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技术规程TechnicalrulesoftheculturingtechniquesforProcambarusclarkiiinpaddyfield2021-12-23发布2022-01-23实施宿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I前 言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为规范宿迁地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技术,特制定本文件。本文件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提出并负责起草。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宿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鸿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哈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信海、王飞飞、叶建勇、姜雪照、王宣朋、王夏雯、顾启花、金倩、颜怀宇、张智慧、单金峰、孙兆朴、肖方敏。—20211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宿迁地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术语和定义、稻田环境条件、稻前虾养殖前准备、稻中虾养殖前准备、饲养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捕捞收获和生产记录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宿迁地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SC/T1135.1-2017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鱼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鱼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一稻两虾一个年周期内,同一田块生产一季水稻和两茬克氏原螯虾的生产模式(见图1)。3.2稻前虾养殖在水稻栽种之前利用水稻田进行克氏原螯虾养殖的生产过程。3.3稻中虾养殖在水稻栽种后,往稻田内投放一定数量虾苗,进行水稻和克氏原螯虾共同生长的生产过程。—20212图1一稻两虾耦合技术图4稻田环境条件4.1稻田地理环境稻田应是生态环境良好,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物污染的水域,且区域内上风向和河上游水源没有对产地构成威胁污染源。4.2稻田土质稻田土壤质地为粘土或壤土,保水性能好的土质。4.3池塘水源、水质要求水质清新,水量充足,周围无污染源,弱碱性,且符合GB11607-1989和NY5051-2001中的规定。4.4面积稻田面积一般以(30~50)×667m2为宜,环沟面积占比符合SC/T1135.1-2017中的规定,不超过总稻虾田面积的10%。4.5稻田改造4.4.1开挖工程沿田块四周开挖上口宽3m~6m,底宽1.5m~3m,深度0.8m~1.5m,坡比1:(1.5~3)的梯形环沟,开挖出来的土堆在离环沟上口外侧1m外,堆成上口宽2m~3m,高0.8m~1.2m,坡比1:(1.5~2)梯形塘坝;在离环沟上口内侧0.5m处,堆筑宽0.5m~0.8m,高0.3m~0.4m田埂;在靠近生产道路一端预留6m~8m宽机耕道,机耕道下面预埋直径60cm过路管涵,使环沟内的水串通起来。4.4.2进排水工程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对角两端,进水口安装60目、长4m~6m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排水口建在与进水口相对的稻田另一端环沟较低处。4.4.3防逃工程—20213在距离塘坝顶端距内侧0.5m~0.8m位置埋设防逃设施。防逃设施可用带防逃膜的防逃网、磁砖瓦和塑料薄膜等材料防逃,防逃网埋入土中不低于0.25m,地面以上高不低于0.4m。5稻前虾放苗前准备5.1秸秆处理10月底~11月中旬,在水稻收割完后,将塘口的水排干,用旋耕机将田面深耕一遍,进行晒田至第二年种草之前。5.2水草栽种5.2.1水草选择与搭配田面和环沟选取伊乐藻、轮叶黑藻作为主栽品种,环沟外侧选择水花生。5.2.2上水漫田第二年2月中旬开始向田面注水,水位控制在刚漫过田面为宜,浸泡24h后栽种水草。5.2.3水草栽种5.2.3.1伊乐藻的栽种在田面将伊乐藻切成长度为30cm~40cm小段,将一束束切好的草段像插秧一样均匀地插栽在稻田的淤泥中5cm~10cm,上面留25cm~30cm,每簇直径25cm~35cm,株距控制距4m~6m,行距6m~8m。同时按照田面栽种伊乐藻的方法在环沟的内侧、内田埂外侧位置每隔10m~12m株距栽种伊乐藻。5.2.3.2轮叶黑藻的栽种4月份~5月份将轮叶黑藻芽孢用泥土拌好,均匀撒到稻虾田环沟内,待7月份伊乐藻因高温死亡后,轮叶黑藻成为主要水草;或者是在6月中旬水稻插秧时将轮叶黑藻切成长度为30cm~40cm小段,想栽种伊乐藻一样栽种于环沟内,栽种的株距距6m~8m。5.2.3.3水花生的栽种在环沟外侧平台与水面交接处,将水花生截成35cm~55cm小段,每10根~20根扎成一束,每束用细绳固定于插于泥土中的竹竿上,防治随风乱飘,每束之间距离8m~10m。5.2.4水草管理5.2.4.1伊乐藻管理水草栽植后将田面水位加至25cm~30cm。15d~20d检查伊乐藻出根情况,若一半以上出现白色须根,按照2kg/667m2的用量向田面抛施尿素,尿素抛施7d~10d后,将塘口水位提高至高于田面45cm~50cm。水草总面积不要超过塘口总面积40%,水草过多时需用割草船或人工去掉一部分,每簇伊乐藻直径控制在1.5m~2.5m之间为宜,塘口水草总量保留一般占塘口总面积的1/5~1/3为宜。5.2.4.2轮叶黑藻管理水草面积占环沟总面积的2/5~2/3为宜,水草过多时需用割草船或人工去掉一部分。—202145.3底栖饵料生物培育在水草栽种后半个月时间左右将耳萝卜螺(稻田或天然水域内壳较薄的螺)亲本按照2kg/667m2~3kg/667m2投放至环沟内,在水温高于10℃时耳萝卜螺开始交配并将卵产于秸秆和水草上进行孵化,在水温15℃以上时耳萝卜螺的数量将达到80ind/㎡~120ind/㎡,可满足5000尾/667m2~10000尾/667m2的小龙虾苗摄食。5.4消毒与肥水放苗前7d左右用碘制剂进行全池消毒。消毒后第3d,用氨基酸肥水膏和培藻多肽进行肥水,肥水后3d左右,待水体透明度在35cm~50cm时可投放虾苗。5.5虾苗放养5.5.1虾苗来源虾苗从运输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周边藕塘、稻虾塘口或精养塘口购买,虾苗要求规格整齐、活力好、颜色为淡青色的虾苗。5.5.2放苗时间宿迁地区一般为3月底至4月底投放,一般清明之后开始大批量投放。5.5.3放养规格和密度规格为160尾/kg~320尾/kg,放养密度6000尾/667m2~8000尾/667m2。5.5.4放苗方法放苗前1h,全池泼洒抗应激药物。苗种下塘前先将苗种在池塘浅水内浸泡30s,提起搁置60s,再浸泡30s,如此反复3次以上,再沿田埂内侧将虾框斜放在田埂上,让虾苗自己游出虾框。同一塘口,最好3d内将苗种放足。6稻中虾养之前准备6.1清塘、解毒放苗前10d左右用茶籽饼清理环沟杂鱼,用量按照每667m2面积1m水深用20kg;使用方法:使用前用水浸泡24h,然后全环沟泼洒。清塘3d后便可以投放虾苗,虾苗投放前一天用解毒药物对环沟进行解毒。6.2虾苗放养6.2.1虾苗来源同稻前虾虾苗来源。6.2.2放苗时间水稻栽种后10d~15d左右,水稻返青后投放虾苗。6.2.3放养规格和密度规格为120尾/kg~200尾/kg,放养密度3000尾/667m2~4000尾/667m2。—202156.2.4放苗方法同稻前虾虾苗投放。7饲养管理7.1饲料选用饲料以配合颗粒料为主,同时利用池塘天然饵料,幼虾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大于30%,成虾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大于28%,耐水性大于4h,饲料质量符合GB13078-2017和NY5072-2002的规定。7.2投喂时间每日投喂2次,上午5:00~6:00,下午17:00~18:00。7.3投喂量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5%,上午占日投饵量的20%~30%;下午占日投饵量的70%~80%,具体投喂量根据吃食情况确定,通常饲料投喂后2h内基本吃完为宜。7.4巡塘检查早晚巡塘,观察克氏原螯虾活动及摄食情况,同时观察水质变化、水草和防逃设施情况。8水质调控8.1水质要求养殖水质必须清澈无污染,无异色、异味和异臭,pH值维持在7.5左右,溶氧≥6mg/L,透明度30cm~50cm。8.2水位调控8.2.1稻前虾养殖水位调控春季水温升至10℃以上时,将塘口水位降至35cm~45cm;水温升至18℃以上时,塘口水位升至50cm~70cm。8.2.2稻中虾养殖水位调控田面水位一般维持在15cm~25cm,在水稻施肥用药时,先将田面水位将至环沟内,迫使克氏原螯虾进入环沟,然后再施肥用药,3d后再注水复位。8.3水质调控8.3.1稻前虾水质调控早春水温在8℃左右时,每667m2田按照2kg尿素、1kg腐殖酸钠和适量芽孢杆菌混匀后进行肥水,使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5cm~50cm。水温高于15℃时用氨基酸肥水膏进行肥水,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5cm~45cm,浮游动物保持在0.6个/ml~1.5个/ml。pH值控制在7.4~7.9,pH过低可用生石灰泼洒。每15d左右用碘制剂进行池塘消毒一次。消毒后第3d,用EM菌和芽孢杆菌调活水质,每15d用1次。—202168.3.2稻中虾水质调控每30d左右用碘制剂进行环沟消毒一次。消毒后第3d,用EM菌和芽孢杆菌调活水质,每15d用1次。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cm~40cm。9病害防治9.1防病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防治药物的使用执行NY5071-2002规定。9.2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9.2.1细菌性疾病防治9.2.1.1常见细菌病包括黑鳃、烂鳃、肠炎等疾病。防治措施如下:a)全池泼洒含碘消毒杀菌药物,连消3d;b)通过拌料内服氟苯尼考或大蒜素,同时通过拌料内服保肝利胆和调节肠道菌群药物,连用3d~5d。9.2.1.2药物用量均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使用。9.2.2病毒性疾病防治常见病毒性疾病主要是白斑综合征。防治措施:主要在日常生产中控制好养殖密度,调节好养殖水环境,定期进行消毒和肠胃保健。一旦发病暂无好的治疗方法,只能尽快捕捞上市,减少损失。9.2.3软壳病防治软壳病主要是缺钙引起,养殖过程中每隔10d~15d全池泼洒离子钙1次,同时通过拌料内服乳酸钙或离子钙。10捕捞收获稻前虾4月底5月初开始使用地笼网捕捞,捕大留小,捕捞25g以上规格上市销售;稻中虾一般8月底9月初开始捕捞,捕捞20g以上规格上市销售。捕捞前一周全池泼洒离子钙加强补钙。11生产记录建立塘口生产记录档案,对塘口生产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虾苗投放时间和投放量、饲喂记录、投入品种类数量及塘口产出等生产过程中的详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