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倍数的教案(精选5篇)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会用到各方面的资料。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所以,您有哪些值得推荐的资料内容呢?下面是网友精心分享的“公倍数的教案(精选5篇)”,以便下次再读!公倍数的教案篇【第一篇】师: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与学校领导来听课,我就先给大家讲个故事,要做到仔细听,边听边思考:故事讲了什么事情?在我们村里,有一对兄妹因家里贫困而无法上学,从初中毕业后就想到去外面打工以维持生活。于是他兄妹俩一起来到城里,想在一家大酒店找份工作,经过同酒店的经理见面、谈话后,同时被这家大酒店招聘。酒店经理根据本公司工作分配的需要,让妹妹工作3天再休息1天,而要求哥哥工作5再休息1天。就这样他兄妹俩在五一节那天上班了。妹妹第一个休息天时,可一想哥哥还得工作二天才可以休息,于是在想:我与哥哥这样工作下去,我们有没有一起休息的日子?生:有。(学生随声应和着,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议论。)师:谁会帮这位妹妹解决这个困惑?生:没有,因为他们两个的工作时间长短不同,所以没有。生:有。因为哥哥工作3个五天就是15天,妹妹工作5个三天也是15天。生:妹妹工作5个三天就是十五天,哥哥3个五天也是十五天,那第十六天就是共同休息。生:能。妹妹工作三天休息一天一共是四天,哥哥工作五天体息一天一共是六天,第十二天是妹妹一共工作了九天后的第三次休息天,也是哥哥工作十天后的第二次休息天。师:真的。可妹妹还是有点担心?同学们能准确地告诉妹妹这个月里哪天才是他们兄妹俩一起的休息日,多好啊?师:谁能把哪日子找出来?(学生分小组尝试寻找答案,有的一边想一边在纸上写写、找找.,)师:看来怎样找,得讲究一些方法。老师给同学们提个建议,同学们可以借助日历在上面找日子,同桌两位同学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位同学找妹妹的休息日,另一位同学找哥哥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找的结果合起来对照一下,这样就可以比较快的找出两兄妹共同的休息日了。(学生分工合作交流,寻找问题的答。)师:有好多小组讨论的很热烈,也找到了一些的方法。现在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意见。生:妹妹工作3天,在30内找出3的倍数,哥哥的工作日是30天内5的倍数。把它摘下来,比较就知道了。师:你们组把它们都摘下来了吗?生:没有。师:我们一起把它们摘下来?生:5的倍数:5、10、15、20、25、30,3的倍数:3、6、9、12、15、18、21、24、27、30生:一天的休息日还没有算进去。(那位同学双手把笑列的嘴巴都蒙上了。)生:我们小组认为,妹妹工作三天休息一天,就到了4号,哥哥工作五天休息一天,就到了6号,妹妹再过三天就是休息天8号,哥哥再过五天休息一天是12号,妹妹再工作三天休息一天也是12号。生:还有24。妹妹再工作休息三天是16,哥哥再休息是18,妹妹再休息是20,哥哥再休息是24,妹妹妹再休息是24。生:12的倍数都可以的。妹妹工作三天休息一天一共是4天,哥哥工作天五天休息一天是6天,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生:那什么叫最小公倍数?(一个女孩自然地隐约地发出低声。)师:这个问题我们先放着,呆一会同学们就会自然的明白了。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方法吗?生:画图的方法。师:通过怎样的画图方法,(学生上台画画)比老师写的字还要漂亮。师:你们猜猜,画的圆圈表示什么啊?生:我知道。(学生哗然一片)师:她还没有画完,你们就知道了。先自己想好要说几句话。生:空白的圆圈表示工作的天数,阴影的表示休息的天数。生:妹妹没有添上的一横一横的表示正在工作的时候,而添上的是妹妹第4天休息日,哥哥这里空白的也是正在工作,而添上横线的是在休息。它们俩同样都添上的就是他们共同休息。生:如果问题是求他们在一年之内几天是共同的休息日,那他这样画下去不是很麻烦吗?生:最小的是12,只要12乘以2等于二十四,再加以12,接下去算。师:也就是说.生:也就是说这个数是12的倍数,这个数就是他们兄妹俩共同的休息日。生:我对他的有意见,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那这样写要写到什么时候?师:那怎么办呢?生:要写在什么数之内?师:我们现在找的都是在五月份的三十一天之内的,如果继续找下去..生:还有许多师:那怎么办呢?生:老师,我只知道了妹妹哥哥的共同休息日都是双数。(突然一个学生举起手来说)师:这个同学真会思考。我们刚才找的都是31天内找的,如果在一年之内,二年,三年找肯定还有很多,我们可以用..生:省略号。师:妹妹高兴了。现在我们用自信的语言来告诉妹妹,我们..生:我们可以共同在一起玩了。生:我们可以共同一起休息了。生:我们一起休息的日子是十二号,或二十四号。生:是五月十二号,五月二十四号。生:终有一天会在一起玩了。师:不用等很久,12号就可以一起休息了,也就是共同休息最早的一天是12号。生:只要是12的倍数,我们都能在一起休息了。师:我们通过各种方法,为妹妹解决了心中的疑惑。那我们现在来看看妹妹的休息日,先大家来读读这些数。生:4、8、12、16、20、24、。。。。。。师:你们发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生:他们相差都是4。生:他们都是偶数。生:这些数都是4的倍数生:他们都是合数。生:这些数都能被4整除。师:这些数都能被4整除,也可以说都是4的倍数。师:哥哥的休息日和两兄妹共同的休息日,你会有什么发现吗?生:哥哥的休息日都是6的倍数。生:他们共同休息日都是12的倍数。生:他们共同休息日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生:是公倍数。因为上面4的倍数有12,6的倍数也有12。师:12是4和6的公倍数。生:是最小公倍数。师:那二十四呢?生:是最大公倍数。生:是最大的公倍数,是五月份内最大的公倍数。师:如果不仅仅是在五月份之内找的,那他们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生:没有,因为他们的公倍数是无限的。师:兄妹共同休息日的数都是四和六的公倍数。这其中最早的一天就是4和6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我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生:最小公倍数。生:那他们下个月共同休息日大概在不是4号就是5号,也不是4和6的公倍数啊?师:我们可以找一找,24号,接下去是几(生:36),是下个月的几号?生:5号。师:六月五号,也是他们兄妹俩共同休息日,这就到了第36天,36就是4和6的公倍数。师:4和6的公倍数我们还可以用图示来表示:4的倍数公倍数的教案篇【第二篇】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及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2题。教学目标: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难点: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操作用长方形纸片(长3Cm,宽2Cm)与方格纸。前面,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1、在数轴上标出4、6的倍数所在的点。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画有两条直线的纸。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2、引入公倍数。(l)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现两条数轴,并根据学生报的数,仿效出现黑点和小圆圈。3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条数轴合并在一起,闪现12和21。4我们发现: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如果让你给这些数起个名,把它们叫做4和6的什么数呢?(板书:公倍数)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3、用集合图表示。如果让你把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4、引人最小公倍数。学生汇报后问:1为什么三个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号?2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最大公倍数?3有没有最小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几?(板书:最小公倍数)4,8,16,20,…前面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我们研究了用正方形地砖铺地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个用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的实际问题出示例1。1操作探究。学生任意选择操作方式。①用长方形学具拼正方形。②在印有格子的纸上面画出用长方形墙砖拼成的正方形。边操作、边思考: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与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2反馈并揭示意义。①请选用第一种操作方式的学生上来演示拼的过程,并说一说拼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老师根据学生的演示板书正方形边长,如6dm②请选第二种操作方式的学生汇报,老师让多媒体课件闪现边长为6dm、12dm……的正方形。③正方形边长还有可能是几?你是怎样知道的?④观察所拼成的边长是6dm、12dm、18dm…的正方形与墙砖的长3dm、宽2dm的关系。体会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3和2的公倍数,而6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思考: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小公倍乘2乘3…就是这两个数的其他公倍数。)⑤阅读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意义。1画一画,说一说。小松鼠一次能跳2格,小猴一次能跳3格,它们从同一点往前跳,跳到第几格时第一次跳到同一点,第2次跳到同一点是在第几格?第3次呢?引导学生将本题与例1比较:内容不同,但数学意义相同,都是求2和3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完成教材第89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答案并交流:4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4的倍数;6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6的倍数。总人数在40以内,所以是求40以内4和6的公倍数。3独立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2题。4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指导学生找到写出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简便方法,先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用最小公倍数乘2、乘3.得到其他公倍数。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通过解决铺长方形地砖的问题,了解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4的倍数:4、8、12、16、20、24、28、36……教后反思:优点:本节课主要学习怎样进行约分,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找到约分的技巧,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总结出约分时的注意事项。本节课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足:首先在分层练习的时候题目较简单,没有体现由易到难,分层练习这个过程。其次本节课从整体上来说更像一节纯粹的做练习课,缺乏必要的讲解和语言文字的修饰,更只是简单的习题罗列。公倍数的教案篇【第三篇】师:猜一猜,(出示边长6厘米、8厘米的两个正方形)。如果用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在这两个正方形上,你觉得可以正好铺满哪个正方形?现在请你们用这样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在你们准备好的这两个正方形上,看看铺的结果会怎样?学生操作活动。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说说你是怎样铺成的?为什么用这样的长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师: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生:62=363=2师:铺边长8里面的正方形呢?每条边都能正好铺完吗?生:83=22,82=4师:这样的正方形还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板书:12厘米、18厘米、24厘米)说说你的理由。明确:12、18、24除以2和3都没有余数。师:6、12、18、24这些数与2有什么关系?与3呢?生1:(6、12、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生2: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这样的长方形纸片就能正好把它铺满。师: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课题:公倍数)师:5、2和3的公倍有多少个呢?为什么?生: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师:6、8是2和3公倍数吗?为什么?生:8是2的倍数,但8不是3的倍数,所以8不是2和3的公倍数.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用一些小长方形铺一铺,学生操作时错误比较多,特别是铺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的时候,学生把小长方形横、竖排起来铺,最后竟然得出能铺满的结论,仔细一看,原来把小长方形多余的折起来了,不知是学生对要求不清楚,还是例题的意思不清晰。经过示范一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