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对减少贫困和小农户的影响中国-欧洲农业技术中心宗会来一、食品安全与贫困的关系1、对食品安全的理解这里所将要分析的食品安全不是食品总量的供给与保证,而是从食品质量引申出的食品生产与消费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核心问题是人类与自然的一种内在的良好依存关系。从狭义上理解,食品安全更多体现在在市场环境下消费群体的消费倾向与要求,即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从广义上释解,食品安全应是在维护和改进生态环境(至少不对生态环境带来消极或负面作用)思想原则下,运用某种生产体系或方式而实现的一种生产成果,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如果上述理解是合理的,那幺显而易见,食品安全的概念是伴随着现代农业或常规农业而出现的产物。现代农业或常规农业基本或部分地否定了自然或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或体系,而提供安全食品的农业有将是对现代或常规农业的生产方式或体系的部分否定或提出的更高要求。不管哪种理解,在常规农业的基础上,完成“从农场到餐桌”的安全过程,向社会提供所谓安全的食品,就必须建立和遵守一系列规则,保证该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能按质量安全标准来完成,如生产技术规程,内部质量控制,生产检验与检测以及产品认证制度等。结论:实现食品安全的目标要以高质量要求为基础,减少或杜绝外来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并配合严格、系统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检测与产品认证。2、对贫困问题的理解所谓贫困可简单理解为在相对一定时期内某些群体所面临的无法保证基本衣食住、或相对落后于一定标准的生活状态。造成贫困的因素众多和复杂。从自然状态与社会资源看,可基本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地处边远地带,或者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或者因人口众多,造成人均资源占有量稀少;生产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商品优势;缺乏必要的生产技术指导和投入支持,产品质量差,难以形成巩固的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素质差,且基本以一家一户为基本的生产单位,对政府或外界依赖性强,不能组织起来以协会或其它合作的方式开展生产和销售活动。基于上述条件,脱贫尚须从资源优势和产品特点着手,配合外部支持,提供优质的农特产品。结论:贫困群体多处边远或生态敏感的边缘地区,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具有一定的资源与劳动力优势,但产品优势未能持续有效地开发出来。3、贫困地区农业面临的新考验与选择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政府与民众都开始十分关注安全食品的生产与消费,质量安全、卫生健康的食品将逐渐成为国内外市场的主流产品。原因众所周知,一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于绿色等健康食品的消费;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应对入世后农产品国际竞争新局面的主要措施也是尽快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安全卫生标准。在此情况下,贫困地区的农业将受到更为严重的冲击,越发显得脆弱,从现实的角度看,似乎也只有一种选择,即从特色产品和健康产品着手。结论:从表面上看,食品安全与贫困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将其放在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之下,二者便有了某种必然联系。在有基本自然条件并以农业为脱贫主业的贫困地区,这种必然联系似乎显得更为透彻。二、贫困地区从事安全食品生产的优势与劣势1、贫困地区优劣势比较优势与劣势都是相对的。从一般意义上而言,在部分贫困地区,其优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在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健康安全产品生产的潜在物质条件;化肥和农药等工业产品投入相对较少,土壤与水资源污染程度低或几乎没有;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化明显,为病虫害生物防治创造了条件;劳动力尤其妇女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比较起来,劣势亦颇为严峻:劳动力素质差,农户依赖性强,缺乏生产自救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土地分散,一家一户经营,没有形成合理的生产规模;缺乏技术培训与咨询,生产水平低下;产品质量差,价值含量低,缺少吸引力,经济回报少;基础设施薄弱,影响对外物质与信息流通;政府长期包揽式的脱贫工作,力量分散且投入不合理。结论:显然,上述劣势是提高有效脱贫的瓶颈,并且经验表明,单纯从某一方面着手扶贫,其效果都不理想。同时,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又是吸引外部市场介入的法宝。2、一种可以尝试的脱贫选择这里我们以有机食品为例,归纳和总结一下上述命题。有机农业是一种主要限制化肥与农药使用的农业措施,目的是创造综合的、人道的、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有机农业不同于常规农业的生产方式,也不是对传统农业的简单回归。同时,有机农业又区别于可持续农业,它主要运用市场手段达到资源、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国外经验和国内情况看,有机农业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并对脱贫产生相应的影响:有机产品因市场价格高和减少了化肥与农药等成本投入,农民会因此增加收入;有机农业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相应会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尤其为无法外出打工的妇女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相对常规农业,有机农业产量偏低,尤其在2-3年的转换期内,产量会有明显的降低;有机农业的效益会在未来几年后才能显现出来,而土地使用权能否长期稳定,直接影响农民的持续技术投入状态,此问题尤其在中国突出;有机农业要求地块相对集中连片,实施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检查与颁证,无疑这增加了管理成本。有机农业在中国的历史仅有十年之余,但发展很快。某些省份把有机农业的发展已经列入了第十个五年发展计划,甚至将在此期间将5%的土地转换为有机农业体系。其目的只有两个:一是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农产品,应对中国入世后农产品所面临的挑战;二是逐渐减少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全国目前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近百家,涉及的产品超过100余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产自边远贫困山区的农副产品。从组织角度看,有机农业的生产与产品销售是通过公司与农户的民间性合作完成的。具体有几种方式:公司+农场。即公司负责提出生产技术要求,农场负责组织生产。这也分两种情况:松散合作型--农场往往是由地方政府管理的集体农场,农民只是被雇佣参加劳动,没有从事有机农业的技术和经验,当然收入也很少。相对而言,其内部质量管理较弱;紧密合作型—生产由农民协会或合作社来组织,并负责内部质量控制。公司对协会提出要求,负责组织第三方进行检查和颁证,并按高于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对产品进行收购。公司+农户。公司从农户手中租用土地并再分配给部分个体农户,农户作为承包的一方,从事有机农业生产。公司统一提供种子、土壤改良技术及内部质量管理。另外,有的公司直接与土地承包大户联合,开展有机农业生产。这样情况的好处是便于土地的集中连片的统一管理。农民协会。农民自发或在政府的协助下组织起来,共同开发有机食品的生产与销售。通过农民协会的组织方式,至少可带来以下方面的好处:有助于降低颁证成本,避免每个农民自行申请颁证的困难,同时节省费用;有助于建立和监督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并通过内部相互牵制与联合使其有效发挥作用;有助于组织技术培训、技术试验与推广,尤其示范作用明显;有助于土地连片和扩大生产规模,并便于统一田间管理;有助于通过协会发展产品销售渠道,以集体统一对外发展联系。总的来讲,贸易公司推进和带动了农民对有机农业的介入。如果没有公司的引导和拉动,贫困的农民不仅不知何为有机农业,更不可能有能力承担较高的有机转换费用。结论:有机农业可以作为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或潜在的经济突破点。但是,转换期的投入和保持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运行费用会明显增加。这种成本可通过与公司联合的方式加以减低,或者由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提供帮助。三、经验与教训—贫困地区有机农业转换案例分析地处安徽省大别山深处的余畈自然村,曾作为德国GTZ有机农业发展项目的示范点开展有机猕猴桃的生产转换。由常规农业体系向有机生产方式转换是一个过程,需要做许多工作。在示范点所取得的几项重要成果可归纳为:1)有机猕猴桃生产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并已经获得了颁证组织的正式颁证。2)促进当地技术革新和实验,如绿肥试验,间作和套作,虫害生物防治等。通过一系列技术活动,农民的自信心明显增强,观念也不断更新,并能主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利用参与式的技术交流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减少了对外部技术推广的依赖。有些经验已经扩散到了邻近的村落;3)余畈村的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有机猕猴桃协会,承担起统一组织培训,技术试验与推广、内部质量控制和对外联络等任务,解决了单个农民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如地块分割,检查颁证及产品销售等;4)随着有机转换逐渐显现出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促进作用,农民真正体会和意识到了农业生态体系维护和改善的重要性。他们可以自己简单评估土壤质量及对病虫害进行诊断。周边农民也自发地开展起猕猴桃的有机转换,良好的示范效应充分得以体现。5)与转换前相比,农民投入到有机猕猴桃农事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增加,尤其是妇女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农民收入得到保证甚至有明显增加(主要取决于销售渠道)。从项目经验看,在农业生产方式与习惯的转化中,贫困小农户面临着几方面的主要困难,而恰恰这些困难可能制约了当地农业的改良与革新:对新的事物的接受慢,甚至在未见到具体实效时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尤其对那些需要前期时间和成本投入的事情,更是如此。有机食品生产是这样,其它优质产品的生产也是这样。过分依赖外部技术培训或指导,忽略主动将技术与当地实际结合的能力。一旦外部指导中断和结束,农民便“山河依旧”。在没有项目或当地技术咨询力量弱的情况下,对引导农民进行技术更新便十分不利。农民集体或团体组织活动具有不稳定性或脆弱性,包括农民自发组织的协会或合作社。尤其在边远贫困地区的村落,农民没有知识,缺乏经验、当然,结果是没有足够的自信心。不管是通过项目还是一般合作,农民在其中实际扮演的都是配角,没有机会培育决策意识和享有必要的权利,即农户未以参与式的方式介入脱贫致富活动中。基础设施条件差,极大地影响了贫困地区与外界的沟通。项目的成果恰恰是在转化上述困难方面所做的尝试的表现。结论:农村脱贫必须得到外界的政策、技术及资金与物质的支持,但同时,还应更多考虑贫困农户是行为的主体,应以参与式的方式,引导和督促贫困农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开展适宜的脱贫活动。四、挑战与对策挑战:1、扶贫任务依然艰巨从80年代中期中央明确提出扶贫政策到1992年,温饱人口从1.25亿减少到8000万人;“八七扶贫计划”实施后,又解决了5000万人的温饱问题。尚有3000万人没有脱离基本生存问题,并且在这些人中有1000万是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资源贫乏地区,而另外的2000万是属丧失劳动能力的群体。问题不仅如此,还有,一是脱贫标准低,1985年确定年人均收入为204元,即使考虑物价变动因素,到2000年,该指标也只有625元,这只是基本的生存标准。如果按国际标准即人均每天1美元计,全国大约有9000万人在此标准之下;二是脱贫不稳定,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比较普遍,相当一部分农户是徘徊在贫困边缘线上。2、安全食品生产要求高安全健康食品的生产需要建立一个较为完整而系统的生产与技术保障体系,从内部看,它需要一个转换与投资周期,需要农户的认可与合作;从外部看,需要技术试验与推广,找到产品销售市场。另外,还需要检查与颁证服务能给予及时的配合,但是,除了A级绿色食品之外,包括有机食品在内的较为严格的安全食品颁证机构为数很少,无法提供及时的服务,且收费也颇高,农民根本无法承受。3、潜在合作的贸易公司少靠农民自己很难开展起安全食品的大规模生产,因此必须依靠外部力量,而外部的贸易公司或投资商又往往因在边远地区搞开发增加自身管理成本,和因农民很难保证产品的技术要求而减少了兴趣。4、地方政府或基层干部思想保守思想保守会引发几个问题,一是不求革新和进步,安于现状,难以与外界发展合作机会;二是有为难情绪,没有自信,忽略了当地发展生产的潜在优势;三是不相信群众的力量和热情,不注重贫困农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扶贫工作形式单一、陈旧和缺乏可持续性。对策:1)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根据各地贫困条件和形势,将安全食品生产纳入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