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认识小动物》(精编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11幼儿园教案《认识小动物》(精编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幼儿园教案《认识小动物》(精编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幼儿园教案《认识小动物》1农场里的小动物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在说出不同动物叫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象声词。2.通过游戏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幼儿对学习汉字的兴趣。活动准备:1.课件-动画片:我爱农场小动物(我爱小狗)2.课件-幻灯片:夏天的识字树活动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今天农场里的动物朋友邀请我们到农场去做客,你们高兴吗?二、展开1.动画片《我爱农场小动物》,激发兴趣。(1)在农场里有哪些小动物?好文供参考!2/11(小狗,小猫,小猪,老牛)要求幼儿完整回答问题(2)它们是怎样叫的?引导幼儿学一学动物的叫声。2.游戏:小动物在哪里?(1)教师做动作并问:小狗小狗在哪里?幼儿回答:汪汪汪在这里。出示识字卡:汪(2)教师做动作并问:小猫小猫在哪里?幼儿回答:喵喵喵在这里。出示识字卡:喵(3)教师做动作并问:小羊小羊在哪里?幼儿回答:咩咩咩咩在这里。出示识字卡:咩(4)教师做动作并问: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儿回答:叽叽叽在这里。出示识字卡:叽3.引导幼儿观察汉字,启发幼儿读一读动物叫声的汉字。4.动画片里除了农场和小动物还有什么?课件:识字树指导幼儿根据根据识字树上的图案,认读汉字。这里还有一些汉子呢,你能猜出这个汉字念什么吗?(认好文供参考!3/11读)小结:我们一起完整地说说这些汉字吧!这些汉字你们都记住了吗?三,结束幼儿指认汉字小朋友,我们再看一遍动画片,哪一个小动物出现,你们就指出哪一个小动物叫声的识字卡,好吗?小班《认识动物》教案2◆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动物妈妈和宝宝的生活方式及习性。2、能说出喜欢的小动物的名称,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3、感受动物之间的亲情。◆活动准备◎《小动物的妈妈》挂图(见教具盒)。◎《动物宝宝》游戏卡(见教具盒)◎《找妈妈》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活动与指导☆谈话1、出示《小动物的妈妈》挂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文供参考!4/11教师:看一看,图上都有谁呀?2、操作《动物宝宝》游戏卡,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妈妈。教师:小猫找不到妈妈了,很着急,你能帮帮它吗?还有一些小动物也着急了,我们帮它们找一找妈妈吧。☆辨认1、幼儿观察、区分动物幼年和成年时候的不同。教师:小猫和猫妈妈长得一样吗?它们有哪些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小袋鼠和袋鼠妈妈长得一样吗?小鸡和鸡妈妈长得一样吗?鸡妈妈的头上有什么?2、引导幼儿观察、区分青蛙和蝌蚪的不同。教师:青蛙妈妈的宝宝不见了,你们知道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吗?它的宝宝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我们把它找出来吧。小蝌蚪和青蛙长得一样吗?☆交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宝宝和妈妈。教师:你还见过哪些动物宝宝和妈妈?它们和妈妈长得一样吗?☆操作请幼儿帮助《找妈妈》操作单中动物宝宝找到自己的妈妈。好文供参考!5/11◆活动建议本活动在幼儿对动物有一定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辨认一些动物宝宝和妈妈,初步了解他们的不同特点,感受动物宝宝与妈妈之间的亲情。活动前,教师可通过收集图片、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等多种方式丰富幼儿的经验。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区分动物成年与幼年的不同,如个头大小、尾巴长短、皮毛颜色等,并为幼儿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在进行青蛙与蝌蚪时可借助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说出青蛙的特征。活动后,可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宝宝和妈妈的图片;饲养让小动物,让幼儿萌发爱护动物的情感。此外,本活动的操作环节,也可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完成。还可在美工区提供《蛋宝宝穿新衣》操作单,引导幼儿进行涂画与装饰,完成作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充满了热情,教学中幼儿从什么都不知道到几乎成了一个小博士的自豪和自信,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学习。使幼儿不仅知道动物的出生方式,还了解了什么是卵生动物,什么是胎生动物,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认识动物小班教案3活动目标:好文供参考!6/111、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小兔、大象、小鸭的形象及它们的主要特征。2、能模仿小动物的形象,正确分辨各个动物的。不同特征。3、学说礼貌用语:你好。活动准备:1、小兔、大象、小鸭的卡片各一张2、布置小兔、大象、小鸭的家。活动过程:一、认识小动物1、“有一对长耳朵,喜欢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请小朋友猜猜是什么,(小兔)。教师出示小兔卡片,幼儿观察,并教幼儿学习小兔的模仿动作。老师:小白兔说,小朋友谁学得像我,我就请他到我家去玩。(教师引导,幼儿模仿)2、“身体很高大,有一个长鼻子,猜猜我是谁。”引导幼儿猜是大象。教师出示大象图片,幼儿观察,并教幼儿学习大象的模仿动作。老师:大象说了,小朋友谁学得像我,我就请他到我家去玩。(教师引导,幼儿模仿)3、“扁扁的嘴巴,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喜欢在水里玩,猜猜我是谁。”引导幼儿猜是小鸭。教师出示鸭子的图片,幼儿观察,并教幼儿学习小鸭的模仿动作。老师:小鸭说,小朋好文供参考!7/11友谁学得最像我,我就请他到我家去玩。(教师引导,幼儿模仿)二、游戏:到小动物家去玩1、组织幼儿站成一排,告诉幼儿要到小动物家去玩了,并交待活动规则:到了小动物家,要学小动物的动作,小动物就会请你到他家去玩的。2、分别带领幼儿到小兔、大象、小鸭家,教师带领幼儿学他们的动作,并鼓励幼儿的行为。三、和小动物一起狂欢播放音乐,教师请幼儿带上小动物的胸饰,一起随音乐舞蹈。小班活动《可爱的动物》教案与反思4教学目的:1、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音乐,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和睦相处。2、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3、音乐中感受动物的可爱形象,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作,在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教学准备:大象头饰、小鸡、老鼠、小猫、小狗、小蜜蜂、小兔、狮好文供参考!8/11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师模仿大象的动作)小朋友们,你们猜我是谁呀?(咳)对了,我就是大象伯伯,今天我们动物们要开一个联欢会想邀请你们参加,愿意吗?二、学习新歌《动物说话》(一)带领学生朗读歌词下面我们就请出第一只小动物,你们看他是谁呀?(小鸡)小鸡是怎么说话的呀?(叽叽叽)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说:小鸡怎样叫?叽叽叽叽叽(二)听范唱大家知道吗?小鸡不仅会说话,它还会唱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范唱)(三)试着演唱歌曲1、刚才,小朋友们听的特别认真,我们试着唱一唱好吗?2、谁道小鸡是长什么样的?(毛茸茸,尖尖的嘴)那好大家边唱边把小鸡可爱的样子表现出来。(教师伴奏)3幼儿创编歌词。师:你还知道什么小动物会唱歌呀?三、想象小动物的形象,理解音乐。(一)森林那么大,一点都不热闹,再请出一些小动物行吗?师:听森林里来了谁?教师范唱。请大家轻轻的把眼睛闭上感觉又出现了什么动物?表演本段音乐。(二)听作品辨别小动物老师发现大家特别有想象力,还特别喜爱动物,有很多伟大的作曲家也特别的喜爱小动物,他好文供参考!9/11们写了很多描写小动物的曲子,都有什么呀?我们来听听谁第一个出场啦!1、放小蜜蜂音乐,音乐里呀用小提琴的演奏模仿了小蜜蜂抖动翅膀的样子听出来了吗?2、听小狗音乐。你们听又有谁来了?怎么听出来的?谁能学学小狗的动作?3、我们再请出一个动物,听?是谁呀?小老鼠、小花猫四、看动物软件刚才,我们唱的听的特别认真,森林里的动物们真的来参加我们的联欢会了。四、扮演小动物开动物联欢会老师表演兔子妈妈并担任解说。动物联欢会就要开始了,今天就由森林之王主持大会。小狗第一个来表演节目,他迫不及待的手舞足蹈起来了(放音乐小狗乖乖)森林里乌龟大哥和小兔子商议比赛呢?你看他们来了。小蜜蜂们来到大森林里准备收集花粉采蜜呢!(放音乐)动物联欢回快要结束了小动物门全体起立站到台前一起联欢,最后动物们高高兴兴的回了家。活动反思: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神态、叫声等活动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力、模仿力、表现力。以孩子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注意聆听,养成细心的习惯,把学生对动物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转移到对音乐的兴趣,好文供参考!10/11是我们音乐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小班《认识动物》教案5活动目标1.知道不同动物有不同食性。2.有探索小动物食性的兴趣。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活动准备各种实物:小鸡、小鸭、小兔,小米、小鱼、小虾、玉米面、菜叶。教具:小动物图片,食物图片。活动过程1.带幼儿分别参观小鸡、小鸭、小兔的家,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动作,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小动物的外形和动作,模仿几种动物的叫声。2.小动物吃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3.试一试:提供各种食物,幼儿依自已意愿选择食物喂小动物。好文供参考!11/114.交流:我喂小动物吃了什么食物。5.汇报:将动物爱吃的食物图片,粘贴在小动物图片下:小鸡爱吃玉米面和菜叶,小鸭爱吃小鱼、小虾和菜叶,小兔爱吃菜叶。活动延伸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兴趣继续让他们探究其他小动物的食性。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