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平安建设的调研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平安建设的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平安XX”建设,为县委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可靠依据和重要参考,县委政法委成立了由常务副书记为组长、综治办主任为副组长的课题调研组,从政法委、综治办抽调XX名工作人员,深入部门、镇乡、村(社区)和学校、医院等基层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电话等方式,对我县创新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经过综合分析,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我县创新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协作配合下,全县上下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促进民生改善为根本,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政法综治协调、信息化为支撑、服务管理高效、社会平安和谐”的新格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充分发挥民生工程对扩内需、调结构、促和谐的多重效应,大力实施XX大项民生工程及XXXX项民生实事。截止XXXX月底,各级已执行民生资金近XXXX.XX亿元,完成总目标(XXXX.XX亿元)的XXXX%。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就业服务、住房保障、养老服务、法律援助、弱势群体救助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等制度、机制、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稳定的“抗压性”逐步增强。一是基础工作扎实。大部分镇乡和部门都比较重视信访维稳调解基础工作,“三天三一”排查和“三三调处”相关要求得到有效落实,信访、稳定、调解工作台账每月上报并保持动态更新,县群工局、县维稳办、县司法局每月对全县情况进行汇总研判,实行资源共享。截止XXXX月中旬,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XXXXXXXX件;开展重大事项风险评估XXXX件,经评估准予实施XXXX件,暂缓实施XX件,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影响社会和谐的隐患。XXXX月中旬,省综治委暗访组到我县暗访时对我县的作法给予了肯定。二是制度机制逐步健全。社情民意调查收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大调解”、县级领导包案、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和信访不满意事项第三方评价等制度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反恐应急处突能力增强。反恐应急处突预案体系和指挥体系逐步健全,全县共建立总体预案XX个,分预案XXXX个,各部门、各镇乡、各学校和医院都建立了自身的应急处置预案并通过逐级开展火灾、地震、处突等专题演练和预案推演,提升了全县应急处突能力,使各级各部门在应急处置时能迅速就位,各尽其责。——重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更加有效。司法、公安、卫生、团委等职能部门对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重症精神病人、重点青少年、艾滋病患者等违法犯罪高危人群排查管控机制健全,服务管理措施落实。司法局为XXXXXX名社区矫正人员配备了定位手机;公安、卫生等部门对重症精神病人、艾滋病患者进行了集中排查和筛查;团委以镇乡为单位建立了重点青少年台账;综治部门将重点特殊人群纳入了网格化服务管理,有力促进了该类人群顺利回归社会,并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他们重新违法犯罪。——基层服务管理体系基本建立。一是政务服务延伸至村(社区),“一站式”受理办理,方便了群众。二是网格化服务管理在城区社区实现了全覆盖,使民情信息在第一时间收集,民生事项在第一时间办理,群众诉求在第一时间回应,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调处,安全隐患在第一时间整治,基本实现了“人在哪里,服务管理就跟进到哪里”。三是综治维稳中心对基层政法、信访、综治、维稳等力量进行了整合,初步形成了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为民服务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和谐平安联创工作格局。——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有效提升。社会治安分类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街面、社区、城郊结合部、单位场所、重点部位、虚拟社会“六张”防控网基本形成。规范建立了XX0XXXX支近XX万人“红袖标”群防群治队伍;“天网”基本实现了对城区主要街道、部位的全覆盖,共建立了XXXXXX个天网视频监控点、XXXXXX个视频摄像头,XX处电子警察拍照系统,XXXX处电子卡口;XX、三元、郪江等镇乡已在主要街道建成“科技防范一条街”;全县XXXX0家旅馆安装了旅馆业管理信息系统,有XX0个单位使用了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有XXXXXX个单位技防设备与公安联网,城区XXXXXX辆出租车安装了GPS视频抓拍系统,整体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平安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健全。一是“严打”整治机制健全。“严打”、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三电”设施安全保护、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等机制建立健全并成为有关职能部门常态化工作。二是创建载体不断丰富。“月月创平安”、“三级联创”、“四零”平安村社区创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创建等活动和载体,丰富和深化了平安建设实效。三是考核奖惩机制完善。蹲点督导、挂牌整治、“黄牌”警告、“一票否决”、领导干部综治实绩档案等考核奖惩机制完善,提高了各级各部门抓该项工作的积极性。二、当前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县在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调研中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非访形势依然严峻。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信访维稳问题呈现出“多大难”等特点。一是上访人数和问题多。群众虽有了维权意识,但缺自觉遵法守法依法意识,遇到问题不愿选择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正当的维权方式,而更多选择“零成本、快解决”的信访渠道,致使大量问题集中到信访部门。全县有XX0多个群体、XXXX0多个个案,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多年未结的信访老案,还有新冒出来的个案,诉求也涉及方方面面。二是化解难度大。一方面县及以下党政部门在解决信访维稳问题上权力和可适用的政策有限,比如代课教师和涉军群体方面,县这一级根本没有制定解决政策的权力;另一方面群众的诉求又过高有的甚至远远超出了法律和政策的上限,有的群众动口就要几十上百万,还“不讲价”,导致化解部分信访问题时难度非常大。有的就算化解了,政府的投入也大。三是息诉息访难。有的群众信访出发点不是为了依法办事,解决问题,而是把信访作为“要挟”政府获取更高要求的手段,有的重点信访案件他们就算是用足了政策、退到了“底线”更倾尽了真心,仍然是“热脸贴上冷屁股”,群众不息访、不息诉的情况仍然一定程度上存在。(二)社会治安问题依然隐伏。随着社会开放性、流动性的进一步增强,治安管理手段和保障却没有置前甚至没有跟上。一是政法力量不足。我县实有在岗公安干警XX0XX人,警力与总人口之比仅为万分之XX.XX,远低于全市万分之XX.XX的平均水平,上级县公安局定编XXXXXX人,造成公安已超编了XXXX人。由于超编,公安每年新进民警数量低于自然减员和调出人员总量,导致公安人员数量低于XX年前水平。在农村地区,管辖XXXX0余万农人口的XXXX个农村派出所仅有警力XXXXXX人,大多数派出所人员都在XX人以下。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也缺人,导致基层“两所一庭”建好后,政法力量仍然无法有效下沉,派出所、法庭和司法所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空壳”现象,有阵地无人员的派出所有XXXX个,法庭XX个,司法所XX个。二是技防物防人防建设“带账”。“天网”工程只覆盖到城区主要街面和路段,僻街小巷等治安重点地区仍有大范围盲点,农村地区技防建设基本上是“真空”;城区“三无”居民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率低,大部分没有配套建设业主委员会办公用房;部分工厂、学校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有的已经失效,有的校舍本身就是危房;部分道路交通标示不明显,安全隐患大;农村群防群治活动只隔三差五开展,没有形成常态化,更没有对违法犯罪形成震慑。比如乐安镇在XX至XX月连续发生了十几起白天入室盗窃案,尽管成功侦破,但反映出村(组)治安防范的“盲点”还是很突出。三是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流动人口和以社会闲杂人员为重点的人口管理难;城乡结合部、中小旅馆、出租房屋等治安混乱地区治理难度大;公共场所扒窃、街头诈骗、盗窃机动车等严重影响群众财产安全、生活安全的违法犯罪现象多发,尤其是西门市场、武昌馆附近、凤凰山市场等地方盗窃和诈骗情况比较突出,群众反映比较强烈。非法集资、金融犯罪、经济诈骗、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危害不断,比如西平镇陈**合同诈骗案,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各类犯罪的动态化趋势明显,忠孝、建平等地都出现了驾车作案情况;电信诈骗、丢包诈骗等犯罪形式和手段不断翻新,很多受访群众都表示遇到过类似诈骗。(三)虚拟社会管控依然乏力。在虚拟社会里,网民对“高、大、全”形象不满,对普遍塑造的“典范”冷眼相对,对政府行为不断挑刺、扣帽子甚至“穷追猛打”、对非主流甚至错误的内容大声喝彩的事件比比皆是,比较典型的“德阳交警打人案”,由于涉事协警人长得帅、有肌肉,网民不管事件的本质,得出“长得帅就是正义!”的评判;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实施诈骗、赌博、淫秽色情等违法犯罪活动,甚至形成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的隐蔽性犯罪组织;一些网民利用虚拟用户名恶意对他人实名进行污陷、报复,造谣中伤,散发有损政府形象、有害社会和谐的信息,酿成由网上向网下传导的社会破坏力。海量、高速、便捷的虚拟社会信息传递渠道已经把每个单位、每个人深深融入到互联网之中,远比现实社会复杂许多,反观我们的管控方式,宣传还是“老三样”,管理方式还是“过去式”,不懂技术,偏执于保守的思想观念往往会导致“剪不断、理还乱”的结局,这方面我们有深刻的教训,比如新生镇涉灾事件,比如塔山镇邓**事件。由于网上虚拟身份与网下现实身份在无缝对接上存有加大难度,加之部分镇乡和部门对网络管理和舆情应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新闻发言人、网络评论员等队伍不稳定,工作缺乏连续性,出现网络舆情特别是负面舆情时,往往缺乏主动引导意识,工作被动。另外,违规网吧屡禁不止,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黑网吧等问题成为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四)特殊群体服务管理依然存有空档。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登记率低,管理难度大;户籍制度改革未启动,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入学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精神卫生法》实施后,部门和镇乡对易肇事肇祸重性精神病人的管控上都感到束手束脚,无论是“检出率”还是“管控率”都普遍不高。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空巢老人大量存在,极易成为违法犯罪的侵害对象。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亲情与关爱,普遍性格孤僻、冷淡,加上“隔代抚育”,缺乏管教,这一人群又使学校周边网吧的生意火爆。调研人员普遍担忧,留守儿童往往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缺乏感情,何谈对国家、民族、社会的感情?我们的政府不是“万能政府”而是“有限政府”,对这些特殊群体的服务和管理不可能全部到位,县内又没有足够的可以具体承担特殊群体服务管理的社会组织,导致该类人群服务管理出现空挡。(五)基层薄弱现象依然存在。表现在:第一,镇乡缺人。无论是XX、北坝、XX等大镇还是紫河、下新等小乡都向调研组反映人手紧缺,南路镇乡反映较为强烈。综治这条线上,多个镇乡的分管领导反映,自己既是分管领导又是兵还身兼数职,好不容易培养了一名能做事的大学生村官,很快就考上公务员调走了。另外有的县级部门长时间借用镇乡工作人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镇乡用人紧张。新形势下一方面镇乡的工作量和服务管理的相对人数都在增加,另一方面又缺人,使镇乡一级要实现“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已力不从心,无法包办也包办不了大量的社会事务。第二,村(社区)“行政化”现象突出。政府部门经常把社区作为行政末端,常以下达任务的方式将那些本应该由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所承担的工作移交给社区,很多时候村(社区)都在替政府部门做填表格、建档案等行政性工作,使村(社区)和政府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村(社区)的独立性一定程度上丧失,逐步成了镇乡的派出机构。第三,村(社区)自治功能缺失。由于村(社区)“行政化”现象突出,加之村(社区)“官员”职数有限,权力更有限,大量的社会事务“无人管”,出现许多空白点、薄弱点:群众由于政治思想教育缺失,使得非科学思想甚至封建迷信死灰复燃;普法和法治工作乏力,给基层依法治理带来极大阻力;道德文化引导脆弱,也催生了少数基层群众的蛮不讲理现象。三、当前社会治理及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