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第四次联席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第四次联席(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在全市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第四次联席(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总结去年以来的工作,安排下一阶段的任务,全面加快扩面提质增效步伐,推动我市产改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市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宋乐伟书记专门作出批示,对深化产改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会前,市总工会牵头举办了专题培训班,围绕深化产改工作组织开展了专题辅导、政策解读、案例教学、实地观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刚才,子华同志通报了有关情况,4家单位介绍了经验做法,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共同促进提高。市产改第三次联席会议召开以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狠抓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有力推动产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一是思想引领入脑入心。把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开展了“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教育,精心组织了“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基层讲习活动,广大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政治自觉不断增强。二是建功立业有为有效。组织广大产业工人积极投身建设产业强市的前沿一线,持续开展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技能竞赛,深入实施了“英才名匠”“匠人匠心”等人才计划,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能力素质稳步提升,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维权服务精准精细。用心用情为产业工人解难事、办实事,常态化实施了困难职工生活、医疗、助学等帮扶服务,创新开展劳动矛盾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健全完善以集体协商为主要内容的激励机制,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四是全面试点走深走实。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产改现场推进会在徐召开,研究制定了产改工作扩面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排定100个改革重点项目,一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市连续三年荣获省产改工作督查考核优秀等次,居全省第一方阵。对大家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市委是充分肯定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是不折不扣的“国之大者”,这项改革已经写入了新修订的《工会法》,要尽心尽责抓好贯彻落实。今年“五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又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产改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把产改工作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改革,作为实施科技强市、人才强市、制造强市战略的有力支撑,作为保障职工切身利益、促进职工成长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增强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敢为善为、务实落实,确保全市产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借此机会,我讲四点意见。一、聚焦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以更高站位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各项工作都要聚焦这一主题主线来展开。做好产改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围绕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不断提高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的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要引导产业工人以实际行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围绕“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精心组织好面向职工群众的主题宣传教育,通过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故事折射大时代,深入宣传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新变化新成就、“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的新实践新作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引导广大产业工人深刻认识新时代的一切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进一步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上展现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担当。要坚持不懈用二十大精神武装职工头脑。健全完善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职工的工作体系,广泛组织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把学习教育课堂向生产一线扎根,注重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形式,说实话、举实例、讲实情,讲好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使理论学习宣传有更多“泥土味”、更加接地气,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强化使命担当,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主动作为、贡献力量。要坚决维护劳动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围绕把“五个坚决”要求落到实处,努力做到“五个不发生”,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增强政治敏感性和预见性,高度关注、敏锐研判职工领域的意识形态风险隐患,深入开展职工队伍稳定风险排查化解,用旗帜鲜明的宣传引导帮助广大产业工人廓清思想迷雾、站稳正确立场,切实维护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二、聚焦“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目标,以更实举措助推产业工人建功立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目标,是今后一个时期徐州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也为全市广大产业工人建功立业提供了难得机遇。要紧扣重点产业发展搭建平台。重点产业是建设产业强市的重要支撑和牵引抓手,也是产业工人建功立业的主阵地。产业工人是各行各业技术革新、工艺创新、技艺传承的直接参与者。当前,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攻坚阶段,要紧紧围绕全市重大战略实施、重点产业发展、重要项目建设,广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特别要聚焦工程机械“一号产业”,坚持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突出技术创新和素质提升,组织广大产业工人在卡脖子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等活动,推动劳动技能竞赛由“速度型”“体力型”向“效益型”“智能型”转变,让更多高素质“蓝领”脱颖而出,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助力。要紧扣新兴产业壮大激发活力。积极顺应全球制造业生态化、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及多业态融合趋势,围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加速培育新兴产业,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材料等重点领域,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总体布局,持续抓好“英才名匠”“匠人匠心”人才计划,深入实施培育卓越工程师行动,努力把高技能人才的“蓄水池”不断做大建强。要深化拓展“五小”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探索建立更多跨专业、跨行业、跨区域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把产业工人中蕴藏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要紧扣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本领。我市是江苏省唯一肩负老工业城市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双重任务的地区,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众多处于产业链低端企业的产业工人,其技能素质还远不能适应现代产业的发展趋势,从根本上看需要在持续深入推进产业强市战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中予以突破。要着眼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深度融合,加大重点技师学院和高水平技工院校的建设力度,围绕精品钢材、高端纺织、食品及农副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品牌特色专业群和教学工作室,增强职教体系和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推动高素质产业工人在传统产业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三、聚焦职工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以更大力度提升产业工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产改工作直接面向基层一线、面向广大职工,只有解决好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激发产业工人队伍的内生动力,激励各行各业的产业工人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要着力攻克收入分配难题。不同职工群体之间在地位、待遇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不少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大、报酬收入相对较低,即便是顶尖的高技能人才也存在贡献和薪酬倒挂的现象。针对此类问题,要更大力度落实好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推动更多企业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匹配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提高工人待遇政策落实,助推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保障职工群体的收入合理稳定增长。要着力破解职业发展瓶颈。当前,一些企业的劳务派遣工与企业正式职工在身份待遇上有很大差别,“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的现象比较突出,人为的身份划分割裂了产业工人队伍,造成产业工人的职业吸引力不强。要打破身份限制,探索设立首席技师、特级技师等岗位职务,支持和引导企业构建产业工人职业晋升“多渠道”机制,纵向上,增加技术工人的技能等级层次,横向上,畅通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转换通道,为产业工人多元化发展搭梯架桥。要着力构建权益保障体系。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实体经济困难增多,劳资纠纷、裁员失业等问题时有发生,必须把保就业、稳就业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就业之“稳”保障社会之“稳”。在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方面,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开展“工惠贷”惠企稳岗,加强重点企业劳动关系监测,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持续推进社会保障服务方面,实施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开展“安康关爱”行动和“健康关爱”计划,重点维护好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权益,采取有效手段延伸扩展维权服务网络,切实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四、聚焦产改扩面提质增效的目标任务,以更严标准加快培育壮大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高质量发展呼唤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要通过产改扩面提质增效,加快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为徐州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在增加产改企业数量上下功夫。坚持固“点”与扩“面”、深化试点与优化布局双措并举,在继续巩固培育原有试点单位的基础上,拓展试点类型,扩大试点规模,新增一批以产业集群、园区聚集区、非公企业等为重点的改革单位。围绕全市产改企业达到700家的年度目标,聚焦产业基础再造、卓越产业链打造、未来产业培育等内容,以主导产业集群、工业园区、企业集中区等为重点推进产改扩面增量,形成立体式、网格化的改革布局,实现分层覆盖、有效覆盖、全面覆盖。要在提升产业工人素质上下功夫。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鼓励企业承担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的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构建技术工人终身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要优化技能型人才成长环境,打破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之间的界限,把职业技能竞赛、科技成果创新、发明创造作为评定职工技能等级、成长发展的重要依据,建立相应的优秀产业工人职务上升渠道。要持续在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中,实施“求学圆梦”计划,依托徐州工匠学院,举办各种层次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班,为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技能人才基础。要在壮大产业工人队伍上下功夫。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状况的分析研判,聚焦存在的突出矛盾,着力破解年轻劳动者不愿进工厂、当工人的难题。重点关注制造业工人队伍建设,依托龙头企业、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的产业链集群,将国有企业的职工培训、技能提升资源辐射到产业链下游的非公企业。高度重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推动在互联网、物业服务、物流快递、数字产业等新兴领域成立一批行业工会联合会,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成为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力量。产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统筹、密切配合,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把产改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市、县产改办要敢于“挑重担、扛重责”,切实担负起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指导检查等职责。各成员单位要主动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确保承担的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落细、取得实效。各参改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严格落实各项改革政策举措,紧盯发展亟需、职工急盼、矛盾集中的关键节点精准发力,有的放矢地推进各项改革任务。上个月省产改办下发了《江苏省关于建立产改考核机制的意见》,年底前将对各设区市产改工作进行评价考核,希望各地、各单位对照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确保我市产改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同志们,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敢为善为、务实落实,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再上新台阶,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