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秋天教案通用8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幼儿秋天教案通用8篇老师们需要按照每堂课的要求认真准备教案和课件。他们需要将教案与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编写教案课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清晰:教案课件应明确列出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在课程中要达到的目标。2.内容有序:教案课件应按照教学顺序组织内容,使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掌握知识。3.图文结合:教案课件中应包含适当的图示和图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4.语言简明:教案课件中的语言要简洁明了,易于理解。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词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理解课堂内容。5.活动设计:教案课件中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如小组讨论、问答环节等。6.评估方式:教案课件中应包含一些评估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上是三一刀客编辑为大家分享的“幼儿秋天教案通用8篇”,谢谢!幼儿秋天教案篇【第一篇】活动目标:1、初步让幼儿学会画长长的线条。2、培养幼儿正确的绘画方法。活动准备:幼儿用书《美丽的小路》、油画棒、画纸。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谁来说说自己从家里到我们幼儿园的路。2.如果幼儿用线条来表示从家里到幼儿园的路是什么样子的。二、给幼儿发油画棒操作幼儿用书。小猪想让我们班上的小朋友带它去玩,你准备带它去哪里玩呢?在图上用线连一连,画一画。三、给幼儿发画纸让幼儿把自己想去的地方的路线画下来。1.给幼儿发画纸。让幼儿独立作画。2.老师巡视指导。活动四:折纸《狗头》活动目标:1、锻炼幼儿的观察力;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3、能看懂简单的实物步骤图;4、享受折纸的乐趣;5、加深对狗的认识。活动准备:小狗比比头饰或手偶、三角形的纸、折纸步骤图、彩笔、浆糊、已折好的小狗头数个,用折好的小狗头拼成的小狗全家福。活动过程:1、出示小狗比比手偶,它给幼儿带来了它们家的全家福,出示一幅完整的全家福,让幼儿仔细观察,看上面都有谁?它们的样子?(重点耳朵耷着)与比比进行对比(引出是用纸折的贴上的)。2、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全家福,告诉幼儿这张照片上没有比比的哥哥、姐姐,他们不高兴了,请幼儿帮忙想办法,让他们高兴起来(引发幼儿折纸的兴趣)。3、出示折纸步骤图,让幼儿仔细观察每一步,不明白的进行简单讲解(要提到倒三角形)。4、每人发一个折好的小狗头自己探索发现,再对照步骤图自己折狗头。5、折完狗头,再提议让孩子把狗的眼睛、鼻子、嘴巴画上。6、用浆糊把狗头贴到全家福上。7.总结分享:知道狗的外形特征,拿着折好的狗头,说出狗外形。8.活动评价:幼儿能在实物步骤图的引导下,折出完整的狗头。附:狗头折纸步骤:活动五:示范画:可爱的牙刷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自己刷牙时的动作,把自己的小牙刷画下来。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3.让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兴趣,积极动手参与。活动准备:1.牙刷、画纸、油画棒。2.旋律《日常生活模仿秀》、钢琴。活动过程:一、幼儿随音乐表演日常生活模仿动作。1.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刷牙的动作。2.问题导入:刷牙需要什么?教师出示牙刷,让幼儿观察牙刷的特点。二、示范绘画牙刷。1.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自己的牙刷画下来啊。老师示范绘画过程。2.教师先在纸上画一条横线当牙刷的身子,再在横线是一头上画小竖线当牙刷的刷头。三、幼儿独立作画。1.给幼儿发画纸让幼儿独立作画。教师巡视。2.纠正一些幼儿不正确的画姿。四、延伸活动。有兴趣的幼儿可以把爸爸妈妈的牙刷都画下来。五、讲评。活动六:泥工:好吃的饼干(压扁的练习)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2.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橡皮泥。活动准备:1.各色的橡皮泥若干2.自编故事:《想吃饼干的老奶奶》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故事《想吃饼干的老奶奶》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位老奶奶,因为他的儿女都不在家,几天他又生病了,没有办法起床做饭,老奶奶肚子非常非常饿,和想吃东西,老奶奶心想要是有饼干吃就好了。2、小朋友们想不想帮助老奶奶啊?那我们赶紧做些饼干给他送去吧。二、示范做饼干。1、教师拿出橡皮泥,让幼儿认识橡皮泥,老师用表魔术的方式变出饼干让幼儿欣赏。2、教师教给幼儿做饼干的方法。三、幼儿自己动手操作。1、给幼儿发橡皮泥。2、老师纠正个别幼儿不正确的使用方法。3、辅导个别动手能力弱的幼儿。四、把幼儿做的饼干都放在盘子里送给老奶奶。五、延伸活动:教育幼儿要有爱心,乐意帮助别人。幼儿秋天教案篇【第二篇】一、主题的产生与说明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花草树木变换的季节。在小朋友的周围,都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为了让幼儿进一步认识秋天,了解秋天的主要特征,以及秋季的气候、植物的变化,欣赏秋天的美陶冶幼儿的审美情趣,我们预设了"美丽的秋天"的主题活动。二、主题教育目标1.能运用各种感官和途径认识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一个美丽和丰收的季节。2.能用说、朗诵、唱、跳、绘画、制作、剪贴等各种方式表征秋天,体验创作的快乐。3.在欣赏与秋天有关的文学作品中体验文字的优美,学习创编与秋天有关的故事或儿歌。4.愿意把自己的研究发现与同伴交流分享,体会彼此分享的快乐。三、主题活动准备1.请家长协助收集有关秋天的图片、故事、诗歌、光盘、图书等资料。2.带幼儿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渗透有关秋天的知识。3.联系赏菊地点,做好赏菊准备。4.提供幼儿用来表征的物质材料,如:画纸、笔、颜料、棉签、皱纹纸、插花、树叶、剪刀、胶水等。四、主题网络的构建(一)活动一--秋天在哪儿活动目标:1.在观察、体验中感受秋天的特征和美好。2.能够主动交流自己的发现,勇敢大方地说出自己的见解。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热爱,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儿歌、篮子等。活动过程:为了让幼儿对秋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们组织幼儿来到户外找秋天。1.户外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你是怎么知道的?2.找秋天:幼儿四散开结伴在院子周围找秋天,看谁找到的秋天景象多。3.复习儿歌《秋风吹》(秋风吹,树枝摇,红叶黄叶往下掉。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像蝴蝶!)。创编秋天的儿歌:如"秋姑娘,工作忙,让树叶换新装"。4.捡拾树叶。(二)活动二--树叶舞会活动目标:1.初步掌握将树叶粘贴在身上的基本方法。2.能根据树叶的形状,颜色进行联想和创作。3.乐意与父母共同制作,增进亲子间感情。活动准备:树叶若干、剪刀、胶带等。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趣幼儿兴趣。师:我们收集了许多的树叶,你收集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树上的?这些树叶可以用来做什么?2.教师示范将树叶粘贴在身上的方法。提问:用浆糊怎样贴?用胶带有怎样贴呢?教师总结:用浆糊就要把浆糊抹在树叶的背面,然后贴在身上,用胶带就要把胶带的一头贴在树叶的上端,然后把另一端的胶带贴在身上。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打扮父母,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孩子用拼、剪、贴的方法将树叶的形状改变,然后打扮爸爸妈妈。(三)活动三--小树叶变颜色活动目标:1.通过感知秋天许多树叶发生了变化。2.了解树叶变黄的原因。活动准备:故事、篮子活动过程:1.欣赏故事:想一想1)说一说:小树叶是怎么变黄的?2)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叶子变绿?3)小树叶能不能变成其他的颜色?4)你觉得什么颜色的叶子最漂亮?2.讨论:你看到了哪些叶子是黄色的?3.户外捡黄叶1)找一找:黄色的叶子在哪里?2)捡叶子,将捡来的叶子放在篮子里。3)注意户外的安全和卫生。4.集体装饰树叶和教室。(四)活动四--儿歌《小树叶》活动目标:1.体会小树叶和大叔妈妈的情感。2.学习用连贯、舒缓和断顿、跳跃的歌声表达两段歌词的不同情感。活动准备:录音、人手一片树叶。活动过程:1.熟悉歌曲旋律1)幼儿听音乐自由舞蹈。2)幼儿手拿树叶模仿树叶飘落的动作。3)师以故事导入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熟悉歌词。4)随音乐朗诵歌词,理解歌词内容。2.学习歌曲1)讨论两段歌曲的处理,第一段轻柔,第二段快而有力。2)幼儿完整学唱(五)活动五--丰收的秋天活动目标:1.了解常见水果、粮食作物的名称和特征,能区分出水果和粮食。2.初步了解水果和粮食作物的营养价值,能够做到多吃水果和粮食。3.在活动中体验共同劳动和大家分享的快乐。活动准备:水果、粮食作物、儿歌等。活动过程:1.丰收了秋天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农作物成熟了,家长们在带来秋天资料的同时,有的还从乡下带来了玉米、高粱、大豆、地瓜、花生、柿子、山植、栗子、苹果、石榴等农产品,我们逐一让孩子们认识,并教他们如何分类,同时又让他们品尝部分水果,其他的放在自然角让孩子们观察、认识。接下来我们学习了儿歌《秋姑娘的礼物》,同时针对个别幼儿不愿吃水果和挑食的不良习惯,我们请了保健大夫向幼儿做蔬菜、水果的营养宣传。幼儿秋天教案篇【第三篇】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秋天有很多的朋友。2、感受秋天的色彩美,激发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3、能初步仿编短句:你是秋天的朋友吗?、是的,我是秋天的朋友。活动重点: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知道秋天有很多的朋友。4、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秋天的来临,掌握秋天的季节特征。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活动难点:能仿编短句活动准备:图片、背景图、音乐活动过程:一、欣赏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1、教师以神秘的口吻引出美丽的秋天来了。2、秋姑娘给好朋友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小草黄色的衣服、紫菊花是紫色的衣服、松树是绿色的衣服。3、小兔子丁丁来了,它在和谁说悄悄话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二、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秋天有很多朋友1、教师生动讲述故事2、幼儿理解故事内容3、教师小结,知道秋天还有很多的朋友三、认识秋天的其他朋友,并仿编短句1、教师分别出示苹果、香蕉、橘子实物2、让幼儿仿编四、延伸活动:秋天还有很多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小百科:秋天,又称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北半球为9至11月,南半球为3至5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气象工作者研究物候学标准是: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度时秋季结束。幼儿秋天教案篇【第四篇】活动目标:1、知道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感受秋天里丰收的水果多种多样。2、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几种水果的色、香、形、味,了解水果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吃水果的好处。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在活动中对水果的认识和活动体验、感受。设计思路:近段时间由于换季的原因,园里在给幼儿准备间食的时候,买来的水果和以前的大不一样了,由原来的西瓜、草莓等换成了秋季水果苹果、橘子、香蕉、葡萄等,在吃间食时一些孩子常常端着手里的水果碗不肯先吃,总是问个不停,这个问:老师,今天怎么不吃西瓜?那个问:老师,这里能吃吗?还有的问:老师,今天的水果是酸的还是甜的?面对这些关于水果的问题,让我联想到我们班的主题活动正好进行的是秋天的收获,所以我觉得设计一节有关“秋天的水果”的活动课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这样的活动课让幼儿认识了解几种常见的秋季水果,感知秋天几种水果的基本特征,了解多吃水果的好处。为幼儿创造动脑、动手的活动机会,让他们体验动手参与活动的乐趣和分享成功的喜悦。在活动中锻炼幼儿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我设计了“秋天的水果”这节主题活动课。活动重点:培养幼儿运用感官积极主动的感知水果的各种特征。活动难点:活动中能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活动感受。活动准备:装有各种水果的布袋一个,秋天各种水果成熟的丰收画面、水果去皮、切割前后的对比画面等图片收集课件;水果刀一把,每组洗好的各种水果一盘。水果娃娃图片。活动过程:一、组织活动音乐律动“摘果子”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多变化,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参观一个美丽的好地方。(大屏幕播放,展示各种水果挂满枝头,果园里一片丰收景象。)2、师:谁来告诉老师,我们刚才参观的美丽地方是哪里?(果园)你是从哪里看出是果园的?(很多果树和成熟的水果)教师小节: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秋天里丰收的水果多种多样。三、小组交流,初步认识水果的颜色和形状1、小组交流:我们刚才参观了秋天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