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教案【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教案【4篇】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资料。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只不过,您是否知道有哪些资料种类呢?经过收集并整理,网友为您呈上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教案,欢迎参考下载,希望对您有帮助。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教案篇【第一篇】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的第一课《生活中的比》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对这一节课作一个简要的概述。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乘除法意义的应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开篇课。教材通过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提供了“图形放大缩小”“速度”“水果价格”等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从而让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也为“比的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等后续学习平坡架桥。(二)重点难点分析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是理解比的意义。(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所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我综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2、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4、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二说教法、学法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和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能成为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针对教材内容特点,并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和引导发现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以独立探究、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三说学生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借助“谁快些”“苹果买卖”等素材,设计了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四说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以“情境”和“探索活动”两条线索贯穿于课堂。整个教学过程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新知,构建模型;拓展运用,巩固新知;质疑问难,归纳总结。(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xx年8月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行的盛会是——(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奥运会)这是件令我们感到多么自豪的事情啊!我们熟悉的小葡萄被“xx北京奥组委”邀请担任现场小记者,需要上交不同大小的照片,你看:这是照片的原版(照片A),组委会根据需要将照片有的需要放大,有的需要缩小,现在老师尝试照片变个样,紧接着出示照片B、C、D、E,提出问题:看了这几张照片之后,你认为哪几张与A比较像?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照片放在方格纸上再做研究。这里,我是这样处理的,为了减少学生探究的盲目性,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照片A在方格纸上的长是6,宽是4,明确1格就是1。让学生在小组里探究这些照片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估计学生有以下发现:①照片B的长和宽分别是照片A的1/2。②照片D的长和宽分别是照片A的2倍。③照片B和C的长一样,照片C的宽是照片B的4倍。④照片D和E的长一样,照片D的宽是照片E的4倍等等。此时出示表格(ppT)对于照片A,它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是怎么得出的?学生回答时老师板书:6÷4=。对于其他的几张照片的长和宽的关系谁能说一下?学生回答的同时,我相应的在ppT的表格上出示。接下来让学生解释一下为什么照片C和E不太像。刚才我们将照片的长除以宽,或宽除以长,将长方形照片的长和宽进行比较,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像这样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还有一个新名字,叫什么呢?这时我将采用直接告知的方法,揭示课题,引出比的概念。刚刚这些问题,都与“比”的知识有关,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关于比的知识(学生齐读课本第50页第一行的同时板书课题以及比的意义)。熟悉的情境,直接的导入,简洁明了,也突显了本节课的内容。(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1、理解“比”的意义。这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比”的意义,引导学生回顾小结:“长和宽相除,又叫做长和宽的比;宽和长相除,又叫做宽和长的比。”2、比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师:长和宽都是表示长度,刚才我们把长和宽这两种同类的量进行比较,(板书:同类量)关于“比”,你还想知道什么?问题提出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认识名称(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比和求比值的方法。)由于此环节的知识性比较强,让学生先自学再讲解,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对新知加深印象。根据比的意义,任何两个数相除都可以写成比的形式。100÷25=100:25老师先板书,然后让学生汇报各项的名称。根据比的意义,学生思考100:25等于多少?让学生说出:100:25=100÷25=4。指出:4叫作这个比的比值。进而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比值的方法: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3、生活中的比数学源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为了深化比的意义,接下来我是这样安排的:1比速度。凭你的经验和平时的观察,你认为“从我们学校到野马河,你认为是跑步快还是骑自行车快?”(ppT出示情境图)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穿插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奥运会中,有一个比赛项目—马拉松赛,你知道马拉松运动吗?(ppT马拉松运动起源于公元前490年的古希腊。赛程由第一届的千米,到第四届奥运会才正式定为千米。)同学们已预习过,想一想:要比谁快,比什么呢?也就是要求哪个量与哪个量的比?汇报交流,老师板书:路程:时间=单价马拉松运动员真了不起!跑步的速度比骑自行车的还快。通过师生互动,最后让学生明白:路程与时间相除又叫做路程与时间的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就是速度。进一步巩固理解比的意义。2比价格。接下来我(ppT出示“比价格”情境图)哪位同学愿意以最快的速度汇报你填写的结果?这个问题中你找到比吗?比较哪个摊位的苹果最便宜,实际上就是拿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你能模仿前面两个例子那样说说其中两个量的比的关系吗?学生不难说出:总价与数量相除又叫做总价与数量的比,总价与数量的比值就是单价。板书:总价:数量=单价此时再引导学生小结归纳:从比速度、比价格两个例子我们看到:路程和时间是两个不同类的量,可以相比较,速度就是它们的比值;总价和数量也是两个不同类的量,可以相比较,单价就是它们的比值。(板书:不同类的量)在这里,不仅巩固了比的意义,还向学生渗透了“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为一个新的量。”“知识迁移”是数学上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为了使学生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零”,我是这样处理的:我们在做除法计算时,除数能不能为0?那在比的前项或后项中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呢?“比的后项不能为零”学生就会脱口而出了。(三)拓展运用,巩固新知其实呀,我们生活中也到处充满了比。想一想,看能不能从你的生活中、你的身边找到比呢?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同学。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然后反馈交流。同学们刚才说的非常好。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比的应用。接下来我安排了三个练习:第一个练习:快快快!我来答。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并不是一定表示两个具体的数的比,而是表示两个数的份比关系。本题的设计主要突出重点。第二个练习是:“人体中有趣的比”(ppT)为了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又能让学生品位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和兴趣。练习的第三部分是课外延伸。1小知识。(ppT)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区分数学上的比——“倍分关系”和各类比赛中的比——“相差关系”(只是一种计分形式)。2福尔摩斯侦探术。(ppT)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1∶7。福尔摩斯发现一个脚印长25厘米,他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推断?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也为了后面比例教学做铺垫,我设计了一个课后实践题:(小小科学家)在同一时间朝阳的地方竖一根筷子和一支圆珠笔,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度和影子的长度,并写出它们的比,求出比值。形式多样的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四)质疑问难,归纳总结课堂总结是学生对学到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在学生罗列出今天所学知识后,教师问:你对今天的知识有什么问题要向老师或其他同学提出的吗?最后还可引导学生,课外去读一些课外书籍,真正体会“学无止境”,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五说板书设计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洁扼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教案篇【第二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2、能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复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1、2个小桶。l号桶内装有1~10的数字卡片。2号桶装有11~20的数字卡片。2、口算卡片、标有8、9的小旗、电脑、3个儿童画像。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复习。小朋友们的精神可真好,我们先一起来玩个游戏,你们愿意吗?1、介绍游戏规则。(1)从1号桶里取出两个数,把它们组成一个加法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1号桶中为1—10的数字卡片)(2)从2号桶里取出一个数,再从1号桶中取出另一个数,把它们组成一个减法算式,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2号桶中为11~20的数字卡片)2、师与生示范游戏。刚才老师在介绍规则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听得可认真了!谁愿意先和老师一起玩呢?(1)师找到9,生抽到4.师:你能用这两个数编一个加法算式吗?生:9+4=13.师:愿意说说你是怎样算吗?生:我把4分成了3和1,先算9十1=10,10+3=13.(2)师抽到8,学生抽到17.师:你还能把这两个数编成一个减法算式吗?生:17-8=9.师: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生1:我是这样算的:10-8=2,2+7=9.生2:还可以这么算,我先算17-7=10,再算10-1=9.两位小朋友都说得很棒!计算这些加减法都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们小组准备好的小桶放在桌上,也像老师和同学一样做这个游戏。注意,组成算式后,要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小组讨论、活动。)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很积极,说得很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决定带你们去游乐园好好的玩一玩。1.摩天轮(第2题)1小朋友们玩过摩天轮吗?今天我们玩的摩天轮可跟平时的不一样。控制摩天轮的阿姨告诉老师,这是个聪明的摩天轮,你们只有发现它的秘密,它才能转起来。小朋友愿意试试吗?(引导学生观察课本86页的第2题)师: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两个摩天轮,你发现了什么?生1:两个摩天轮的最中间都写着字,一个写8+,一个写14-。生2:我发现,除了最中间的数字外,旁边也有写其他数字。生3:我想摩天轮的秘密就是把最中间的数加上或减去旁边的数,答案正确了,摩天轮就转动了。2同学们可真聪明啊,他找到了摩天轮的秘密。那我们就一起动手,让摩天轮快点转动起来吧。(学生独立完成)2、水族馆(第3题)。(1)让学生观察图,弄清图意。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揭开了摩天轮之谜,接着我们就一起轻松一下,到水族馆看看好吗?(引导学生观察课本86页第3题的图。)(2)水族馆可真大啊,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生l:我看到了螃蟹、虾、蝌蚪。生2:我看到了珊瑚和海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