期到近代有过12、13、18、23、25弦等。后来统一规格为:米、21根弦。古筝的定弦法也由当地的筝来决定,但后来更多的还是五声音阶定弦法。再请学生试着拨弄古筝,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直观感受及听辨来了解古筝的构造和音色。3、基本指法教程:第一部分慢板出来的时候要注意它的分句,它不是按小节分,例如:1~10小节演奏时配以左手“上滑音”、“颤音”等技巧,产生的波浪般音响效果顺畅自如,给人以舒展、恬静的美感。(教师示范)第二部分速度欢快,旋律活泼流畅。第36小节以揉技法奏出“4”音,并用明快短促的花指音,丰富乐曲的表现力。从第49小节开始要注意,第一遍演奏时尽量靠右边,就感觉太阳照在湖面微微泛起的水波。第二遍靠左边点演奏,好像水比较深一样。(教师师范)第三部分是乐曲的合段,谱中的三十二分音符节奏实际上是演奏时右手划奏出的一串清澈流丽的琶音。音乐反复后,乐曲速度、力度逐渐加强。音型以后,出现一小节连续的琶音,好像是渔舟过后,在水面上留下的余波。音乐达到高潮时突然切住后,下行落在宫音上。这首弹完后要给人一种回味无穷,听了还想听的感觉。4、学生参与实践:本课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教师范奏,学生交流,演奏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使直观、生动,理性的音乐节奏,技法与意境有机联系起来,既突出教学重点,又培养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爱好和弹奏古筝的兴趣。5、总结: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美好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艺术形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五、反思:我觉得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主动获得多方面的艺术能力。今天的说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同行的指导、帮助。渔舟唱晚》教案【第二篇】一、教学内容:欣赏《渔舟唱晚》二、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三、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五、教学过程: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6、聆听全曲。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小结: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形状狭长而扁平,琴体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表演《晚风》:1、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2、写在歌谱左上角的是拍号,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3、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4、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7、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5口风琴基础较好的班级,二声部各用一、二支口风琴辅之。6班级基础较差的,可以降低难度。第一乐句单声部,第二、三乐句二声部。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教学后记: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比较薄弱,安排3课时进行教学。对自己的课堂反思如下:1、课堂常规:学生上音乐课坐的姿势、拿书本的方法以及聆听的习惯都没有养成。2、学生的聆听:初听歌曲,学生不知道去听歌曲中体现的基本要素,要像一年级小朋友一样告诉他们要怎样去听音乐。在欣赏的时候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只能停留在最表层,旋律的变化,音高的变化等学生都不知道去听,去分析。3、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最基本的技能学生也是没有基础的,不能识谱;不知道什么是节奏,更不会念、拍节奏;不知道音乐的表现的情绪是怎样的。在学生的脑海中,没有这样的概念。渔舟唱晚》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音乐的美。2、感受和理解速度变化与乐曲性质的关系,提高音乐欣赏能力。3、能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美。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渔舟唱晚》。2、古筝一架,老师熟练弹奏乐曲。3、各种小乐器及纱巾、彩带等。活动过程:一、整体感受部分古筝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古筝音色悦耳动听,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完整欣赏乐曲《渔舟唱晚》。提问: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二、分段理解部分1、老师完整弹奏乐曲,幼儿进一步完整欣赏,为乐曲分段。2、分段欣赏,跟着乐曲打节拍,感受乐曲速度的变化。分辨乐曲三部分特点:先缓慢优美,然后逐渐加速,最后回到缓慢优美。3、结合多媒体课件,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充分感受乐曲的美。三、艺术同构活动1、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找找哪张图给人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2、听第二段音乐(同上)。四、创造表现部分:1、简单介绍小乐器和舞蹈道具,请每人选一件自己喜欢的道具。2、自由讨论。请拿相同道具的小朋友围在一起,试一试怎样使手里的道具随音乐发出优美好听的声音?有几种方法?拿丝巾类材料的小朋友试一试优美缓慢的音乐怎么表现?逐渐加快的音乐怎么表现?3、幼儿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美。活动反思:整节课层次清楚,教学效果明显,我从幼儿的摇头晃脑中就看出已经他们读懂了音乐,受到了感染,进入了意境.特别是欣赏视频上演员的现场演奏,响起了幼儿的阵阵掌声,透过掌声我深深感觉到幼儿被民族音乐的魅力所震撼。但由于这首乐曲比较优美抒情,所以一节课还是显得比较平静、没有什么激情,对于这种乐曲的欣赏教学怎么样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热情呢?我想只有用新课程理念做指导,深挖教材、合理设计,反复实践,总结方法,欣赏教学一定会有更大的飞跃,这既是我努力的方向,也是我追求的最终目标。渔舟唱晚》教案【第四篇】《渔舟唱晚》教案引言:《渔舟唱晚》是中国近现代文学杰出作家郁达夫所写的散文小品。这篇文章以描绘黄河上的渔家生活为主线,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和渔家人的坚毅和豪情。本教案将围绕《渔舟唱晚》的主题和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讲解,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和风格,并提高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渔舟唱晚》,使学生了解江河渔家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欣赏能力。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内涵和风格。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写作练习,使学生能够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2.熟悉和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情感表达。2.辨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预习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黄河风景和渔船渔家的生活,引起学生对这个题材的兴趣,并回忆一下自己对黄河的了解。2.预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的起源、流经城市和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为今后学习《渔舟唱晚》做好铺垫。第二课时:理解文章的主题及情感表达1.导读:通过朗读和学生的阅读理解,全面了解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2.分析文章的情感表达:让学生根据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