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炼油轻质油储罐安全运行指导意见(试行)1总则1.1目的为确保轻质油储罐安全运行,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特制订本指导意见。1.2原则标本兼治、防治结合,落实源头治理措施,加大检修维护力度,提高设备防护能力,精心操作和维护,避免事故发生。1.3范围石脑油(重整、乙烯原料)、焦化汽油(含焦化汽柴油储罐,下同)、催化汽油中间原料储罐和轻污油、含硫污水等储罐。1.4方案除意见中特别规定外,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增加储罐全面清罐检查频次或增设氮封设施等方案,落实实施细则,确保轻质油储罐安全运行。1.5其它指导意见是以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和规范为基础,重点对储罐全面清罐检查周期、氮封措施和内浮顶储罐铝制浮盘的制造安装等内容做了规定和补充。除特殊说明外,意见中储罐均指立式圆筒钢制焊接常压储罐。—2—2一般要求2.1轻质油储罐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施工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和规范,包括:《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07)《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GB50341-2003)《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2005)《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1999)《钢质石油储罐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GB50393-2008)《加工高含硫原油储罐防腐技术管理规定》等。2.2储罐设计、制造、施工及安装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切实履行所承担的工作职责,确保储罐建造质量。2.3储罐的防雷、防静电措施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确保设施完整并完好投用。2.4要高度重视储罐工艺源头管理,采取措施控制好进入储罐的工艺介质蒸汽压和活性硫、氯离子含量,精心操作,实现本质安全。2.5应加强对轻质油储罐的防腐蚀管理工作,根据储存介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腐蚀措施,并严格按相关规范做好防腐工作。2.6应建立内、外浮顶储罐的可燃气体检测制度,及时掌握储罐运行状况。2.7加工高硫、含硫原油的企业应增加储罐清罐检查频次,以全面了解储罐运行状况,及时消除隐患。2.8氮封措施可有效提高储罐安全防护能力,是确保内浮顶储罐安全运行的手段之一。氮封设计应本着安全、节约和便于操作维护3的原则,实现储罐安全、经济运行。3储罐工艺3.1储罐选型3.1.1石脑油在储存温度下(不大于40℃,下同)的蒸汽压超过88KPa时,储罐应选用压力储罐、低压储罐。不超过88KPa时,可选用内、外浮顶储罐等,但不应选用拱顶常压储罐。3.1.2焦化汽油、催化汽油、轻污油的储罐应采用内浮顶型式。3.1.3低压立式储罐应采取防止空气进入的措施,储罐补充气体应用氮气或燃料气并做密闭排放处理。3.2轻质油储存温度不应大于40℃。3.3需要罐底切水作业的储罐宜应采用自动切水设施。3.4储运能力3.4.1指导意见对轻质油储罐全面清罐检查周期进行了规定(见8.2条),企业应对照设计规范重新核算储罐数量及能力。3.4.2应采取措施减少中间原料储存量。3.5氮封措施3.5.1目的3.5.1.1防止硫铁化合物自燃;3.5.1.2防止储存介质氧化、聚合。3.5.2氮封设置3.5.2.1焦化汽油内浮顶储罐应采用氮封措施;3.5.2.2石脑油储罐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性设置,但对目前腐蚀严重、储存蒸汽压超标的储罐应增设氮封设施;3.5.2.3轻污油储罐、催化汽油储罐宜设置氮封措施;—4—3.5.2.4含硫污水储罐宜设置氮封或其它安全措施。3.5.3氮封设计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和氮封设计经验,设计方案应经过安全论证。3.5.4氮封设计中通气孔等附件的封堵应采用可拆卸方式,以便于氮封停止使用后能及时恢复一般内浮顶方式运行。3.5.5设计方案可采用压力控制或氧含量控制等方式(氧含量控制方案见附件,压力控制方案可参考执行)。采用氧气浓度调控时,罐内气相空间氧气浓度应按照不大于5%控制。3.5.6应编制相应的操作性文件,制定氮气供应中断情况下的应对措施。4设备及防腐4.1内浮顶储罐4.1.1内浮顶4.1.1.1应根据储存介质的特性选择钢制内浮顶、组装式铝制内浮顶或不锈钢制内浮顶;4.1.1.2新设计的钢制内浮顶不得采用浅盘式结构,仍在使用的应根据使用情况择机进行更换,钢制内浮顶所用钢板的厚度不应小于5mm;4.1.1.3容积大于或等于20000m3的内浮顶储罐应选用浮舱式钢制内浮顶;4.1.1.4组装式铝制内浮顶a)铝制内浮顶的上升浮力不应小于内浮顶总重的两倍和浮顶上升时产生的摩擦力之和(设计介质比重700Kg/m3);且浮筒的浸液深度不小于100mm;5b)铝制内浮顶浮筒宜选用卷焊式浮筒,不宜选用厢式浮筒。卷焊式浮筒直径不小于200mm,材质应为3A21H24,厚度不小于1.3mm;c)盖板材质应为3A21H24,厚度不小于0.5mm;d)密封压条材质应为6063T5,厚度不小于2mm;e)边缘支撑结构材质应为6063T5,厚度不小于3mm;f)框架梁及框架梁压条材质应为6063T6,框架梁厚度不小于2mm,压条厚度不小于3mm;g)支柱材质应为5A02,厚度不小于3mm;h)所有连接件材质应为5A02,厚度不小于3mm;i)所有连接部位应采用不锈钢螺栓进行连接;j)铝浮顶在整体安装前螺栓应固定在主梁上,并采用过盈配合连接。盖板之间不宜采用非金属的橡胶密封件,压条宜采用6063T6槽铝(规格25×19×3mm、上表面结构为弧形),以保证盖板之间密封效果;k)浮顶边缘构件及穿过铺板开孔处的部件应具有液封功能,浸入液体深度不小于100mm;l)储罐设计单位应对铝制内浮顶的制造、安装与验收提出详细的技术要求。4.1.2密封4.1.2.1组装式铝制内浮顶密封a)宜选用囊式弹性密封;b)囊式弹性密封的橡胶包带所用材料,应根据储存介质的物理特性和储存温度进行选择,其性能应不低于HG/T2809《浮顶油罐软密封装置橡胶密封带》的要求;—6—c)囊式弹性密封的密封填料,其性能应不低于GB10802-89《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JM30的要求;d)苯类、硫化氢含量高的轻质油储罐的橡胶包带宜选用氟橡胶,其它介质的储罐宜选用丁腈橡胶橡胶包带。4.1.2.2钢制内浮顶密封设计可参照外浮顶储罐密封要求执行。4.2外浮顶4.2.1应根据储存温度、环境温度、建罐地区的暴雨强度等选择单盘式钢制浮顶或双盘式钢制浮顶。4.2.2密封4.2.2.1外浮顶应采用一次和二次密封结构,一、二次密封应依据现场测试数据设计,使用寿命应不低于6年;4.2.2.2一次密封可选弹性密封、管式充液密封和机械密封,但雷雨多发区域和地震活跃地区不宜选用机械密封;4.2.2.3弹性密封的橡胶包带、充液密封的充液管和耐磨吊带等材料性能应不低于《浮顶油罐软密封装置橡胶密封带》(HG/T2809)的要求;4.2.2.4弹性密封填料性能应不低于《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10802-89)中JM30的要求;4.2.2.5管式充液密封充填液的凝固点应至少比操作时密封可能出现的最低温度低10℃,并不生成衍生物;4.2.2.6弹性密封、管式充液密封应选用浸液式进行设计和安装,以消除油气空间;4.2.2.7二次密封宜采用L型结构。当采用其它结构时,密封油气空间不应存在金属凸出物,承压板、压条、螺栓螺母等金属连接件应采用304不锈钢;74.2.2.8二次密封的橡胶刮板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候性和耐油性,且承压板的高度应根据密封间距及偏差确定;4.2.2.9二次密封的导静电片应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其间距宜不大于3m,且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0mm2的不锈钢导线与浮顶做电气连接。4.3其它附件4.3.1当储存较强的腐蚀性介质时,轻质油储罐通气孔、导向柱应选用1Cr18Ni9Ti材料或类似材料制造。4.3.2通气孔有效面积应按有关规范执行,环向通气孔和中央通气孔上应设置防雨雪罩,并配备2~3目/寸的耐腐蚀钢丝网。4.3.3量油孔应采用避免碰撞产生火花的有色金属材料,如用防锈铝或碳钢内衬铝等制造。4.4防腐蚀设计4.4.1储罐防腐蚀设计应依据《钢质石油储罐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GB50393-2008)、《加工高含硫原油储罐防腐技术管理规定》及《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1999)等标准规定执行。4.4.2储罐罐底边缘板应采取有效的防水防腐措施,防水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耐候性及弹性。4.4.3盘梯平台宜整体采用碳钢热镀锌格栅板型式。4.4.4罐内防腐及新建储罐外防腐表面处理应采用喷砂除锈,内防腐表面至少达到Sa2.5级。对腐蚀较严重的外表面宜采用喷砂除锈,至少达到Sa2.0级。5防雷、防静电—8—5.1防静电设施5.1.1储罐盘梯进口处应设置消除人体静电接地设施,并加警示牌。5.1.2储罐浮顶平台上取样口两侧1.5m之外应各设一组消除人体静电设施,设施应与罐体做电气连接并接地。取样绳索、检尺等工具应与设施连接。5.1.3阻火器帽、呼吸阀帽、量油孔盖、自动通气阀等活动金属附件应与罐顶进行等电位连接,连接导线两端加不锈钢线接头,用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连接。5.1.4内浮顶储罐浮顶与罐顶应采用两根直径不小于5mm的不锈钢钢丝导线连接,大于或等于5000m3的储罐连接导线应不少于4根。连接导线两端应加不锈钢线接头,浮顶设置不锈钢材质专用电气连接端子,导线两端均应用不小于M10的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连接。5.1.5浮顶各金属件间应保持可靠电气连接,避免存在绝缘导体。5.1.6储罐内壁如使用导静电防腐涂料,涂层表面电阻率应为108Ω~1011Ω。5.2防雷设施5.2.1储罐不应装设避雷针。5.2.2内浮顶储罐罐顶通气孔应加装阻火器。5.2.3储罐应作环型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并沿罐周均匀或对称布置,接点沿管壁周长的间距不应大于30m。5.2.4引下线应在距离地面0.3m至1.0m之间装设断接卡,断接卡宜采用40mm×4mm不锈钢材料,断接卡用两个M12的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连接。95.2.5浮顶罐浮顶与罐体连接导线应采用扁平镀锡软铜复绞线或绝缘阻燃护套软铜复绞线,并用两个M12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连接。导线横截面不小于50mm2。5.2.6浮顶罐转动扶梯与罐体及浮顶各两处应做电气连接,连接导线应采用横截面不小于50mm2扁平镀锡软铜复绞线或绝缘阻燃护套软铜复绞线,用两个M12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连接。5.2.7浮顶罐宜采用有效的、可靠的连接方式将浮顶与罐体沿罐周做均布的电气连接,连接点沿管壁周长的间距不应大于30m。5.2.8与储罐罐体相接的电气、仪表配线应采用金属管屏蔽保护。配线金属管上下两端与罐壁应做电气连接。在相应的被保护设备处,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电涌保护器。6施工验收6.1储罐施工验收6.1.1轻质油储罐施工和验收应按照《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2005)及其它国家、行业现行相关标准、规范执行。6.1.2安装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组织、工艺及技术措施、质量控制、检查验收标准、安全措施等内容,重要附件如浮顶、密封、中央排水管等应提供详细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图纸。6.1.3施工方案和图纸需经审定后方可下发执行,施工单位应严格按最终审核意见组织施工。6.1.4企业应在技术协议中明确浮顶、密封、中央排水管等重要附件安装要求,安装时供货厂家应到现场指导安装。6.1.5附件及附属安全设施应按设计文件及技术要求进行检查及—10—试验,组装式浮顶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充水试验,并检验密封性能。6.2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6.2.1防腐工程应按《钢质石油储罐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GB50393-2008)及相关标准、规范执行。6.2.2防腐工程施工单位应选用专业的施工队伍,有足够的施工经验并相对稳定,施工机具完备。6.2.3防腐工程施工必须在罐体检验、试水完成后进行。6.2.4企业应严把涂料质量关,防腐涂料必须经抽检、鉴定程序合格后方能使用。6.2.5防腐工程施工方案6.2.5.1应编制具体的涂料配套方案,每道涂层用量、厚度要求等;6.2.5.2施工工艺、方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