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供参考1/14九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汇集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九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汇集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总结课文【第一篇】1、教师归纳: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课文第1段主要用记叙句法描述了莲花优美的姿态,突出它的高洁品格,表明自己对莲花的喜爱。第2段先用议论对三种花进行评价;再抒发感慨,婉曲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不良世风。真正体现了言简意丰、文笔多变。2、提问:本文题为《爱莲说》,主要是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可为什么要把菊和牡丹跟莲放在一起谈论呢?明确:这是一种映衬的写法。如果不提菊和特丹,只是一味赞颂莲是多么美好,多么高尚,自己对它是多么喜爱,文章就显得单调,意思不容易表达得深刻。而把菊和牡丹跟莲来比较着写,好文档,供参考2/14就更能突出莲花的可贵。这就是映衬手法的好处。另外,映衬还有正衬和反衬之分,这里菊是正衬,牡丹是反衬,它们有什么不同,我们可在课后认真地加以揣摩。3、评价:作者生活在封建社会里,面对当时的不良世风,能做到不同流合污,努力追求高洁的品格,这是难能可贵的。当然,他因为愤世嫉俗而流露的那种目空一切,自视清高的思想是有片面性的,也是不足取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的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2、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教学重点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教学难点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课时2课时。好文档,供参考3/14课型综合新授课。教学方法讲读──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行道树》一、看导语,默读《行道树》二、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贪婪堕落点缀自豪冉冉苦熬繁弦急管红灯绿酒多姿多彩三、朗读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方法:《行道树》这样的文章中有精辟的议论,是点睛之笔。初读要抓住这种文眼,再读,要从文眼入手,回味思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引出应有的结论,从而获得教益。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⑴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⑵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⑶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好文档,供参考4/14⑷语句上几处疑难:“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的含义。⑸找出课文中的一个哲理性语句,三个关键词。老师点拨:⑴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⑵为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⑶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⑷堕落是沦落、流落的意思。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在行道树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⑸“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关键词是“神圣”“痛苦”“深沉”。五、合作研讨研讨方式:同桌二人切磋。六、总结好文档,供参考5/14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第二课时学习《第一次真好》一、默读《第一次真好》二、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雏形丰硕稀疏珍重累累低回沉甸甸眼巴巴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回味无穷不可磨灭三、朗读练习四、内容研讨1、学习方法引导:探究的收获,首先取决于探究什么问题,问题有价值,探究才有价值。你认为阅读这篇短文,提出什么问题最有价值?如果问题是“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这样的问题可以使我们对课文内容把握得具体一些,但是思考价值不太大,因为只把课文中的一些词语集中起来就有了答案。“喜悦”“新奇”“奇妙”“值得你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惊喜”“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等等,说的都是“好”,“好”就是指这些。“愿你珍重一次”,是作者对读者的希望,“珍重”的含义是什么,探究这个问题就更有价值。好文档,供参考6/142、合作研讨:⑴文章的哪些详写,哪些略写。⑵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⑶“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⑷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⑸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3、全班交流小结。五、语言应用1、只是一种点缀。2、当夜幕降临的时候。3、冉冉升起。4、一硕大的沉甸甸垂吊在枝头。5、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6、值得低回品味。7、给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8、玲珑剔透。9、第一次看到,但觉。10、使人回味无穷。11、愿你珍重。好文档,供参考7/14短文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教学《行道树》1、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教学重点:1、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教学难点: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好文档,供参考8/14二、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三、识记字词(包括《第一次真好》)四、整体感知1、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2、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3、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五、研讨与赏析1、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2、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是指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了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大大跌落了。)3、“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好文档,供参考9/144、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采用了对比手法:(1)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2)与人类的无知行为对比。5、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五、拓宽与延伸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1、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2、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3、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4、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六、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好文档,供参考10/14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七、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2、预习《第一次真好》。《短文两篇》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2、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科普文章的准确、生动的语言。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恐龙无处不在》激趣导入(放映《侏罗纪公园》片段)■整体感知学生阅读,检查预习。好文档,供参考11/14讨论: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明确: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研读探究请同学快速阅读一遍课文。(小组讨论)1、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如何得出结论的?3、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到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4、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强著称。你能找出语言表达平实而又生动的句子吗?5、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有什么作用?◆“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用人们常见的青蛙和蟾蜍来举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通过看地图证明南美与非洲的相离,更使人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6、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这样既将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如面对面交流。好文档,供参考12/14◆“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拓展延伸说说学了本文之后的启示。明确: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结合具体的实例说说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理解。第二课时教学《被压扁的沙子》旧课导入《恐龙无处不在》通过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从而证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那《被压扁的沙子》是否也与恐龙的谜案有关系呢?让我们先来阅读一遍这篇短文。质疑讨论,出示问题:1、在《被压扁的沙子》里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明确:“撞击说”和“火山说”。(可将自己查找的资料好文档,供参考13/14整理成论据加以证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结论:无疑是撞击毁灭了恐龙。■对比阅读:本文与前1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a.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b.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恐龙无处不在》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较:《恐龙无处不在》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而《被压扁的沙子》则是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好文档,供参考14/14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