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幼儿园三月三活动总结范例5篇【范文参考】此篇精选办公资料“幼儿园三月三活动总结范例5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供您写作参考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使用吧!幼儿园三月三活动总结1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歌节”,又称三月歌圩。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极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会持续二三天。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老人小孩只是来游乐助兴。在歌圩场四周,摊贩云集啊!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对歌,情投意合的便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活动。抛绣球可也有讲究啊!绣球为圆形,绣球有花鸟,里面装木棉花或豆、米之类农作物,四角都有彩色布带,供手握抛掷。男女分成两对,双方人数相等。男女双方相距一定距离,各列一方,每方有一个人即领队,在中间树一高竿,作为抛球的高度标准。抛球时首先由女方领队手拿绣球,唱完一首山歌将球抛出去,男方如能接住算男方胜利,否则女方胜。谁胜谁将对方踢出一人,然后由胜方发球。每发一次球,均必先唱山歌,如此轮流直至一方“全军覆没”。这时,胜方追逐负方、抢取对方头巾、手帕,互相追逐嘻戏,尽兴方散。姑娘若看中一男青年,便将绣球有意抛去,男方接过绣球,若也有情意,即系礼物于绣球上投报之。歌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盛会,更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为弘扬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了“三月三”歌节活动,全广西各地歌手云集南宁,全国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国友人也前来观光。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便把“三月三”定为文化艺术节。幼儿园三月三活动总结2广西“三月三”将至,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弘扬壮民族传统文化,展现壮民族的民俗民风,让学生了解“三月三”的来历,4月17日下午,宁远小学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三月三”主题队会活动。当天下午,各班的主题队会在嘹亮的队歌中有秩序地展开。低年级的孩子以观看“三月三”视频为主,从视频中了解了壮乡“三月三”的由来,五色糯米饭、壮乡传统服饰、穿板鞋、对唱山歌、抛绣球等有关知识,让孩子们了解了壮族优秀传统3/7文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高年级的孩子则唱起了山歌,手绘五彩蛋,在活动中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快乐。“嘿,爱憎分明最阳光啰嘿了了啰,国泰民安福而康嘿了了啰,民是孩儿国是母,爱国爱党幸福长啰。”这是学校五一班的孩子们自编自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山歌,这一句句歌词道出了孩子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唱出了爱国主义情怀,真是太有创意了。这样的精彩演出吸引了桂林电视台的叮叮糖栏目组的编导们,对他们进行了现场的的采访和拍摄,主持人橙子哥哥说:“宁远小学的孩子们真是太厉害了,学习好,才艺佳,真是棒棒哒!特别是两位小主持经常参加我们的节目录制,每次都表现特别好,深受观众喜爱。”同学们精美的彩蛋绘制和描绘家乡过节时的快乐把主题队会气氛推向欢乐的高潮。此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展示了才华,拓展了知识,彰显了学校浓郁的文化底蕴,师生共同了解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亲身感受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师生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校园里充满着浓浓的壮族“三月三”节日气氛。幼儿园三月三活动总结3三月三是我们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传统民族节日,为了让幼儿真正的贴近“三月三”,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柳州市柳南区第一幼儿开展“嗨,你好——三月三”主题体验活动。孩子们在老师以及家长的带领下纷纷加入到了“三月三的活动中来。艾叶糍粑当然也是这个节日必不可少的重要食物,糯米饭是怎么变成彩色的呢?那艾叶糍粑又是怎样“变”成的呢?小中班组的老师们邀请来有经验的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来了解了哪些植物给我们的米饭染上了颜色,尝试着用红蓝草染出紫色的糯米饭来,学着妈妈的样子往把艾叶面团里加上香甜的芝麻糖“变”成艾叶糍粑。三月三里当然少不了我们特色的对山歌以及美丽的壮族服装和绣球啦!瞧大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听山歌、对山歌、踩高跷、抛绣球、跳竹竿、绘制壮族服饰、五彩的`绣球……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别有一番滋味,也成了本次活动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个的节日里,孩子们不仅增长了知识、也体验到了“三月三”歌圩节浓浓的气氛和快乐。通过不同的体验活动,将乡土文化渗透到每个年龄段的孩子,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幼儿园三月三活动总结4农历三月初三是广西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隆安县幼儿园一直注重于把乡土文化融入园本教学中,今年,县幼儿园将4月份定为“三月三”活动月,开展了“传承那文化走进三月三”系列民俗节庆活动。壮乡那文化知多少5/7各班开展“壮乡那文化知多少”的主题活动,通过集体教学、班级区域活动、“农家小院”功能区,利用图片、文字、视频资料、实际操作等使幼儿了解对山歌、板鞋、铜鼓、壮族民族服饰、竹竿舞,制作绣球、五色糯米饭等壮乡文化习俗。家长助教制作糯米饭家长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抛开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隆安县幼儿园邀请了擅长制作五色糯米饭的家长来到幼儿园,开展助教活动。将日常生活中熟练操作的流程,搬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该如何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制作的各种步骤和注意事项呢?俗话说高手在民间,各班家长们使尽浑身解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幼儿展示了来自真正“民间”的糯米饭制作过程。这样的助教活动新颖、有趣,深受家长和幼儿的欢迎。通过助教活动,充分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家长们的教育资源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使家园共育氛围更加融洽,方式更加多样化。品尝糯米饭吃是孩子的天性,吃也是最直接的感官体验。在每年的三月三节庆活动中,隆安县幼儿园的厨房工作人员都为幼儿提供香喷可口的五色糯米饭。面对材料加工、染色、蒸熟这一系列复杂的制作步骤,她们克服重重困难,在不断摸索和尝试中掌握了一次性做出全园幼儿份量糯米饭的技能技巧,为幼儿的每一次品尝体验,提供了最新鲜、最美味的保障。欢乐亲子竹竿舞随着欢快的民族音乐响起,家长与孩子手拉手参与到竹竿舞游戏来。面对开开合合的竹竿,有的孩子吓得不敢迈脚,有的跳到了竹竿上就跑,有的在竹竿上乱跳了起来,一场场与竹竿“舞斗”的画面,为童年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幼儿园三月三活动总结5为了让幼儿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近日,隆安县幼儿园以庆“三月三”节日为主题,各班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教师向幼儿介绍“三月三”节日的由来及习俗;并结合《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将活动延伸,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了跳竹竿舞和制作糯米饭两项体验活动。通过不同的体验活动,将乡土文化渗透到每个年龄段的幼儿。“跳进去,跳出来;小竹竿,动起来……”伴随着竹竿清脆的敲击声,中班的小朋友们齐声念着舞蹈口号,边学边跳着“简化版”的幼儿竹竿舞。这种集艺术、体育和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活动,经过县幼儿园老师们的简易化处理后,孩子们学起来又快又安全。幼儿在练习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胆量,也享受到了集体活动的快乐。糯米饭是“三月三”节庆活动必不可少的餐点,那么色彩鲜亮的糯米饭是如何制作的呢?大班组老师直接将糯米饭的制作过程搬进幼儿的课堂。通过观看教师现场演示制作,孩子们认识了枫叶、黄饭花、紫蕃藤、红丝线,知道这些植物染出哪7/7些对应的颜色,而且初步了解了染色的方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让幼儿参与摘枫叶、清洗植物、舂枫叶等,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小班组则通过摸叶子、闻味道、观形状、听故事、看视频、绘画等方式探索植物染色的过程。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增长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幼儿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据悉,“三月三”节庆活动也是县幼儿园“那文化”园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之一,丰富的“那”文化乡土特色节庆活动为幼儿的多元发展提供了真实的“实践场”。县幼儿园将传统民俗活动融入园本教学,不仅促进了幼儿的多元发展,也为教育科研提供了第一手研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