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024年中班科学沉与浮的教案【范例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2024年中班科学沉与浮的教案【范例5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班科学沉与浮的教案【第一篇】1.知识与技能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知道鱼、潜水艇、飞艇和密度计的沉浮原理;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鸡蛋的下沉、上浮和悬浮,使学生建立起三种状态的概念,并且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产生三种状态所需的条件;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解释鱼、潜水艇的浮沉原理;通过动手制作,让学生自己制作“自制潜水艇”和“热气球”;通过在网上查阅,让学生设计出打捞中山舰的方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鱼、潜水艇和热气球的沉浮原理这些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现象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通过制作“自制潜水艇”和“热气球”,激发学生学习物2/17理的兴趣;通过学习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物体的沉与浮1演示实验:石块和塑料空心球把它们分别浸没在水中,叫同学们观察现象;提问:浸在水中的物体,有的上浮,有的下沉,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提出各种解释。2今天的课上完以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演示实验:取一只新鲜鸡蛋,放在清水中,观察它在水中沉浮的情况,向水中慢慢加些盐,并轻轻搅拌,观察到鸡蛋怎样运动?如果再加些清水,观察到什么现象?a)鸡蛋放入清水后,它是上浮还是下沉?b)加盐轻轻搅拌的目的是什么?(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以供参考)盐水溶于水后,变成盐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加盐会导致液体的密度的增大;c)随着不断地往水里加盐,有什么现象出现?d)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以供参考)可以对鸡蛋做受力分析;这里有两个状态,一个是鸡蛋下沉的状态,另一个是鸡蛋上浮的状态;当它下沉的时候,它只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3/17当它上浮的时候,它只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在两个状态过程中,鸡蛋的重力没有发生变化;鸡蛋只受到浮力和重力,重力没有变,那么肯定是浮力的变化引起它下沉和上浮;不断加盐,导致液体的密度增大,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增大;当浮力小于重力时,鸡蛋下沉;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上浮。(a)学生观察回答。(b)教师引导得出搅拌的目的,一步一步让学生建立起加盐水是改变液体密度的概念。(c)学生观察发现,鸡蛋上浮了,有的学生很吃惊。(d)学生思考。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让他们分析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3整理自己的思路,用“=”符号描述你的思维过程。3学生用逻辑推理的符号阐述自己的思路。二、认识三种状态鸡蛋所处的三种状态:下沉:浮力重力上浮:浮力重力悬浮:浮力=重力(平衡)让学生了解三种状态。三、生活中的下沉与上浮1对于海洋生物来说,浮力非常重要,浩瀚的海洋中,许多生物用不同的方式创造沉与浮,这是一个精彩的世界!展示各种海洋生物图片。2我们来看看鱼是怎样使自己在水中自由地上浮、下沉和4/17悬浮的?(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以供参考)鱼同上面的鸡蛋一样,重力没有发生变化;鱼也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重力没有变化,而浮力变化了;鱼是通过鱼鳔改变自己的体积来改变浮力的;鱼鳔较小时,鱼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鱼下沉;鱼鳔较大时,鱼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鱼上浮;鱼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时,鱼将可以在水中任意的深度游动。激发兴趣,学生思考。一步一步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3整理自己的思路,用“=”符号描述你的思维过程,写出鱼在哪种条件下处于下沉、上浮或悬浮三种状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四、潜艇与热气球1最早的潜艇用于军事侦察和袭击,现在也用于深海考察,为开发海洋,获得新资源提供信息。连接到凡尔纳,加潜艇图片;另一个仿生学的例子——潜水艇(潜水艇的水舱相当于鱼鳔)。2潜水艇是怎样实现上浮和下沉的?(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以供参考)潜水艇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浮力;注意潜水艇的水舱的体积是不变的(这一点与鱼鳔不同);潜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潜艇处于同一液体当中(即排开5/17液体的重力相等),那么浮力是不变的;浮力不变,只可能是重力的变化引起了潜艇的下沉、上浮和悬浮;潜艇有两个水舱,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向水舱中压入和排出水;潜艇通过向水舱中压入和排出水能改变潜艇的重力;人工向水舱中压入水,直到重力大于浮力的时候,潜艇下沉;人工从水舱中排出水,直到重力小于浮力的时候,潜艇上浮;当重力与浮力相等时,潜艇悬浮。引起学生思考。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3整理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潜水艇下沉、上浮和悬浮的状态,你可以用“=”来表述你的思维过程。3学生自己整理自己的思路,并写在纸上,逻辑推理的思维再次得到强化。五、分析比较1提问:鸡蛋、鱼和潜水艇都会在液体中下沉、上浮和悬浮,那么它们都是用了同样的方法处于这三种状态的吗?学生分析回答。不是;鸡蛋:是由于鸡蛋浸没的液体的密度发生了变化,引起浮力变化;6/17鱼:是通过它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引起浮力变化;潜水艇,是通过它的自身重力的改变引起了下沉和上浮,它的浮力并没有变。2同学们自己归纳一下,总结出他们有什么区别和共同点;学生自己思考;3介绍热气球,加图片;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释热气球的沉浮原理。解释热气球为什么会升起来?假如由你来设计一个吊篮的热气球,为了使它能降回地面,你打算采用什么办法?3引起学生兴趣;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交一份报告,与同学分享;六、打捞中山舰介绍我国古代用浮船打捞沉落江中的万斤大铁牛的故事。学生思考。简单介绍中山舰——浓缩了中国现代史的一代名舰,1938年在长江被日军击中,沉入19m深的长江;中山舰排水量达780吨,长62.48m,宽8.99m。与历史结合,了解到物理学科和历史的关系。让学生自己设计打捞中山舰的方案,填写到书上的表格中。学生自行设计。七、课堂小结1.了解三种状态:下沉、上浮和悬浮。2.三种状态产生的条件:下沉:重力大于浮力;7/17上浮:重力小于浮力;悬浮:重力等于浮力。3.用学过的知识解释鱼、潜艇和热气球的沉浮原理。作业学生活动手册内容。实践活动制作自制潜水艇(如图11-3-5),制作热气球(如图11-3-8)在因特网上查找有关飞艇的资料。教学反馈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课学习了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沉浮条件,并与上一节内容构成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因此本节内容一定要将力、重力、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密度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这一节课有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鱼、潜水艇和飞艇的沉浮原理。前者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后者重在使学生认识到浮沉条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在设计教案的时候,主要考虑以学生为主体,层层设立关卡,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本节设计了“动手做”的实验,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又让学生接触到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内容,激发了他们对物理的兴趣;还与历史结合,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中班科学沉与浮的教案【第二篇】在《好玩的水》的活动过后,幼儿对物体的沉与浮现象比8/17较感兴趣,最近幼儿谈话的主题总是与之有关的内容,于是,我借此机会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沉与浮》。1、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2、体验成功的喜悦之情。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重点:幼儿能通过活动相互协作,共同探索。难点:能通过操作、记录,体验盐的多少与鸡蛋位置变化之间的关系。铅笔、小勺、记录纸、盐、纸板、小瓶、海绵、手绢、泡沫板、木板、烧杯、熟鸡蛋、塑料积木若干等一、听音乐进教室,启发谈话,引出主题师:孩子们,你们玩过水吗?幼:玩过。师:你们是怎样玩的?幼:我们把积木、石子放在水中,看谁能浮起来。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呀?幼:积木浮起来,小石子沉下去了。师:出示鸡蛋,请幼儿猜猜看,鸡蛋在水里会怎样?幼儿讨论(沉下去,浮上来)。好,老师现在把它放到水里看看会怎样?放到水中观察结果:沉下去了。那咱们用什么办法让它浮起来呢?9/17幼:纷纷讨论,说出自己的办法。师:好,请小朋友们找伙伴一起来试一试。二、幼儿自主操作活动1、幼儿亲自做实验。2、讨论:你用什么办法让鸡蛋浮上来的?(把鸡蛋放在木板上让它浮上来,把鸡蛋放在泡沫上让它浮起来等。)三、师幼共同操作探索1、出示盐师:盐能不能让鸡蛋浮起来呢?小朋友猜猜看。幼:能;不能。师:好,现在我们试试看。要求:三个小朋友一组分工、合作进行操作,一个幼儿用小勺放盐,一个幼儿用筷子搅拌,一个记录,每放一次盐就要做一次记录,还要记录好鸡蛋位置的变化。2、幼儿操作、教师参与并指导。3、交流记录结果。(1)鸡蛋浮起来了吗?(2)检查幼儿记录结果,提问幼儿操作过程。(3)教师小结:盐放的少,鸡蛋浮起来的慢,盐放的多,鸡蛋就浮在水面上了。活动延伸:在区角中放入此材料,供幼儿操作。整个活动幼儿沉浸在沉与浮的操作兴趣中,对老师提出的注意事项放在身后,弄得到处是水,特别在放盐时一次加足了10/17盐,导致无法记录比较。不过大班幼儿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从幼儿的反映看,幼儿对盐水的浓度与鸡蛋的沉浮的关系的理解是个困难,没能真正理解,希望在区角活动中帮助幼儿进一步加深理解。中班科学沉与浮的教案【第三篇】1、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2、大胆探索、尝试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发展探索精神;3、初步学习两人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合作能力。人手一份活动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记录表(见附图)、铅笔;盛水的水盆若干个,积木块若干,塑料插片若干。(一)导入: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物品宝宝,它们就躲在你们的椅子下,找出来看看是谁呀?(二)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探究。1、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如果把这些材料放进水中,会发现什么现象?1幼儿尝试。2幼儿介绍尝试结果。3教师总结:石子、牙膏皮、橡皮泥这些物体沉到了水底,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沉;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这11/17些物体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浮。2、教师提出尝试性问题:“怎样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在水面上?”1幼儿尝试。2要求:幼儿两人友好协商,一人尝试,一人记录。3尝试结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捏成带边的薄片状),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石子、牙膏皮放在泡沫板上可浮在水面上3、教师提出尝试问题:怎样让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到水底?1幼儿尝试。要求:幼儿两人互换尝试。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尝试。2尝试结论:塑料吸管插在橡皮泥上可使塑料吸管沉到水底;橡皮泥装在空药丸盒里可使空药丸盒沉到水底;石子放在泡沫板上可使泡沫板沉到水底4、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在收玩具时,不小心把塑料插片和积木块混在了一起,你能用什么办法帮他们把积木很快分出来?幼儿尝试回答:把混在一起的积木块和塑料插片倒入水中,沉下去的是积木块,浮在水面上的是塑料插片。(三)教师实验演示,验证答案。老师把这些材料放在科学区,活动结束后,小朋友可以来12/17继续进行尝试。中班科学沉与浮的教案【第四篇】1、引导幼儿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体验物体沉浮现象。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能够根据沉浮现象将物体进行分类。3、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各种操作材料: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1、故事导入:老师这里有一副美丽的图画。(出示图画)叙述,在蔚蓝的大海里生活着好多各种各样漂亮的鱼,这些鱼在大海里游得多开心呀!可是有一天,这些小鱼都伤心地哭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有一些游客来游玩,把好多废旧垃圾丢到了水里。这些垃圾严重污染了水里的环境,使小鱼生命受到了威胁。2、“你们想知道人们扔到水里的都是些什么吗?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你们认识这些都是什么物品吗?(展示桌子上的物品,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