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认识图形一教案(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3小学数学认识图形一教案(4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小学数学认识图形一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数学认识图形一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在拼图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教学过程活动一运用现实素材引入新知。2/13师:我们学习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也可以看看我们上课的这个礼堂的周围有什么形状的物体。生:在老师的讲台上有长方体,有正方体,还有圆柱体。生:讲台上的黑板是长方体。生:易拉罐是圆柱体。生:我的笔盒是长方体。师:你们的桌面上也有很多物体,请找出你喜欢的物体。(学生在桌上各自拿起自己喜欢的物体)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生:我拿的是长方体。生:我拿的是圆柱体。生:我拿的是正方体。生:我拿的是三角体。师:你为什么说这是三角体呢生:因为这个物体有一个面是三角形,所以我就叫它三角体。师:你能给它起这么一个名字真不错,其实这个物体叫三棱柱。(教师根据学生所拿出来的物体,随机性地在黑板上粘上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师: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认识的物体,请小朋友摸一摸这些物体的面,有什么感觉把你的感觉告诉同组的小朋友。3/13(学生摸各物体的面,并和同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觉)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想说的就站起来说。生:我觉得这些面摸起来滑滑的,如果不小心,它还会从手上掉下来。生:我觉得这些面摸起来冰冰的。生:我摸的是圆柱,它的上下两个面摸起来感觉平平的,中间这个面摸起来是圆圆的、弯弯的。师:小朋友通过摸一摸,发现这些物体有的面是平的,有的面是圆圆的、弯弯的,也就是曲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面图形。(教师出示课题:认识图形)评析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导入新课的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局限于书本,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选择学习的素材。教师所选的素材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物品,这些形状多样的素材,体现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信息的多样化,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就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师创设了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找一找、摸一摸的学习活动,既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又4/13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在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出面在体上,作了很好的铺垫。活动二感受面从体得。师:哪一位小朋友知道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图形生:(齐)长方形。师:对了,我们可以从长方体的一个面上找到长方形。(从长方体的一个面上拿下一个长方形纸片,贴在黑板上长方体模型的旁边,并板书:长方形)师:下面请每个小朋友从桌面上找一个长方体。(学生动手找)师:请把你找到的长方体举起来给大家看看。(有的学生举的是教师给的学具,有的学生举的是自己的书或笔盒)师:你能从自己手中的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吗找找看。(学生认真地从自己手中物体的面上找长方形)师:谁找到了生:我从这块橡皮上找到了长方形。师:在哪儿呢你能摸给大家看看吗生:(边说边摸)在这里。师:还有谁找到了。生:我在笔盒上找到了6个长方形。师:你真了不起,在长方体上找到了6个长方形。其他的5/13小朋友呢生:(齐)找到了。师:好,下面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找到的长方形。(学生认真地摸自己找到的长方形)师:好,大家都很能干,都能从长方体上摸到长方形,那么你们能不能从其他的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生:(齐)能!师:好。大家找找看,并把你找到的图形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从物体的面上边找图形边告诉同组的同学找到了什么图形)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图形生:我在圆柱上找到了圆形。生:我在正方体上找到了6个正方形。生: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生:我在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生: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还找到了正方形。师:这个小朋友真能干,在同一个物体上找到了两种不同的图形。师:刚才大家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正方体的一个面上拿下一张正方形纸片,贴在黑板上正方体模型的旁边,并板书: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圆柱的一个底面上拿下一张圆形纸片,贴在黑板上圆柱模型的旁边,并板书:圆)6/13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拿出一张三角形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板书:三角形)师:(指着贴出的图形)这些都是小朋友找到的图形,认识它们吗生:(齐)认识。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生:一种是形,一种是体。生:长方体突突的,长方形扁扁的。生:长方体能站起来,长方形站不起来。生:正方体有6个面,正方形只有1个面。师:大家都很了不起,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都是平平的,它们都是物体的一个面。评析在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学生从一个长方体物体上找长方形。接着让学生从各种各样的长方体上找出不同的长方形,之后,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那么你们能不能从其他的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体现了教师先扶后放的策略,有效地突破了学生探索的难点。教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像力,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将原有的生活经验数学化。教师还注重了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了从体上找面的方法。教师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异同,深化了对两类图形特征的认识,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感知发展7/13到抽象地认识图形,进一步体验到面由体得和体与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是通过让学生充分参与操作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认识图形一教案【第二篇】教学要求: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具准备: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2.图形卡片。3.计算机软件、投影片。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8/13[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1.分一分,揭示概念。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相机板书名称。[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2.摸一摸,感知特点。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小学数学认识图形一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一些立体图形的9/13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我们已经复习了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从今天开始,复习立体图形的知识.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板书课题)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谁来拿出不同的立体形体,告诉大家各是什么名称.出示立体图形请你分别说一说每个立体图形的名称及各部分的名称.(圆锥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长方体)它们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先来复习长方体的特征.(一)复习长方体的特征.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出示长方体:1.同学以组为单位一起回忆.a.长方体的特征.10/13b.想一想你是从那几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的.(点、线、面)长方体顶点有八个顶点线有十二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面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2.教师总结:我们通过点、线、面三个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继续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小学数学认识图形一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能正确地画圃;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11/13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且理解相互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根据平面的基本特征,能够理解平面图形的相互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1.复习特征.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1请你在本上分别画出5条不同的线,然后同桌互相说说你画的是什么线,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2全班汇报.指出: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2.判断反馈.1一条射线长5厘米.()2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3通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4通过一点可以画一条射线.()1.什么叫做角?请你自己画一个任意角.提问:根据你画的角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角?(板书:角)2.复习各部分名称.学生填写各部分名称.12/13教师提问:1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画的长短无关)2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3.复习角的分类.教师说明:根据角的度数,可以把角分类.教师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类角?每种角的特征是什么吗?(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1.教师提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你能举出日常生活里的例子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平行?谁来举出平行线的例子?2.画图.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组垂线和一组平行线.(一)复习三角形的概念.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1.提问:什么叫做三角形?你能够画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老师板书分类:a.按照边分类;b.按照角分类2.教师口述,学生作图.1等腰三角形2等腰直角三角形3.判断.出示一组三角形,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三角形.13/134.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我们是怎样发现的?(二)复习四边形.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教师提问:四边形是怎样的图形?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四边形?1.复习图形特征.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