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一步教案精选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再走一步教案精选5篇下面是三一刀客的编辑为大家分享的“再走一步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教案和课件是老师日常必做的工作之一。制定有计划的教案是教师事半功倍的关键。强烈建议您下载收藏以备参考!再走一步教案【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3、揣摩心理描写的作用,体会记叙周密的写法二、教学重点学会从不同角度阅读文本,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三、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四、教学过程(一)研读重点语段,品味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主人公的心理变化1、有感情地朗读脱险部分(分角色朗读)2、品味文中重点词句1文章题为“走一步,再走一步”,“走”之前,我的心态如何?2“走一步”时是什么心态?3“再走一步”时我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变化?4“走”下悬崖后,我有怎样的感觉?5“似乎”二字能否去掉?为什么?找出相关的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品读,并且归纳心态,形成板书:走一步再走一步走下悬崖毫无信心—————萌发信心———信心大增————巨大的成就感(“我下不去,(“这似乎能(“我能我会摔死的”)办得到”)办得到”)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有感情的朗读以上三句话6在爬下悬的过程中,“我”曾两次啜泣,这两次啜泣的原因一样吗?明确:啜泣1:小声地哭,真切传神地写出了特定情况下的恐惧心理。啜泣2:百感交集,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欢欣,有先前的委屈,有对父亲的感激,有战胜困难后的巨大成就感。(二)引导学生多角度的阅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讨论:1、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或者抗梯子把我抱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3、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4、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三)、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相关练习。2、预习作业。再走一步教案【第二篇】一、导入:同学们,先给大家讲个故事:“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二、整体感知:1、看导语师:先请大家把导语一起读一下。生齐读导语师:导语中说写的是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的经历,那么是什么险呢?作者怎么会陷入险境呢?后来又是怎么脱险的呢?时隔57年,65岁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次经历呢?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又是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先默读一遍课文,注意默读速度,要求五分钟内看完。2、默读课文3、复述课文内容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试着复述一下课文情节,先来个抢答——故事发生在哪个城市?哪个国家?——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其中重点提到了哪个孩子?——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师:如果把故事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冒险”,第二部分为“脱险”,该如何划分?生:1~15段为第一部分,16~23段为第二部分。师:好,那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复述第一部分,也就是“冒险”部分。注意抓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还有心理变化。学生讨论、交流、补充、评论(先小组交流,后大班交流)生:师:现在请另一位同学来复述第二部分。注意父亲怎样引导“我”走下悬崖的过程。生:三、合作探究:1、作者陷入的是什么险境?怎么会陷入险境呢?后来又是怎么脱险的呢?2、从课文看,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3、作者“爬悬崖”和“脱险”过程中,分别有哪些心理变化?4、第15小节环境描写的作用?5、文中两处“啜泣”有什么不同的含义?6、课文哪些地方详写,哪些略写?这样安排的好处?四、主旨探讨师: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下面的问题:b.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把具有启示意义的句子划出来,用自己的话总结归纳。学生朗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教师小结: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师: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你还获得了哪些启示呢?写作指导:以小见大,以事寓理,详略得当交流课后第二题。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教“我”自己下来?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再走一步教案【第三篇】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前呢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什么故事呢,说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件事,在英格兰的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敌军--德国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会敌军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但是,第二天,他依然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是这样告诫自己的: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飞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飞行的一路上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经历了一件怎样的是吗?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这位上尉飞行员,也是一位著名作家莫顿亨特先生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看看他小时候经历了一件怎样的事而让他成为“孤胆英雄”的。二、整体感知【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二课,我们先来看这篇文章的导语部分。好,先请同学们把导语一起来读一下】1、看导语生齐读导语师:导语中说写的是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的经历,那么是什么险呢?作者又是怎么陷入险境的呢?后来又是怎么脱险的呢?下面请我们同学先来听一遍我们的朗诵带,初步把握文章大意,第一遍听的过程中,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要把文中的生字词给标示出来并注上音,听完后我们先来解决字词。第二个任务是了解文章大意,看文章说了一件什么事。2、生字词【我们先来看一下字词,来找位同学来上来注一下音。哪位同学来自告奋勇的来注一下,字音并做一定的解释】3、默读课文,复述大意【下面再给同学们留几分钟的时间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故事发生在哪个城市?哪个国家?——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其中重点提到了哪个孩子?1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明确:本文记叙“我”悬崖脱险一事,说明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最终是会战胜困难和挫折。2“我”爬山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玩游戏玩厌了,想玩点新花样。3“我”与其他四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是什么?明确:“我’胆子小内向,其他四个活泼、勇敢。4父亲为什么不背“我”下来,而是鼓励“我”向前走?明确:因为“我”从小比较胆小,父亲为了锻炼“我”的胆量,教育“我”如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5课文中的两个“啜泣”有什么不同?明确: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4、我们同学刚才总结到我们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爬悬崖遇险以及脱险的一件事,那我们再来看这两个问题----“我”爬悬崖时遇到哪些困难?----“我”是怎样脱险的?【好,同学们从书上找找看看,我来找同学说说。】遇到的危险:A、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未爬)B、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跟着他们向上爬))C、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终于爬上石架)D、软弱的哀求,感到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伏在岩石上,上不去下不来)脱险的过程:A、杰利带来了我的父亲。(听见)B、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安慰我。(我哭着说)C、父亲教我把左脚踏到石架下面那块岩石上。(我顿时有了信心)D、父亲教我把右脚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我的信心大增)E、我每次只移到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投入了父亲强壮的双臂中。(啜泣了一会儿,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三、课堂小结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善于感悟,人就会变得聪明起来的,精神也就越来越充盈。板书:冒险————走一步,再走一步————脱险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已经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记叙的事件,而且也悟出这篇文章主旨就是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不管这困难多么吓人,都要努力去克服它。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①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②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二、研讨主旨1.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明确: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2.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明确:“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3.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明确: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大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4.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明确: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5.我们从中悟出怎样的生活哲理?明确: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三、指导阅读指导学生多角度地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①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学生研读文章,积极思考,就文中的人物、情节提出自己有创意的解读角度。如:1.杰利的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2.评论杰利。评论父亲的做法:作为家长,当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要给予指导和鼓励,不能包办代替,路要让孩子自己走,在走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成熟起来。作为孩子,路要自己走,不能老师让大人抱着走,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②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应该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