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摘要:综述了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分类、转基因食品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旨在消除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对转基因技术及食品安全性方面有一总体认识,使现代生物技术能更好地造福人类。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现状,发展趋势Abstract:Statingtheconcept,classification,currentsituationsandfuturedevelopmenttrendsoftheGMfood,aimatdispellingpeople'sdoubtsandworriesaboutGMfood,haveanoverallunderstandingtotransgenictechnologyandfoodsecurity,andenablemodernbiotechnologytopromotethewell-beingofmankindbetter.Keywords:GeneticallyModifiedFoods,Safety;Actuality;TrendofDevelopment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纷纷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尽管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无定论,国内科学家的观点也存在分歧,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争议日趋激烈并引起了全世界公众的高度关注。但是转基因食品商业化,以其以不可阻挡之势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消费品,并且以极其迅猛的速度继续发展。面对这样迅速发展起来的转基因食品产业,引发了我们对其安全性的思考和争论。那么究竟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情况如何?如何评价转基因食2品的安全性?我们及政府又应该以何种态度去对待转基因食品呢?1转基因食品的概念转基因食品也称基因改良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s,GMF)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有利的基因转移到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细胞内,使它们获得有利的特性,再由这些转基因物种生产或处理获得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由此可增加食品的种类、提高产量、改进营养成分的构成、延长货架期等。根据转基因食品的来源可把它分为:植物源的转基因食品,动物源的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源的转基因食品。现阶段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是植物源的转基因食品。从植物源的转基因食品来看,涉及的食品或食品原料包括: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番茄、转基因油菜、转基因马铃薯等。2转基因食品的发展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食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为了解决不同物种之间的遗传差异问题,满足人类的更多需求,以重组DNA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渐渐发展起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于1983年在美国诞生,1986年转基因作物被批准进行田间试验,1993年底第1个延熟保鲜番茄在美国批准上市。近几年其发展更为迅速,经过美国农业部、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环境保护署批准进入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越来越多。此后,转基因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并延伸到更多的领域。放眼世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中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等3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扩增速度很快,转基因品种也更加丰富,转基因技术也日渐趋于成熟。我国是最早开展转基因研究的国家之一。至1999年,我国共有48种转基因作物进行田间试验,涉及作物11种。其中,水稻、小麦、玉米、西红柿、白菜、甜瓜、香木瓜、花生和广藿香为转基因食物植物。49种进行环境释放,涉及10种作物,其中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西红柿、甜椒和线辣椒为转基因食品植物。尤其在转基因抗虫棉花、抗病小麦、抗病马铃薯以及生长速度快的转基因鱼等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基因工程食品具有产量高、富于营养、抗病虫害、在不利气候条件下可获得好收成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转基因食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世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态度各异,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对转基因食品持一种相对积极、乐观、宽容、公开的态度。相反,欧盟对此类食品的管理持审慎的态度。我国政府鼓励基因工程技术及转基因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同时十分重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对我国境内的农业生物基因工程的环境释放和商品化生产实行规范化管理。但是,我国目前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和管理体制还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管理程序和方法尚未完善。那么,面对基因工程的安全性,应以何种指标去评估呢?从科学上讲,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有4无毒性,有无过敏性、抗生素抗性等标记基因的安全,营养成分是否改变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具体如下:(1)毒性分析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性的食物,许多食品本身就能产生大量的毒性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如蛋白酶抑制剂、溶血剂、神经毒素等以抵抗病原菌和害虫的入侵。当然,现有食品中一些毒素含量并不一定会引起毒效应。不过,如果处理不当,某些食品(如木薯和一些豆类)能引起严重的生理问题甚至死亡。评价的原则应该是:转基因食品不应含有比其他同种可食用的食品更高的毒素含量。主要采用细胞毒素分析法、动物饲喂实验法等方法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价,有关部门还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不批准其田间试验或商品化。2)过敏性分析食物过敏是指食物中存在的抗原分子的不良免疫介导反应。过敏反应是免疫球蛋白E(IgE)与过敏原相互作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引起过敏原反应的蛋白质大约有两百种。国际食品生物技术委员会与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过敏性和免疫研究所一起,制定出一套分析转基因食品过敏性的“树型判定法”,该法重点分析基因的来源,目标蛋白与已知过敏原的序列同源性,目标蛋白与已知过敏病人血清中的IgE能否发生免疫反应,以及目标蛋白的生理、化学特性。由于转基因食品往往含有新蛋白,所以其安全性评价必须包括这类新蛋白的过敏原性评估。但是,不能只用单一的标准鉴定是否存在过敏原性。所以FAO/WHO联合专家顾问委员会在2000年和2001年两次修订“树5型判定法”。并提出:“树型判定法”应随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修订。(3)抗性标记基因分析标记基因可应用于植物遗传转化中,促进转化细胞、组织和转基因植物的生长。目前应用的有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除草剂抗性标记基因等。其中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被应用在许多转基因植物生物体的转化,在基因修饰过程中,对于转基因植物的生产起着关键作用。而对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考虑之一是:转基因植物中的标记基因是否会在肠道中水平转移(horizontalgenetransfer)至微生物,从而影响抗素治疗的有效性。一般来讲,转基因植物中的标记基因在肠道中水平转移的可能极小。只有当标记基因转入发生,其特性威胁人类健康时,才有必要收集该基因转入的信息数据。但是在评估任何潜在健康问题时,都应该考虑人体或动物抗生素的使用以及胃肠道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的抗性。(4)营养含量是否改变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是否对整个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有影响,我们目前还不清楚。而且,食物的营养成分也有它的内在规律,科学家不能一味地提高营养成分,否则破坏了整个食物的营养成分,打破了整个食物的营养平衡。另外,人体摄入的营养成分也需要平衡,过分提高某种营养会打破人体的整个内在生理机制,带来不好的影响。(5)其他因素的考虑除了考虑以上四个主要指标外,像重组微生物的基因转移和致病性尤其是致癌性问题,转基因动物与激素问题等等也是我们应该重视6的。这些评价指标在转基因食品的市场进入起到关键的作用,另外,在转基因食品的包装上还要必须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标签上应标明该食物的组成、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并且具体指出转基因食品的名称。4结语与展望我国目前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和管理体制还处在起步阶段,现有的检验技术无法对转基因食品中各种影响安全性的因素进行全面准确的测定。对此,由于目前相关的管理法规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均尚缺乏可操作性,急需有关部门制定专门的法规,并确保法规随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修订,走在时代的前沿。除了加紧法律法规建设,更需要的是,大力加强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基础性研究工作,通过基础性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建立我国关于生物安全性评价数据库,并定期更新和维护,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体系,推动我国转基因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历程及转基因食品的市场进入要求,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提供的转基因食品还是相对安全的,但是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认为是安全的食品,明天可能发现有不安全的因素,同样,今天认为是不安全的食品成分,明天可以用新的技术将其删除或变为安全。所以,转基因技术是人类的一道曙光,可以造福人类,无论带来怎样的后果,转基因技术的出现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其势不可阻挡。我们可以选择是否食用转基因食品,但不能阻止7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参考文献:【1】孙美玲,辛显桐,李丙;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概述;职业与健康;2003年6月第19卷第6期【2】毛新志;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3】康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检测与评价;农业与技术;2003年12月第23卷第6期【4】霍飞,江国虹,常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评价;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第19卷第9期【5】刘威,张竹;浅析转基因食品;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年7月第29卷第7期【6】梁建文,宋金翠;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分析;山西食品工业2004年12月第4期【7】袁建琴,高斌战,宋宝敏;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初探;肉品卫生;2005,NO.11【8】施小珊;有机食品和转基因食品的发展与展望;检验检疫科学;2005年第2期Vol.15NO.2【9】黄聪亮,高峰;食品安全现状与思考;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3卷第3期【10】陈颖佳;论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6月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