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27T 081-2024 大兴安岭畜禽粪污和小麦秸杆混合堆肥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4大兴安岭畜禽粪污和小麦秸秆混合堆肥技术规程2024-02-18发布2024-03-18实施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4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原料的采集与调制.................................................................25堆肥原料的混合...................................................................26翻堆和调控温度...................................................................37成品鉴定.........................................................................38污染防范.........................................................................39生产档案.........................................................................3—2024II前言为了规范大兴安岭地区畜禽粪污和小麦秸秆混合堆肥技术,特制定本文件。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新林区发展改革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敏超、刘冰、吴耀坤、车野、杨柳、孙德生、朱光远、金铃、师臣、齐国超、朱蕾、冯鹏、顾鑫、韩冰、王丽娜、杨曌、徐艳霞、王晓龙、李莎莎、柴华、蓝岚、吴玥。—20241大兴安岭畜禽粪污和小麦秸秆混合堆肥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适用于畜禽粪污和小麦秸秆混合堆肥利用,从原料的采集与调制、堆肥原料的混合、翻堆和调控温度、到成品鉴定、污染防范、生产档案等各生产环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农业生产中畜禽粪污和小麦秸秆的肥料化利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7959-2010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准则(试行)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109-2017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T1168-2006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DB64/T871-2013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畜禽粪污畜禽养殖过程中,牛羊等食草牲畜、猪等杂食牲畜类、家禽等鸟类产生的粪便、尿液和污水的总称。3.2自然堆肥通过人工控制水分、碳氮比,在微生物作用下使有机物被降解形成类似腐殖质等物质的过程。3.3混合堆肥将小麦秸秆、畜禽粪尿、动植物残体等经过预处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过自然堆肥,将畜禽粪便和小麦秸秆逐渐分解腐熟为有机肥料的过程。—202424原料的采集与调制4.1畜禽粪污的收集和预处理4.1.1畜禽粪污的收集通过机械或者人工清粪,采用专门的畜禽粪污装载车辆收集健康、无重大疫病场区生产的畜禽粪便,根据收集的畜禽粪便含水情况做好车厢防水和密封,避免运输过程中造成沿途污染。4.1.2畜禽粪污的预处理在有防渗层的地面上进行堆肥预处理,畜禽粪污长条状堆放,高度1.5m~2.0m,宽度1.5m~3.0m。4.1.3堆肥助剂的选择选择有效活性菌数在5000万/g以上的微生物添加剂等堆肥助剂,添加量一般为0.5‰~1‰,具体操作参照产品说明。应选择低温易活化、易发酵类微贮助剂,菌种应符合NY/T1109-2017中菌种安全分级目录规定。4.2小麦秸秆收集和预处理4.2.1小麦秸秆收集选择无病虫害田地生产的,未发霉变质的小麦秸秆进行收集。4.2.2小麦秸秆的预处理将收集到的小麦秸秆人工或机械切碎至3cm~4cm大小堆放。对干燥的小麦秸秆在切碎后按照重量比1:1.8喷水混合,使秸秆的含水量达到60%左右。4.2.3堆肥助剂的选择可适量添加秸秆专用微生物菌剂,选择有效活性菌数在5000万/g以上的微生物添加剂,添加量一般为0.5‰~1‰,具体操作参照产品说明。菌种应符合NY/T1109-2017中菌种安全分级目录的规定。5堆肥原料的混合5.1场地选择选择具有防渗层的地面作为混合堆肥制作地点,一般选择在地势稍高、土质硬、排水方便、地下水位低、背风向阳处。5.2铺设底料层在具有防渗层的地面上铺设一层底料,可以选用小麦秸秆、树叶或稻草等作为底料,形成厚度30cm~50cm左右,宽1.5m~2.0m的条状,底料层长度根据场地实际自行决定,靠近场地边缘的底料层与一侧场地边缘最少留出1.5m~2.0m距离,多行底料层之间最少留出1.5m~2.0m距离,方便后续翻堆操作。5.3混合堆肥操作—20243将经过预处理的小麦秸秆和畜禽粪污,直接按照底料层的长度和宽度均匀堆积在底料层上,经过预处理的畜禽粪污作为第一层,然后将经过预处理的小麦秸秆均匀地堆积在第一层上方作为第二层,畜禽粪污层厚度控制10cm~15cm,小麦秸秆层厚度控制在20cm~25cm,如此两层原料交替均匀堆积,并且保证最上一层为畜禽粪污层,每堆总高度不超过1.8m。采取自然堆肥方式进行堆肥制作,混合肥堆简单覆盖不需要密封,注意避雨。5.3调控水分和氧气初始混合肥堆水分保持在60%左右,以免发生腐败。可以通过定期浇水、动物粪尿汤或覆盖塑料薄膜来控制水分。为保证堆内通气,堆内每隔1m~2m插通气孔或者小把小麦秸秆,保证混合肥堆内部通风。6翻堆和调控温度6.1第一次和第二次翻堆混合肥堆在3d~4d后,监测内部温度达到60℃左右时进行第一次翻堆,采用人工或者机械沿肥堆长边或者宽边方向翻堆,确保翻堆充分。第一次翻堆后4d~5d,监测内部二次升温至60℃左右时,进行第二次翻堆。6.2料堆温度调控在接下来的发酵过程中,每5d监测一次料堆内部温度,达到60℃左右时即进行翻堆,通过翻堆使堆内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温度过高时要适当增加翻堆次数,对混合肥堆多点测量堆内温度,连续10d平均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10℃以上,水分在30%左右时,即可进入检测鉴定环节,检测堆肥是否达到腐熟状态。7成品鉴定一般需要3个月~4.5个月的堆肥过程,当堆肥呈黑褐色、质地松散,无异味,汁液呈淡棕色或无色,即可认为堆肥成熟。8污染防范收集到的粪污放在三防设施内备用,严防收集的畜禽粪污受雨雪天气影响向周围地面扩散,在粪污堆放周围垒出30cm高的土埂围挡,防止粪(肥)液流失。9生产档案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堆肥场地环境条件、原料、堆肥助剂的选择、混合方法和比例、品质鉴定情况等。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