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次前言Ⅱ…………………………………………………………………………………………………………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与定义1………………………………………………………………………………………………4 分类与型号2………………………………………………………………………………………………5 基本要求3…………………………………………………………………………………………………6 基本构成及部件要求4……………………………………………………………………………………7 功能配置及其要求7………………………………………………………………………………………8 试验方法12…………………………………………………………………………………………………9 检验规则14…………………………………………………………………………………………………10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15………………………………………………………………………………附录A(资料性) 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驾驶训练基本错误操作项目16…………………………………附录B(规范性) 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预装教学课程的内容、主要训练功能要求和驾驶视景要点18…………………………………………………………………参考文献24……………………………………………………………………………………………………ⅠJT/T378—2022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JT/T378—2014《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与JT/T378—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驾驶座舱系统、视景系统、动感模拟装置的定义(见3.2~3.4,2014年版的3.2~3.4);———增加了辅助训练智能组件、模拟训练计时终端、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检视的定义(见3.5~3.8);———增加了按照所模拟车辆类型、车辆变速器类型的模拟器分类(见4.1.1、4.1.3);———更改了非互动型(Ⅰ型)、互动型(Ⅱ型)和动感型(Ⅲ型)模拟器的分类描述,增加了系统组成(见4.1.2,2014年版的第4章);———增加了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的型号表示方法(见4.2);———删除了各型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的基本要求(见2014年版的5.1.3~5.1.5);———更改了环境温度要求(见5.1,2014年版的5.1.1);———增加了标识要求(见5.3.2);———更改了连接导线颜色应满足的标准要求(见5.3.3,2014年版的5.2.1.6);———删除了座舱零部件、连接器开关和插座的要求(见2014年版的5.2.1.3,5.2.1.5);———更改了各型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的基本构成要求,增加了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辅助训练智能组件、培训过程信息记录系统的组成要求,调整了各型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相关组成部件的配置要求(见表1,2014年版的表1);———更改了车门、座椅及头枕、安全带、后(前)视镜的要求(见6.2.1.1~6.2.1.4,2014年版的5.2.2、5.2.3、5.2.5、5.2.6);———更改了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变速器操纵装置、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要求(见6.2.1.5、6.2.1.6、6.2.1.9、6.2.1.10,2014年版的5.2.9~5.2.11、5.2.13);———更改了仪表盘的要求,增加了虚拟仪表盘形式的要求(见6.2.1.11,2014年版的5.2.14);———增加了喇叭按钮、点火开关、刮水器开关、照明灯开关的要求,更改了空调开关、信号灯开关、扬声器的要求(见6.2.1.12~6.2.1.18,2014年版的5.2.4、5.2.7、5.2.15);———更改了单视景显示屏(幕)、多视景显示屏(幕)的要求,调整了显示图像分辨率、多视景投影显示画面水平视景角度的要求(见6.2.2.1、6.2.2.2,2014年版的5.2.18、5.2.19、5.3.18);———增加了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辅助训练智能组件的要求(见6.2.2.3、6.2.4);———更改了动感模拟装置及模拟动感功能的要求(见6.2.3、7.2.3,2014年版的5.2.17、5.3.22、5.3.24、5.5.6);———增加了培训过程信息记录系统的要求(见6.2.5);———更改了各型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功能组成,删除了单视景显示、多视景显示、驾驶培训计时器接口的功能要求,增加了示范教学视频、交通环境声音模拟、语音识别、培训过程信息采集传输与评价、教学课程的功能要求,调整了各型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功能配置要求(见表3,2014年版的表2);———更改了起动、熄火、离合、转向、行车制动、驻车制动、加速和减速、换挡、刮水器刮动的功能要求(见7.2.1.1~7.2.1.8、7.2.1.10,2014年版的5.3.2、5.3.3、5.3.5~5.3.10、5.3.16);ⅡJT/T378—2022———更改了照明、信号灯光变化的功能要求(见7.2.1.11,2014年版的5.3.12、5.3.17);———更改了驾驶视景的功能要求,增加了示范教学视频、驾驶操作视景画面的功能要求(见7.2.2.1、7.2.2.2,2014年版的5.3.18、附录A.1);———更改了语音引导、错误驾驶操作提示的功能要求,增加了语音识别功能要求(见7.2.2.2,2014年版的5.3.20、5.3.23);———增加了培训过程信息采集传输与评价的功能要求,更改了驾驶过程评价的功能要求(见7.2.4,2014年版的5.3.27);———更改了教学课程及教学内容、主要训练功能和驾驶视景要点的要求,增加了场地驾驶、夜间驾驶、防御性驾驶和紧急情况应急处置能力的教学课程,调整了各型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所支持的教学课程要求(见7.2.5、附录B,2014年版的表3);———删除了工作电源及高温、低温和湿度、操纵机件噪声、电磁兼容性、振动适应性及相应的检验(查)方法要求(见2014年版的5.5.1、5.5.4、5.5.5、6.1、6.4.1、6.4.4~6.4.6);———更改了动感模拟装置及模拟动感功能的检验(查)方法(8.2.2、8.3.8,见2014年版的6.4.7);———更改了外观、标识与电路以及驾驶座舱系统的检验(查)方法(见8.1.1、8.1.2、8.3.3~8.3.6,2014年版的6.2);———更改了驾驶视景系统的检验(查)方法(见8.1.3、8.3.7,2014年版的6.3.6);———增加了功能检查一般要求(见8.2.1);———更改了起动、熄火、操纵机件功能、驾驶模拟视景、培训过程信息采集传输与评价功能的检验(查)方法,增加了教学课程、智能辅助训练功能的检验(查)方法(见8.2.2、8.2.3,2014年版的6.3.1~6.3.8);———更改了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各类检验项目要求(见表4,2014年版的表6);———更改了型式检验的情形、出现故障或不通过情况的处理流程要求(见9.2.1、9.2.3,2014年版的7.2.1、7.2.3);———更改了包装要求(见10.2.1、10.2.2,2014年版的8.1.2、8.2);———更改了运输要求(见10.3,2014年版的8.3);———删除了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驾驶场景设计要求、汽车模拟器与驾驶培训计时器的接口说明(见2014年版的附录A、附录C);———更改了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驾驶训练基本错误操作项目(见附录A,2014年版的附录B);———增加了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预装教学课程的内容、主要训练功能要求和驾驶视景要点(见附录B)。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提出。本文件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1)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京安驾驶人安全与素养研究院、北京千种幻影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拓叭吧科技有限公司、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诚、吴初娜、孟兴凯、蔡凤田、高嵩、吴超仲、王雪然、夏鸿文、刘硕、张雷、金巧慧、张铁民、李翠云、张铁监。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98年首次发布为JT/T378—1998《汽车驾驶训练模拟器通用技术条件》;———2005年第一次修订发布为JT/T378—2005《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2014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ⅢJT/T378—2022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的分类与型号、基本要求、基本构成及部件要求、功能配置及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文件适用于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的开发、生产和检验,以及用户的选型采购。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4026 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 设备端子、导体终端和导体的标识GB4094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T5095.2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 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第2部分:一般检查、电连续性和接触电阻测试、绝缘试验和电压应力试验GB/T9174 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38259 信息技术 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通用规范JT/T915 机动车驾驶员安全驾驶技能培训要求JT/T1302.1 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 第1部分:计时终端技术要求SJ/T11343 数字电视液晶显示器通用规范3 术语与定义GB/T38259、JT/T13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 automobiledrivingtrainingsimulator具有汽车驾驶操作功能的教学、培训仿真设备。3.2驾驶座舱系统 drivingcockpitsystem与模拟车型驾驶室驾驶操作工位相似空间,并按所模拟车型驾驶室相似位置布置的实车件或仿真件的总成。注:实车件或仿真件包括但不限于驾驶操纵机件、座椅、头枕、安全带等。3.3视景系统 visualscenesystem模拟驾驶时的视景变化图像、声音的系统。注1:通常由视景软件、播放器、单视景显示屏(幕)或多视景显示屏(幕)或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3.8)等部件组成。注2:视景为实景拍摄场景或虚拟场景。1JT/T378—20223.4动感模拟装置 motionsimulationdevice模拟驾驶时的车辆振动及运动的系统。注:通常由液压平台运动系统或电动平台运动系统、振动座椅或过载座椅等部件组成。3.5辅助训练智能组件 auxiliarytrainingintelligencecomponent监测与分析驾驶训练过程中学员注视特征、生理数据的装置。3.6模拟训练计时终端 timerecordingterminalforsimulationtraining用于采集、存储和传输学员参加模拟驾驶训练中的教学内容、培训时长,以及教练员教学信息等的终端设备。[来源:JT/T1302.1—2019,3.1.3]3.7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 virtualrealityhead-mounteddisplaydevice佩戴在头部并提供虚拟现实感觉和体验的显示设备。[来源:GB/T38259—2019,3.2]3.8检视 review通过眼看、触摸或者借用简易工具进行检查、观察。4 分类与型号4.1 分类4.1.1 按照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以下简称“汽车模拟器”)所模拟车辆的车型类别,将汽车模拟器分为客车(A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