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公路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和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2013-12-24发布2014-01-15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13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主要起草人:李来宾、刘中林、霍玉娴、王中合、石敬辉、石晨英、陈大伟、王凤彩、王栋梁、邢照辉、吕世玺、马焱、苏丹、武伟、董俊华。—20131公路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和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1总则1.0.1为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使沥青路面更好地满足社会要求,保证路面工程安全、耐久,提高行车安全性,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规定了公路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和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的设计方法、配合比设计、排水设计、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控制等。1.0.3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城市道路的新建、改建及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1.0.4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订版本)适用于本文件。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TD33—201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CJ137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规范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F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H10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13/T1419—2011公路路面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规程DB13/T1506—2012公路沥青路面防水抗裂层设计施工技术规范DB13/T1790—2013公路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设计规范2术语、符号下列术语和符号适用于本文件。2.1术语2.1.1调平嵌实层是指用于填补下承层纹深结构,并嵌实下承层,由改性沥青、集料和掺和物,经热拌、摊铺、压实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层。—201322.1.2功能磨耗层由改性沥青、集料和掺和物,经热拌、摊铺、压实形成的具有多孔、连通孔的沥青混合料表面层。2.1.3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是指对已通车的旧路面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分类,通过设计、施工措施,提高沥青路面抗滑、抗裂、抗水损坏、抗车辙等路用功能,提升路面的服务水平。2.2符号gc——项目所在地十年一遇的最高气温值,℃。dc——项目所在地十年一遇的最低气温值,℃。V——年最低气温时基层或旧路面裂缝的最大宽度,mm。3路用材料3.1沥青各层位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见表3.1。表3.1各层位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调平嵌实层应力吸收层针入度(25℃、5s、100g),0.1mm20~4020~4030~5030~50T0604-2011软化点(TR&B),℃不小于gc+35gc+32gc+25gc+30T0606-201160℃动力粘度,Pa·s不小于30000200002000030000T0620-2000布氏旋转粘度(135℃),Pa·s不大于2.52.52.52.5T0625-2011溶解度,%不小于99999999T0607-2011闪点,℃不小于250250250250T0611-2011储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1.51.522T0661-2011弹性恢复(25℃),%不小于90908585T0662-2000粘韧性(25℃),N·m不小于22201020T0624-2011韧性(25℃),N·m不小于1110510T0624-2011—20133表3.1(续)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调平嵌实层应力吸收层与粗集料粘附性,级不小于5555T0616-2011低温柔性,℃无裂纹dcdc+2dc+5dc+5DB13/T506-2012附录ATFOT(或R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不大于±1.0±1.0----T0609-2011或T0610-2011针入度比(25℃),%不小于7070----T0604-20113.2集料应符合JTGF40和DB13/T1790—2013的要求。3.3掺合物3.3.1各层位沥青混合料采用的掺合物,见表3.3.1。表3.3.1各层位沥青混合料掺合物项目材料要求功能磨耗层矿粉、Ⅰ级粉煤灰、石棉粉防水抗裂层矿粉、Ⅰ级粉煤灰、石棉粉调平嵌实层矿粉、Ⅰ级粉煤灰、水泥应力吸收层矿粉、Ⅰ级粉煤灰、石棉粉3.3.2掺合物技术要求,应符合JTGF40、JTG/TF50-2011及DB13/T1506—2012的相关要求。3.3.3冬温区的项目,掺合物不宜采用矿粉;冬冷区、冬寒区及冬严寒区的项目防水抗裂层和应力吸收层的掺合物不应采用矿粉。4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及厚度设计4.1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结构复合类型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结构分两层、三层和四层复合三种类型,见表4.1。—20134表4.1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结构复合类型沥青面层组合两层功能磨耗层+应力吸收层三层I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应力吸收层II功能磨耗层+调平嵌实层+应力吸收层四层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调平嵌实层+应力吸收层4.2沥青面层组合设计4.2.1一般规定应依据使用要求、公路等级、基层种类、最低气温值等综合分析确定。4.2.2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可采用表4.1中的任意一种沥青面层复合类型。4.2.3非排水类基层结构,沥青面层组合应设置防水抗裂层,可采用三层(I)或四层复合类型。4.2.4当采用两层或三层(I)复合沥青面层时,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宜小于19mm;采用三层(II)或四层复合沥青面层时,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不小于19mm。4.3厚度设计应依据项目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气候特点、基层种类及使用要求,拟定各沥青混合料层的厚度。各层位设计最小厚度与推荐厚度见表4.3。4.4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设计典型示例见附录A。表4.3各层位设计最小厚度与推荐厚度单位:mm项目依据条件最大粒径最小厚度推荐厚度功能磨耗层干旱区9.52020~30半干旱区、湿润区13.23030~40潮湿区164040~601950防水抗裂层下承层最大粒径≤16mm4.751010>16mm4.751515调平嵌实层下承层最大粒径19mm9.51515~2026.5mm13.22020~25≥31.5mm162525~30—20135表4.3(续)项目依据条件最大粒径最小厚度推荐厚度应力吸收层0℃以上13.22525~30冬温区-9℃~0℃164040~70冬冷区-21.5℃~-9℃197070~90冬寒区-37℃~-21.5℃26.59090~120冬严寒区-37℃以下31.5100100~12037.5110110~120注:气候分区条件见JTGF40附录A《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4.5各层位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参考值见表4.4。表4.4各层位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参考值单位:MPa结构层抗压回弹模量(20℃)功能磨耗层1400~2400应力吸收层800~20004.6桥面铺装水泥混凝土桥面经铣刨后,可直接铺装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宽度与桥面相同。5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5.1一般规定应依照JTGD50和JTGH10-2009的相关规定,对旧路面进行调查、分析、计算。调查中应测量旧路面裂缝最大宽度(年最低温度时)、路面弯沉值、车辙深度。5.2旧路面状况分类按照以下标准对旧路面状况进行分类。A类:沥青路面在年最低气温时裂缝的最大宽度<8mm,实测计算弯沉值<25(0.01mm),且车辙深度<20mm。B类:沥青路面在年最低气温时裂缝的最大宽度在8mm~15mm之间,实测计算弯沉值<45(0.01mm)。C类:沥青路面在年最低气温时裂缝的最大宽度>15mm,实测计算弯沉值<45(0.01mm);或裂缝的最大宽度≤15mm,实测计算弯沉值45~100(0.01mm)。D类:沥青路面车辙深度>20mm,且路面局部翻浆或路面破损严重;或年最低气温值时裂缝的最大宽度>15mm,且实测计算弯沉值>45(0.01mm);或实测计算弯沉值>100(0.01mm)。E类:水泥混凝土路面,具体分类见表5.2。F类:水泥混凝土桥面。—20136表5.2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沥青面层组合及推荐厚度气候条件分类结构组合推荐厚度0℃以上干旱、半干旱区,湿润区,潮湿区裂缝宽度<5mm,实测计算弯沉值<25(0.01mm),相邻板最大错台<5mm的。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见表4.3-9℃以上裂缝宽度<8mm,实测计算弯沉值25~45(0.01mm),或相邻板最大错台5mm~10mm。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应力吸收层-37℃以上裂缝宽度≥8mm或最大错台>10mm,或实测计算弯沉值>45(0.01mm)。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调平嵌实层+应力吸收层-37℃以下除以上路面状况外5.3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沥青面层组合设计依据旧路面状况分类,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沥青面层推荐组合结构见表5.3。表5.3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沥青面层推荐组合结构旧路面状况分类沥青面层组合结构A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B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应力吸收层C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调平嵌实层+应力吸收层D铣刨、挖补,补强旧路面+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调平嵌实层+应力吸收层E见表5.2F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5.4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沥青面层厚度设计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依据旧路面年最低气温下裂缝的最大宽度和实测计算弯沉值进行设计,并依据路面功能和承载力要求及各层位混合料的特性、能力,设计各沥青面层厚度。5.4.1依据旧路面状况分类,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沥青面层推荐设计厚度见表5.4.1。—20137表5.4.1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沥青面层推荐设计厚度单位:mm类型沥青面层厚度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调平嵌实层应力吸收层A40~6010~15----B30~40C20~256V或40~60D6V或50~80E6V或25~120(如果有)F----5.4.2旧路面补强厚度计算A、B、F类路面不再进行厚度补强计算,其设计厚度直接采用表5.4.1的沥青面层厚度。C、D、E类路面,应按照JTGF50的规定进行路面补强计算。当计算补强厚度小于表5.4.1中的厚度时,按表5.4.1中的厚度进行设计;当计算补强厚度大于表5.4.1中的厚度时,采用计算值进行设计。5.4.3路面补强通过应力吸收层厚度调整。5.4.4各层位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见表4.4。5.5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典型示例见附录B。5.6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沥青面层宽度设计。5.6.1无拦水带的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各层位设计宽度与旧路面相同。5.6.2设置拦水带的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功能磨耗层的设计宽度在拦水带侧比防水抗裂层减少10cm。5.7旧路面处理5.7.1对旧路面的破损及坑槽等病害,应先进行挖补,并对原有路面进行铣刨后再进行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5.7.2依据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厚度,结合旧路面允许高程,综合分析是否通过铣刨降低旧路面标高后实施加铺。铣刨时应考虑既有桥梁净空高度、桥面铺装厚度、护栏高度、伸缩缝高度、拦水带高度(如果有)以及周围环境衔接等因素。5.7.3旧路面铣刨处理:a)A、B、C、F类路面,铣刨深度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