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300字]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_参观红色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的“[300字]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_参观红色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博物馆心得体会300字参观红色博物馆心得体会【第一篇】今天给自己留一天在北京逗留,参加国家博物馆。20xx年的国庆或者20xx年的元旦,我来过一次。当时跟着同学大部队,匆匆忙忙地,留到现在印象只记得当时看到了历史书上的四羊方尊,还有郑和下西洋420xx年纪念特展。郑和的展览是最后里离开时看到的,没能好好看。后来上课用到郑和海上导航用的过洋牵星术为讲课的案例,好遗憾当时没有细看相关内容。这次打算弥补当年的缺憾,看个够。根据楼层展示内容提示有中国古代、复兴之路、领导人蜡像、甲骨文和金文、古代玉文化、宋代石雕文化等。我没有特别感兴趣的,所以还是去看中国古代吧。印象中我看过这个展览的,但再看一次也无所谓。总体上前半段时间我的精力比较集中,到了宋以后又点兴趣索然。一来当时很累了而且没吃东西;二来宋及其以后的主要展出物陶器实际上在一些“寻宝”类节目里也经常看到。有以下几点印象特别深:2/151、河姆渡文化中,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约公元前5200~4200的一种农器——耜(si)。有骨制的,也有木制的。通过一定办法绑制,形成类似于今天铁铲的形状,但比方铲稍细且长,有点像木浆;更像我在阿拉干见到的那个木器。我到现在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考虑到几十年前当地有行船的事实,是船浆的可能性很大。但今天看到这个耜,确实很像。2、石镰。公元前6100~5000的裴李岗文化的石镰,有点像后来东周及秦汉时期的戈的样子。绑上木柄就构成镰刀,后来直到汉代还有这种造型,只不过把材质改成青铜、铁等。今天的北方地区所使用的镰刀,也不过只是多了一部分铁柄圈(方便直接插入木柄,而不是秦汉时期以石器时期通过绑绳的方式)。可见有的文化是会传承的,而且这种文化的传承不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就会终止的;强大的文化,会传承数千年而不绝!3、陶甑。我们老家把用来蒸米饭的木桶叫做“甑子”。后来爸爸在铜梁一带贩来一种像坛子的陶罐,居然也是甑子。所以知道这种器物得名字是“甑子”(瓦旁)的时候,一点也不奇怪!但今天看到约制作于公元前2500~20xx年(距今4020xx年)的陶甑(出土于河南陕县三里桥)的时候,我还是惊讶了!我想重复上面那句话,真正强大的文化,是传承千年不绝的!4、小口尖底陶瓶。一种中间粗(带双耳)、两头细的陶器,可用于打水。公元前5000~3000年,出土于陕西宝鸡。后来3/15汉代还有类似的陶器。当时恰好有导游在给小朋友讲解,说道这个瓶的精妙所在:中间部分粗大(所受浮力大),在水中上浮,两头细小下沉。打水的时候容易进水。所以是很实用的汲水器具。前两天看《南渡北归》,其中有一个教授在昆明联大期间生活困苦,自己打水跳水,因为生活经历少,用常见的木板桶多次无法汲水,结果在向水井中使劲贯桶的时候,把桶底搞掉了。那么如果有7020xx年前宝鸡人的智慧,或许就不会这么麻烦。5、骨针。新时期时代出现的骨针,有的很细很小,针鼻就更小了。我无法理解针鼻处是怎么钻眼的。当然后面也看到了比较粗的骨针,那么可以相对方便地钻眼。6、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产物。彩陶盆内绘有图案:圆圆的人脸、鱼。鱼和人的抽象恰到好处。好绝妙。我打算回去给儿子看看,让他认一下,因为儿子画的鱼也是这样子的。都说原始时期是人类的幼儿时期,很多原始时期人的想法与我们今天的幼儿想法或者是相通的。不过比较惊讶的是,这个彩陶盆居然是给夭折儿童的棺盖。看来,在那个时候,已经有系统的丧葬文化了。7、鹳鱼石斧彩绘陶缸。出土于河南临汝,是当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大一幅陶器绘画。上面画着一个鹳鸟衔着一条鱼,旁边划一个绑有木柄的石斧。鹳鸟衔鱼自然是很生动的。但这个带柄的石斧,让我们了解到先民是怎么制作石斧的。一般出土的石斧,只剩下石质斧身,木质斧柄和绑制方式我们无从得4/15知。所以前面从旧石器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时候,我想这些石斧怎么用呢?看到这幅画就释然了。8、锯齿纹彩陶鼓。形成于公元前3200~20xx年,出土于青海民和。一头小,一头大,像个喇叭(或大型的漏斗),宽口的一端是没有封口的,但是周围有锯齿状的倒钩。推测是方便蒙兽皮用。这个鼓的样子,与今天非洲一些土著的鼓很像!9、带箭伤的人骨。形成于约公元前4200~2520xx年,箭镞还在骨头上。虽然是复制品,但是我想国家博物馆肯定不会凭空臆造一个吧。石器时代,箭镞都是石头磨制的,能有多锋利呢?看了这个实物,就知道有多锋利了!10、干栏式建筑的榫卯结构。中国古代的建筑物主要为木结构,那时没有今天这么方便的铁钉,早期连铁都没有。所以斗拱之类的组合,全靠榫卯结构连接固定。这当然是中国古人的创举!让我意外的是,浙江余姚田螺山河姆渡文化遗址的,这个形成于可能早到公元前5020xx年的干栏式建筑,居然就已经开始采用榫卯结构了。我们今天农村的木工还在用这种方式,而且很有效。所以真的是好东西可以经千年传承而不绝!11、战国时期的青铜冰鉴。以前我以为“鉴”是镜子,这才发现至少直到战国甚至秦,鉴还只是酒器,盛酒的青铜大罐或者大缸。而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这个“青铜冰鉴”更是有特殊的构造和意义。因为这个大酒缸(鉴)内部还放有一个缶,用于装酒;缶的周围可以放冰。这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把饮料放在冰箱的样子。可见,当时的湖北随县(夏天)5/15是很热的,热到有用冰冷却酒的需要。原来奴隶主曾侯乙也可以享受冰镇啤酒!12、节!小时候学课文知道苏武北海放羊20xx年持节不变。现在的图画或者电影里面,那个“节”感觉像绳子串起来的一个个毛球构成。苏武持节,表示他代表汉廷,带着汉朝皇帝的使命。今天在展览中看到战国·楚的青铜“节”,居然使用青铜铸成半块竹子的样子,上面还专门保留了一个竹节。——这会不会就是“节”称谓的来源?他是前320xx年楚怀王发给鄂君启的经商“通行证”(共5块),上面有错金铭文,记载了鄂君启的舟节和车节的颁发时间、使用办法,详细规定了其商队车、船的数量、行商路线、货物种类及课税、免税情况。后面又看到一种同样是战国·楚的另一种节——用青铜制作的虎节,做成一个小小的老虎的形象,呈现出来的一面是平整的。上面有刻字“王命传”。不知道跟后来调兵的虎符有没有关系?13、平坦无沿的砚盘。我们现在一般所见的砚盘都是有沿的,这样可以蓄水,确保研磨以后墨汁不会流失。但今天看到出土于湖北江陵的一块圆形石砚,西汉时代的产物,就像一块圆饼,上面没有沿也没有凹槽,怎么蓄墨呢?另外一块同一时期的漆盒石砚,长方形的,同样没有边沿和凹槽,好奇怪!14、熹平石经。东汉熹平四年——光和元年(公元175-183年),东汉蔡邕等人以隶书写定《诗》《书》《乐》《易》《仪礼》6/15《春秋》《公羊传》《论语》等,刻成46碑。立于洛阳太学,即《熹平石经》,它是中国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因为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废除6国原来的文字)、秦末动乱等原因,汉朝独尊儒术的时候,对于儒家经典的文本,找不到标准。因为书籍毁坏了。当时能做的就是让那些硕儒门根据自己的记忆用当时的文字写出来,后来出了一个伏生,他们家在夹壁里藏了一本老书。结果拿来与硕儒们的回忆版进行比较,大家都傻眼了,两个严重的问题:a、文字不同,战国时期各国文字有一定的差异,可能互不认识哟;2、就算好不容易认出来了,还存在内容上的不一致。尤其体现在《尚书》里面。所以今古文尚书,谁真谁假,好像我们现在也没有搞清楚。不过好在我们的儒家不是宗教,搞不清楚可以再讨论,或者大家做一个约定,认定某一个就好。所以我想,蔡邕搞的这么一个石经,大概就是为了别再出现什么乱子,把老祖宗的经典搞丢了。这种刻经典于石的情况,汉朝以后多次出现过;后来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也都有这种意味在里面。好像连佛教、道教也做过类似的事情。汉族人死心眼么?非也!我以前听师兄师姐说过一个故事,不知真伪。但我想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的。穆斯林相信上天曾先后派了几个先知来到人间传递神的旨意,第一个先知传教形成了犹太教。传教过程中,教义被有意或无意地改写了。神不满意,就派了第二个先知,形成了基督教,结果发生了相同的事。于是便有了最后一个先7/15知穆罕默德,他传播的神的旨意记录在《古兰经》里面。穆斯林吸取了前面两位先知传教后遇到的问题,于是规定所有的《古兰经》都必须严格统一,每一个字/词在第几页第几行,都必须严格一致。在翻译的时候,也必须确保页码、行数、字数的一致。师姐说某年在苏联某处地下发掘出来的古代的《古兰经》与今天的书,仍然存在很好的这种页码、行数和字数的对应关系。是否真实如此?我想只有穆斯林朋友才知道了。15、钱镠铁卷。唐昭宗颁发给曾作过吴越王的钱镠的一份诏书,因镌刻在铁板(弯曲)上,所以称铁卷。内容的大意是即便钱镠犯了死罪,也可以免死。《水浒传》小说里出现过柴家因禅位给宋太祖,而获刺“铁卷丹书”,永保柴家后人免死。过去我以为这是小说家杜撰的美好愿望,原来真有此事,只不过是另有其人罢了。16、宋与辽、西夏的并列。我们背诵历史朝代表的时候,一般都说“……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不会单独提出来辽、西夏。历史书上的课程也是这个模式,只是在宋朝背景上再讨论辽、西夏。不过后来看闲书看到有人提出“后三国”或者“新三国”时代。指的就是宋时的“三国鼎立”:北宋与西夏、辽的鼎立;南宋与金、蒙的鼎立。今天在国家博物馆,秦汉是放在一起的,但其时间上有前后关系,而且秦确实太短了(约20xx年);唐是单独展览的。到了宋,却是把北宋、辽、西夏放在一起讲。不像过去我们历史书上那么强调汉族政权的正统地位。不知道国家博物馆这么处理是源于什么样的考虑?8/15博物馆心得体会300字参观红色博物馆心得体会【第二篇】走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股浸润着历史庄严、满含着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世纪之风便扑面而来。正当厅屹立一尊毛泽东同志的雕像,是他,当年带领着四万万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在敌人的屠刀下翻身做主,开创出如今这一片美好的世界。中央展厅中陈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军事装备,有模型、有实物。件件都透漏着中华民族的那种绝不屈服、永远向上的精神。那高耸的“东方红一号”导弹更是阐述着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自信和骄傲。冬风刺骨,两翼展厅已颇是寒冷,一些当年参加过战斗,或许还立下过无数次战功的飞机、坦克、轮船、火炮静静地在那里躺着,将那曾经的霸气深藏起来,一动不动,纵使那风一次次呼啸而过。它们已经完成了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在那静静地躺着,享受着它的子民们的无尽的敬意……从大汶口时期的第一场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似乎总是笼罩在一层或浓或淡的硝烟中:朝代更迭、平定叛乱需要战争,抵御外侮、护我中华也需要战争。在这无数次的战争中,伟大的中国人民一次次发挥出自己无穷的智慧,创造出种种先进的兵器。这些样式各异种类繁多的兵器描绘出了一幅中国兵器的改革图:最初的石质斧钺到后来的铜质戈戟,再9/15到后来的火枪火铳,到现在的枪炮弹药、导弹卫星。这一系列的发展无不彰显着中国人民的智慧,预示着中华民族的再度腾飞!如今的中国已经永远告别了过去的那种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状态。她制定了和平外交政策,并且努力地遵循着这些政策来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以期达到所有人共同的目标——世界和平。陈列馆中的一切便是这最好的见证。一张张颜色灰暗的旧照片,一幕幕不堪入目的破壁残垣为我们讲述着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中反抗外国侵略、誓死保卫家园所作出的一次次斗争。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同时又是一段振奋人心的历史。旧中国在那里灭亡,新中国从那里走来!中央展厅中陈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军事装备,有模型、有实物。件件都透漏着中华民族的那种绝不屈服、永远向上的精神。那高耸的“东方红一号”导弹更是阐述着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自信和骄傲。冬风刺骨,两翼展厅已颇是寒冷,一些当年参加过战斗,或许还立下过无数次战功的飞机、坦克、轮船、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