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T 4248-2015 钢铁企业烧结球团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4248-2015钢铁企业烧结球团防尘防毒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ofpreventingandcontrollingofdustandpoisonforsinteringandpalletizinginsteelenterprise2015-03-06发布2015-09-01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ICS13.100C70AQ/T4248—2015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设计要求.....................................................................................................................................25工程技术措施.............................................................................................................................36通风净化系统技术要求.............................................................................................................57管理.............................................................................................................................................6附录A(资料性附录)钢铁企业烧结球团工艺环节及尘毒危害...............................................8AQ/T4248—2015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7)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天津钢铁(集团)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振华、马俊杰、张宇、金财、周华中、蒋仲安、黄志安、栾婷婷、原征岚、张雪冬。AQ/T4248—20151钢铁企业烧结球团防尘防毒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铁企业烧结球团防尘防毒的设计要求、技术措施和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钢铁企业烧结球团防尘防毒的工程设计、烧结球团生产过程的防尘防毒技术和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3安全色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6222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3733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GB/T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5007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60(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192(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205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25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AQ/T4216钢铁冶炼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技术规范AQ/T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烧结sinteringAQ/T4248—20152将粉状料(如粉矿)或细粒料(如精矿)进行高温加热,在不完全融化的条件下烧结成块的过程。3.2球团palletizing将细磨精矿制成能满足冶炼要求的球状物料的一个加工过程。3.3配料proportioning根据烧结矿或球团矿的质量指标要求和原料成分,将各种原料(含铁原料、添加剂、燃料等)按一定比例组成配合料的过程。3.4焙烧roasting通过在低于混合物料熔点的温度下进行高温固结,使生球发生收缩而且致密化,并使生球具有良好的冶金性能的加工过程。3.5煤气设施gasesequipment所有输送和使用煤气(特别是高压煤气)的设施,包括与其相连的其他介质(如蒸气、氮气、水等)的管路、设备到与煤气介质第一个切断装置的区域都视为煤气设施。4设计要求4.1工艺设计4.1.1烧结球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的防尘防毒设施应符合GBZ1的要求,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4.1.2应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尘毒产生。优先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提高生产过程密闭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4.1.3钢铁企业烧结球团工艺环节及尘毒危害参见附录A。4.1.4凡从国外引进成套技术和设备,应同时引进或配套相应的防尘防毒技术和设施。4.1.5防尘防毒设施应保证工作场所尘毒浓度达到GBZ2.1的要求。4.2选址、厂区布局和厂房设计4.2.1厂址选择4.2.1.1烧结球团建设项目的厂址选择,应当避开居住区、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以及文物、风景名胜等被保护区;应位于生活饮水源的下游,并避免选在饮用水源的附近。4.2.1.2烧结球团建设项目的厂址选择应符合GB50187的要求,位于城镇和居住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应位于窝风地段,厂区边缘至居民区的距离宜大于1000m。4.2.1.3烧结球团厂(车间)与居住区及其他企业之间,应设置足够的卫生防护距离,按GBZ1及其他相关国家标准执行。AQ/T4248—201534.2.2厂区布置4.2.2.1产生尘毒物质的车间应布置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车间纵轴应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当受到条件限制时,其角度不得小于45°。4.2.2.2厂区布置应合理布局,减少粉状物料的运输距离和中转次数,避免不合理的交叉和往返运输。4.2.2.3厂房布置应根据缩短工艺流程和减少尘毒产生点的原则确定,避免尘毒的交叉污染,并有利于建筑物通风、采光。4.2.2.4烧结球团生产区和办公区、生活区之间应按GBZ1以及国家相关规定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和绿化防护林带,在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设置经常性居住的房屋。4.2.2.5厂区内办公区、生活区应设置在烧结球团车间夏季主导风向上风侧100m以外。4.2.3厂房建筑4.2.3.1按照GB50073的相关规定,厂房结构应有利于清除积尘,厂房内墙、屋顶以及地面应光滑平整。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以便清洗。厂房内应设洒水清扫或冲洗地面等设施。4.2.3.2厂房的排风天窗宜布置在热源的上方,天窗应有防雨措施。4.2.3.3烧结球团厂主厂房建筑形式及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宜采用多层建筑,应设有相应通风换气的进风口;b)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得小于相邻两个建筑物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c)建筑物的方位,应保证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4.2.3.4通风孔口的设计应能满足通风净化的要求。4.2.3.5具有尘毒危害的作业场所,应设置安全通道,出口不少于两个,门窗应向外开启;通道和出入口应保持畅通。5工程技术措施5.1原料贮存及运输5.1.1原料在贮存与运输过程中应有可靠的防水、防雨雪、防散漏措施。5.1.2有毒物料或粉状物料输送宜密闭,减少转运点和缩短输送距离,不宜采用人工或抓斗装卸。5.1.3大量的粉状辅料宜采用密闭性较好的集装箱(袋)或料罐车运输。袋装粉料的包装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和强度,拆包、倒包应在有通风除尘措施的专用设备上进行。5.1.4用于气力输送的管道应具有良好气密性,其阀门及连接点等处应设置防粉尘泄漏装置和检查孔装置。5.1.5在原料、燃料及熔剂的卸料、破碎、筛分、带式输送机转载点等产生粉尘的场所(工序),均应设置防尘系统,原料转运点应安装导料槽。5.1.6原料送达的终点矿槽应予密闭,并设置防尘装置。各料槽顶部皮带小车的卸料口宜采用胶带密封。5.1.7进行料仓捅料作业时宜采取机械疏通。5.1.8露天原料贮存区宜设置防风抑尘网,与其他生产区域隔离。AQ/T4248—201545.2配料与混合5.2.1配料室、配料矿槽、混合料矿槽应设置通风除尘装置,矿槽周边区域经常进行湿式清扫,防止二次扬尘。5.2.2粉料、湿料矿槽倾角不应小于65°,块矿矿槽不应小于50°,防止矿尘外溢。5.2.3配料圆盘与配料皮带输送机产尘点应设密闭排风罩。5.3烧结5.3.1新建、改建、扩建烧结机的圆辊给料机和反射板,应设有机械式粉料清理装置。5.3.2烧结机应设置通风除尘装置,产尘点设置密闭罩。5.3.3点火器应设置空气、煤气比例调节装置和煤气低压自动切断装置。5.3.4点火前应认真点检相关环节,保证煤气排水器正常工作,冬季煤气排水器应当注意保温,防止冻裂。5.3.5点火器检修应遵守下列规定,先有效切断煤气,打开放散阀,用蒸气或氮气吹扫残余煤气;取空气试样做一氧化碳和挥发物分析,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与容许作业时间应符合GB6222的规定。5.3.6在烧结机点火器烧嘴前的煤气管道上,应安装煤气紧急事故切断阀。5.3.7主抽风机启动前应检查水封水位是否符合相关规定。5.3.8在辊式破碎机、带冷机和环冷机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按GB/T18664选用、配备符合国家安全准入要求的呼吸防护用品。5.3.9带式烧结机布料器处、辊式破碎机、台车翻转卸料处应安装防尘罩。5.3.10烧结机厂房宜设封闭的控制室,厂房外新鲜空气能送到控制室内并形成微正压。5.4球团5.4.1进入烘干设备作业,应预先切断煤气,用蒸气或氮气吹扫残余煤气;检测设备内一氧化碳浓度,待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30mg/m3后方可进入作业。5.4.2加热炉点火时,应先点火后给气,如发现火焰被吹灭,应立即关闭煤气调节阀,经过吹扫置换后,方可重新进行电炉作业。5.4.3进入竖炉及相关设备进行检修时,应通知煤气加压站有效切断煤气,打开支管放散阀,并通入氮气或蒸气,应检查一氧化碳浓度和氧含量,待一氧化碳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30mg/m3及氧含量高于19.5%后方可进入检修。5.4.4调火、看火时应佩戴呼吸保护器,保证距窥视口有一定距离,以防中毒。5.4.5烘干机、回转窑等设施如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