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228-2023 宁静小区建设与评价技术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团体标准宁静小区建设与评价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evelopingandEvaluatingofQuietCommunityICS13.020.01CCSZ00/09TT/CI228-2023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发布2023-12-14发布2023-12-14实施÷T/CI228-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建设原则................................................................35建设与评价流程..........................................................36建设内容................................................................67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9附录A宁静小区建设居民满意度问卷调查.................................11附录B宁静小区建设评价指标解释与计算方法............................13参考文献.................................................................16T/CI228-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提出。本文件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华元环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成都华展环境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伟、汪嘉杨、方淑红、邵超峰、李智、赵锐、何明、王伟平、李晓君、李晓东、印红玲、陈婷、赵妍、杨勋渝、童霏、韦布壹、王亚晨。T/CI228-20231宁静小区建设与评价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给出了宁静小区建设原则和基本要求,明确了宁静小区的建设思路、建设内容,以及宁静小区评价流程、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已建成投入运行后需要保持安静且具有明确边界的居住区开展宁静小区建设与评价工作,其他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和规划新建小区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1960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GB22337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5016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T15190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25078.1声学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实施建议GB/T41283.1声学声景观第1部分:定义和概念性框架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HJ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640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706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噪声测量值修正HJ907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DB3305/T207住宅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及电力接入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居住区residentialarea按照城市统一规划,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相对封闭、独立的居民住宅群体或居民住宅区域。T/CI228-202323.2宁静小区quietcommunity通过噪声污染控制、设施与管理等综合措施把各类噪声控制到规定标准,从而为居民生活居住、学习办公等提供安静人居环境的小区。主要包括居民住宅,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区域。3.3噪声noise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频率在20Hz~20kHz的可听声范围内)。[来源:HJ2.4—2021,3.1]3.4背景噪声backgroundnoise被测量噪声源以外的声源发出的环境噪声的总和。[来源:HJ706—2014,3.1]3.5等效连续A声级equivalentcontinuousA-weightedsoundpressurelevel在规定测量时间T内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用LAeq,T表示(简写为Leq),单位dB(A)。等效连续A声级计算公式如下:���=10��101�0�100.1∙����式中:LA——t时刻的瞬时A声级;T——规定的测量时间段。[来源:GB3096—2008,3.2]3.6昼间等效声级day-timeequivalentsoundlevel、夜间等效声级night-timeequivalentsoundlevel在昼间时段内(6:00至22:00之间)测得的等效连续A声级称为昼间等效声级,用Ld表示,单位dB(A)。在夜间时段内(22:00至次日6:00之间)测得的等效连续A声级称为夜间等效声级,用Ln表示,单位dB(A)。[来源:GB3096—2008,3.3]3.7噪声测量值measurednoiselevel对被测噪声源进行噪声监测,测量得到的等效声级或倍频带声压级。噪声测量值包含了被测噪声源排放的噪声和其他环境背景噪声。T/CI228-20233[来源:HJ706—2014,3.2]3.8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automaticmonitoringsystemofenvironmentalnoise基于噪声监测设备、数据通讯技术及计算机应用软件,实现噪声自动监测并实时进行环境噪声数据统计分析的系统,一般由一台或多台噪声监测子站及噪声监控系统组成。[来源:HJ907—2017,3.2]3.9声景观soundscape是指在给定场景下,个体、群体或社区所感知、体验或理解的声环境,包括自然声景(配置叶片宽大的树种、种植引鸟植物吸引鸟类营造风声、动物声等自然声)和人工声景(设置人工瀑布、钟楼、隐藏式扬声器等,营造喷泉声、钟声、音乐声等人造声)。[来源:GB/T41283.1—2022,3.3]4建设原则4.1以人为本人作为宁静小区的主体,必须将人放在核心地位。在建设时必须满足人的身心健康和舒适度,为居民生活、学习、办公等提供安静的人居环境。4.2因地制宜宁静小区建设应根据居住小区的内部和外部声环境特点,科学选取有针对性的噪声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噪声污染,改善人居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和谐。4.3公开透明地方政府或小区管理部门应严格遵循宁静小区的建设和评价程序,相关工作应向社会公开,确保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并有效参与,保证评价过程公开透明、评价结果客观公正。4.4持续改进宁静小区建设应将“人、建筑、环境”三要素紧密联系起来,建成后应开展常态化跟踪评价,强化监督管理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安静优美的人居环境。5建设与评价流程宁静小区的建设与评价包括准备阶段、建设阶段、评价阶段和跟踪阶段。工作流程见图1。5.1准备阶段T/CI228-20234拟开展宁静小区建设与评价的小区,应明确小区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并根据本标准的评价指标收集小区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标识标牌、声景观设置、环境保护宣传等数据资料,然后进行预评估,分析指标达标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5.2建设阶段对于已建小区,根据预评估结果提出宁静小区建设目标,并制定实施方案或计划,从声环境质量、噪声污染控制、设施与管理三方面开展宁静小区建设。对于新建小区,重点从空间布局、绿化降噪、降噪材料、声景观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与建设。5.3评价阶段小区各项指标达到本标准要求后,小区管理部门可以向主管部门提交宁静小区建设自评报告,主管部门或委托评审机构可采取资料审核、现场核查、问卷调查(附录A)、专家评审等方式开展审查。对于综合得分大于等于70分的小区可授予“宁静小区”称号,确定等级并公示。5.4跟踪阶段建议每3年开展一次宁静小区跟踪评估,对于已获得“宁静小区”称号的小区,小区管理部门可以向主管部门提交宁静小区跟踪评价报告,主管部门或委托评审机构对其进行重新评级。如果发现小区声环境质量不达标、居民满意率低于95%、噪声投诉未解决等问题,应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对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小区,撤消其“宁静小区”称号,并进行公示。T/CI228-20235图1宁静小区建设与评价流程T/CI228-202366建设内容6.1目标与计划根据小区自身条件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要求,制定宁静小区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明确宁静小区建设目标和建设路径,规范宁静小区建设工作。通过宁静小区建设,提升小区声环境质量,满足公众对小区安静、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要求。6.2建设领域宁静小区建设应以小区现有设计与建设为基础,基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公开透明、持续改进”等原则,重点从声环境质量、噪声污染控制、设施与管理三方面进行宁静小区建设,不断完善小区运营管理体系,建立长效发展机制。6.2.1声环境质量6.2.1.1声环境质量监测(1)手工监测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噪声测量值修正》(HJ706—2014)相关要求开展小区声环境质量监测和修正。对于机场附近的小区,根据《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GB9661)开展声环境质量监测。(2)在线监测根据《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HJ907—2017),在小区公共活动区域安装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开展24小时连续噪声自动监测。根据手工监测或在线监测数据,取所有监测点位昼间、夜间两个时段的等效连续A声级的算术平均值,代表小区昼间和夜间的声环境质量平均等效声级。6.2.1.2声环境质量满意率通过向小区住户发放调查问卷(参考附录A),统计分析小区居民对小区声环境质量,以及噪声污染防控、物业管理等工作的综合满意度。6.2.2噪声污染控制6.2.2.1降噪措施小区噪声源包括外部噪声源和内部噪声源,因此应从外部、内部同步开展噪声污染防控工作。(1)外部噪声防控针对小区外部噪声污染源,在满足建筑间隔和采光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周边噪声源分布情况,临近噪声源侧优先布局商务类建筑以形成建筑屏障,必要时采取围合式布局,同时通过设置声屏障、绿化带等降低外部噪声污染。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社会生活噪声须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建筑施工噪声须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工业企业噪声须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T/CI228-20237(2)内部噪声防控小区内部功能布局需考虑康乐设施、游憩广场等公共活动区域与住宅之间的间距,以及绿化或景观构筑物降噪设施的布局,从而降低公共空间聚集性活动产生的噪声影响。小区安装的电梯、水泵、变压器等公用设施设备应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相关标准要求。对于小区内部的电梯、水泵房、管道振动噪声等,可以采取隔声、减震、吸声、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