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小雨点教案【推荐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班小雨点教案【推荐4篇】学生们在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中学习,这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教案是每节课的重要准备工作,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老师们上课时会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部分。希望这份中班小雨点教案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欢迎您继续浏览本页!中班小雨点教案篇【第一篇】【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体验乐曲亲切柔和的意境。2、借助观察的经验,尝试用夸张的手法创编不同的下雨动作和青蛙的各种有趣动态。3、结合幼儿生活,教育幼儿团结友爱,分享快乐。4、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光盘、录音机。【活动过程】一、导入。律动入场,谈话导入。二、学习创编小雨点和小青蛙的动作。(1)学习小雨点动作,欣赏A段音乐1、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做小雨点动作。2、创编舞蹈动作,同伴分享。3、集体完整表演小雨点的动作。(2)学习创编小青蛙动作。猜谜引入:阔嘴巴呱呱叫,会游泳会跳高,不吃米不吃草,我们庄稼它来保。1、观看视频,启发幼儿创编青蛙的'动作。2、欣赏B段音乐,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做青蛙的动作。3、集体完整表演小青蛙的动作。(3)创编表演。幼儿分角色扮演小雨点和青蛙,听音乐进行表演。三、扩展活动.结合幼儿的生活,教育幼儿团结友爱,分享快乐。四、结束活动。幼儿听音乐做律动退场。教学反思: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中班小雨点教案篇【第二篇】活动目标:1、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内容。2、尝试用动作变现诗歌内容,萌发热爱春天的情感。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活动难点:尝试用动作变现诗歌内容,萌发热爱春天的情感。并能进行简单的仿编。活动准备:挂图活动过程:一、引题,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春天到了,细细的春雨唱起了歌,“沙沙沙”、“沙沙沙”春雨会落到哪里呢?小雨点落在花园里,花儿会怎么样呢?小雨点落在鱼池里,鱼儿会怎么样呢?小雨点落在田野里,苗儿会怎么样呢?二、学习诗歌,并用动作表现诗歌内容。1、教师结合挂图朗诵诗歌。提问:(引导幼儿学习诗歌中的句子)小雨点落在花园里,花儿怎么样了?花儿乐得张嘴巴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小雨点落在鱼池里,鱼儿怎么样呢?小鱼乐得摇尾巴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小雨点落在田野里,苗儿怎么样呢?苗儿乐得向上拔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呢?2、幼儿边朗诵诗歌边做动作,体验欣喜的心情。三、游戏。教师用薄纱布模拟春雨,幼儿分组扮演小花、小鱼、麦苗,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花儿、鱼儿、苗儿快乐时的心情和动作,并大胆地表现。活动反思:这首儿歌,结构简单,朗朗上口,比较能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们的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他们只能听懂浅显的语言,喜欢听有重复情节的故事,易于接受富有童趣的文学作品,在听懂的基础上学习一些简单的文学语言,并逐渐迁移到生活中。“春雨”是幼儿已经观察过的想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在听听、说说、做做中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活动首先以听录音引出“小雨”,落下来的声音,再通过让幼儿说小雨点会落在什么地方再出示图片欣赏,理解内容。美丽的画面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充分讲述表达的机会,并且教师通过引导让幼儿将看到的、听到的或想象到的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借助动作、表情等等把幼儿的思维引入诗歌丰富的内涵中去,帮助幼儿把描述的口头语逐步转化为生动的书面语言,为下一个环节——幼儿学习诗歌打下基础。在学习的诗歌的这一环节,让幼儿边念诗歌边做动作促进他们更快、更好地记忆。不足,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是安排幼儿在学会朗诵诗歌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仿编,但是有由于幼儿生活经验的缺乏,幼儿仿编还是比较有困难的,因此,这个环节可以安排到第二课时。中班小雨点教案篇【第三篇】活动目标1、通过感知春雨——这一自然现象,理解雨水与万物间的关系,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2、在观看动画短片的基础上,逐步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在看看、讲讲、做做中学习诗歌,认读“小雨点”、“张嘴巴”、“摇尾巴”、“向上拔”、等字卡,感受诗歌的语言美。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活动准备1、录音机,磁带(录有风声、雨声、小鸟叫声、青蛙叫声等……)。2、多媒体课件。3、字卡(“小雨点”、“张嘴巴”、“摇尾巴”、“向上拔”)。活动过程1、导入,并感知春雨。(1)、教师以愉快的口吻说:小朋友,春天到了,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风声、雨声、小鸟叫声、青蛙叫声等……)。(2)、对了,春天吹来了小雨点,小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3)谁会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沙沙沙)认读字卡“小雨点,沙沙沙”2、通过师生双边活动,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初步理解诗歌内容。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在沙啦啦的小雨中,花儿慢慢地开放,张开嘴巴快乐地喝着雨水;鱼儿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摇着尾巴嬉戏;远处青青的禾苗茁壮成长……)。观看动画短片的同时,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小雨点,沙沙沙,唱着歌,落在哪里?花儿变得怎么样了?花儿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幼儿用完整话说出: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认读字卡“张嘴巴”,并要求幼儿做动作。小结:花儿喝到了雨水,高兴极了,张大了嘴巴(引导幼儿学做花儿,边读短句边做动作:花儿乐得张嘴巴)(2)小雨点还落在了哪里?鱼儿变得怎么样了?从哪里可以看出鱼儿很开心?认读字卡“摇尾巴”,谁来学学小鱼摇尾巴的样子?(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说短句:鱼儿乐得摇尾巴)小结并带领幼儿朗读:小雨点,沙沙沙,落在池塘里,鱼儿乐得摇尾巴。(3)这是什么?(禾苗)它在干什么?(生长)禾苗为什么张得这么快?好像被拔起来似的?认读字卡“向上拔”并用道具示范。(引导幼儿理解并掌握最后小段:小雨点,沙沙沙,落在田野里,苗儿了得向上拔)3、学习诗歌教师:小雨点,沙沙沙地唱着歌,一会儿落在花园里,一会儿落在池塘里,一会儿落在田野里,像个顽皮的小朋友,把春天打扮得真漂亮,我们一起来学《小雨点》这首诗歌。(1)带领幼儿边看动画边朗诵诗歌。(2)出示字卡,让幼儿在朗诵时巩固这些词。4、诗歌表演请幼儿在朗朗的诗歌声中,贴上字卡分别饰演“小雨点”“鱼儿”“花儿”“苗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诗歌的美。5、结束活动创编新的诗歌:小雨点,沙沙沙,它欢快地唱着歌,又会落在哪儿呢?(树林,草地,小朋友身上……)活动反思这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整节课幼儿在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的过程中,能够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小雨点以及花园里的花儿、池塘里的小鱼、田野里的麦苗的快乐心情,在快乐中我真切感受到他们对春天的喜爱。中班小雨点教案篇【第四篇】活动目标:1、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儿歌。2、理解动词:张、摇、拔。3、启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思想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活动准备:1、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自然景象。2、录音机、磁带、可操作性图片一幅。活动过程:1、猜谜语,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说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水里看不见。(雨)2、请幼儿欣赏儿歌《小雨点》(放录音)。提问:儿歌的名称叫什么?噢,小雨点落下来了,我们会听到什么呀?它们都落到哪里了?3、出示可操作性图片,请幼儿再次欣赏儿歌。提问:花园里有谁?花儿怎样了?(理解动词:张)谁在鱼池里?鱼儿怎样了?(理解动词:摇)苗儿在哪里?它在干什么?(理解动词:拔)4、学习儿歌。(1)引导幼儿完整跟读儿歌,提示幼儿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2)分别以集体、小组形式背诵儿歌。5、仿编儿歌。教师:小雨点除了会落在花园、鱼池和田野里,它们还会落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揭开公园图片,提问:小雨点,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谁会怎么样呢?(2)揭开森林图片,提问:小雨点,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谁会怎么样呢?引导幼儿园用儿歌里的句式说话。(3)请想想小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呢?谁会怎么样呢?引导幼儿大胆、合乎逻辑地想象。a让幼儿自由说。b请幼儿个别说。(4)引导幼儿将新编的诗句组成新的诗歌内容。6、教师小结评价幼儿编诗歌的表现,鼓励幼儿回家后继续编。儿歌: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的.张嘴巴小雨点,沙沙沙,落在鱼池里,鱼儿乐的摇尾巴小雨点,沙沙沙,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向上拔。活动反思活动中,为了丰富幼儿下雨的经验,更好地吸引幼儿参与,我创设“动态感知”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既有声音又有图像,在倾听与欣赏中自然导入活动。而且视频中既有大雨、小雨也有毛毛雨,这就调动了幼儿多方面的生活经验,如有的孩子说:“大雨像线一样哗哗地下着”;有的说:“小雨滴滴答答地下着”;有的说:“毛毛雨听上去沙沙沙的声音……”在讨论感知中丰富了幼儿的经验,加深了幼儿对雨的认识。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小雨点调皮可爱的形象,我选择了瞪着眼睛、张着嘴巴、抿着舌头、长着小手小脚的雨滴手偶,可以观察也便于操作,这在视觉上就带给孩子们一种活泼有趣的印象。为了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小雨点的快乐心情,我创设了“快乐表演”情境。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孩子们的兴趣浓厚,积极性比较高,可见在情境中表演比单纯的朗诵更吸引幼儿,这也达到了动静交替的目的。孩子们在尽情表演之余,还根据提示进行了即兴仿编,更加熟悉了句式的运用。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