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劳动素养调研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劳动素养调研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工作,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这些文件都强调了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指向和核心诉求。本研究以教育素养评价为切入点,在构建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调研分析大学生劳动素养现状,探寻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路径,明晰现状、检视问题、寻求对策,以期为提升高校劳动教育质量提供借鉴与启示。一、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测评维度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既要根植于劳动素养的本质内容,又要综合考量新时代社会劳动形态、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及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质。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素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劳动素养包括劳动的价值观(态度)、劳动的知识与能力等维度,劳动教育能够使青少年学生获得正确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凝练劳动素养,就应加强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以及劳动精神的培育。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等分析方法,确定“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等五个一级指标及相应的十五个二级指标。1.劳动观念维度。劳动观念是劳动素养的核心要素,具体是指对劳动本身的认知,对劳动与人、社会、历史关系的认识,对于劳动价值的认可。项目选取劳动思想、劳动意识、劳动态度为测评维度,重点围绕学生是否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是否理解并认可“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等展开测评。2.劳动能力维度。劳动能力是劳动素养的关键支撑,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结合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发展阶段与特质、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劳动能力层面素养测评主要从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创新劳动三个维度开展,本研究重点考查学生在新时代劳动新业态下,对于劳动相关理论知识、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劳动技能包括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般劳动技能和需经专业学习教育习得的专门劳动技能水平,以及正确使用各类劳动工具能力,基于技术、知识、思维革新及团队合作的创新性劳动能力。3.劳动精神维度。劳动精神是深层次的劳动素养,它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秉持的劳动态度、劳动理念、价值追求及其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勤俭节约、敬业奉献、开拓奋斗”三个测评维度,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需要继承发扬的宝贵精神品格。劳动精神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人文精神。4.劳动习惯维度。劳动习惯是劳动素养的外化表现,它是人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劳动行为、倾向或风尚。本研究主要从“劳动自觉、劳动责任、劳动安全”三个维度进行测评,重点考察大学生是否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参加劳动,能否以主人翁意识主动承担个人生活与工作中的劳动责任,是否能够在劳动过程中遵守劳动规范、注意人身安全与生产安全,是否能够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实践活动。5.劳动品质维度。劳动品质是劳动素养的稳定特质,它是特定社会的劳动原则和规范在劳动者心理和行为中的体现,是劳动者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种个性倾向。“诚信劳动、吃苦耐劳、理性消费”是劳动品质维度测评的重要内容。二、大学生劳动素养的现状分析1.问卷调研实施。本研究依据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理论推演、层次分析及小样本初测法确定评价内容指标权重,劳动习惯作为劳动素养的外在表现与长效作用排在首位,并针对十五个二级指标设计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问卷,通过SPSS27.0进行信效度检验。测评问卷共有54个问题,其中,9个问题针对被调查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其余45个问题针对被调查者的劳动素养。问卷调查依托新时代财经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联盟,共计回收来自全国104所高校1373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122份。所有用于评价学生劳动素养的题项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测评维度按照权重对比值赋分,得分越高表明该学生的综合劳动素养水平越高。2.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其一,指标性总体情况分析。经问卷收集、分析相关数据,独生子女占45.28%(其中城市独生子女占81.10%、农村独生子女占18.90%)、非独生子女占54.72%(其中城市非独生子女占39.25%、农村非独生子女占60.75%)。从所处学段来看,本科低年级(本科一、二年级)占64.17%、本科高年级(本科三、四年级)占32.11%、硕士研究生占3.57%、博士研究生占0.53%。据大学生劳动素养现状五个测评维度描述性统计结果,调查对象最高得分221分,总分均值为175.43分,每个维度的平均分都高于3.60分。统计数据表明当前大学生劳动素养水平总体上趋向良好。其二,以学段为自变量对数据进行交叉分析显示,不同年级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劳动精神、劳动习惯与劳动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从调研与访谈情况来看,随着学段的增加,大学生劳动意愿和劳动素养水平也随之下降,本科低年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相关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更高,本科高年级学生由于升学、就业压力增大,对参与劳动活动更具主观性与批判性。硕士研究生群体独立性、自主性相对较强,劳动观念认知更为成熟、劳动意愿更足、技能学习主动性更强。群体性差异也反映出学校劳动教育的不均衡性,尤其是对高年级学生的服务供给不足,供给的内容、数量与质量等不能满足他们成长的客观需求。45.5%的本科高年级学生表示希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形式更加丰富多元。其三,据家庭所在地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划分的四类学生群体劳动素养差异分析结果,除劳动观念外,四类学生群体在劳动品质、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群体较城市大学生群体,劳动品质均分高出0.35分,劳动精神均分高出0.60分。城市与农村非独生子女群体学生在劳动习惯维度得分均为44.44分,高出城市独生子女群体学生0.44分,高出农村独生子女群体0.11分。农村非独生子女群体学生的劳动能力维度均分为34.83分,高于总体总分均值0.42分。经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群体成长过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环境、家庭成长环境对学生的劳动素养存在显著影响。其四,本研究基于调查数据和问卷维度,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来检验劳动素养五个测评维度之间及其与劳动素养整体得分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了大学生劳动素养五个维度呈现出的相互影响的强弱关系。除劳动能力与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呈低相关外,其余指标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五个维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劳动习惯与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劳动精神、劳动能力高度相关,这表明劳动习惯作为衔接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劳动精神、劳动能力之间的关键环节、作为劳动素养的外化表现,在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劳动品质与劳动能力的相关系数较低,意味着大学生劳动能力的水平提升,不仅仅需要主观劳动品质劳动观念的提升,更需要劳育课程、技能学习等客观要素的系统化设计和专业化提升。此外,劳动精神与劳动能力高度相关,意味着大学生劳动精神作为劳动者的内在品质,对引导大学生主动提升劳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提升大学生劳动能力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点。三、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实践路径高校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的关键一环,要将劳动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和人才培养的重大工程,从思想价值引领、课程体系建设、实践项目、教育保障机制出发,切实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1.强化价值引领,培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素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劳动教育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一要发挥思政课程的劳动价值观培育作用,在思政类课程设立劳动本质、劳动价值、劳动精神等劳动教育专题内容,组织开展理论讲解、案例教学、实地调研,系统开展“关于劳动的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提高学生科学的劳动理论素养。二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观念宣传教育。高校应发挥校院两级劳动教育的分工协同作用,举办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高校可依托校园网、官微、校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三要组织劳动精神专题活动。高校可邀请大国工匠、“时代楷模”等开展“劳动文化大讲堂”,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劳动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充分利用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重要的教育节点,开展系列化专题式劳动教育。2.强化课程集成,建好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高校要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色,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深度融合,形成普适性与个性化相协调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一要夯实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建设。将劳动教育纳入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理论教育,让学生从思想理念层面懂劳动、尊重劳动。二要挖掘专业课程中劳动教育元素。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应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挖掘不同专业教育体系中的劳动属性与劳动教育元素,发挥好专业课程的劳动素养培育作用。针对不同学段,开设职业道德教育、劳动法律法规、劳动伦理等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三要深化产教融合。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适应信息化与人工智能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新要求,促进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特别是结合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支持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提升专业劳动知识技能和创新创造能力。3.强化劳动锻炼,丰富劳动教育实践体悟。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发展,需要紧密衔接课堂内外劳动教育,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互动和深度融入。一要挖掘校内劳动教育资源。基于“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强化大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的参与力度,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设立“宿舍管理、餐饮服务、校园绿化”勤工助学岗位,加强大学生日常生活劳动习惯培养,提升学生基本生活技能。二要组织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高校应深入开展顶岗实习、创新创业实践、学科专业竞赛等活动,搭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平台,设立“劳动+”学生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激发其创新劳动、创造性劳动能力。三要拓宽校外实践渠道。注重校地合作、家校合作、校企合作,形成“课上课下结合+校内校外打通+社会广泛参与”的劳动素养实践培育模式。高校可联合大学生家庭开展劳动教育,鼓励家庭与家长带领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劳动习惯与劳动品质。4.强化制度机制,构建劳动教育保障机制。加强劳动教育制度顶层设计,以劳动教育评价为牵引,完善劳动教育组织实施系统,强化劳动教育师资保障,建立人财物全方位保障体系。一要构建劳动教育的推动机制。结合劳动教育的总体规划,构建实施长期规划、专项方案相衔接的劳动教育工作体系,创设目标牵引、过程实施、监督反馈、改进提升的劳动教育工作闭环机制,发挥校院系班纵向贯通的劳动教育组织作用。二要选优建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高校要通过校内外引育并举的方式,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以辅导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荣誉教师为主的劳动实践指导团队,聘请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进行劳动教育的兼职任教。三要构建科学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劳动素养评价要以培育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为目标指向,避免“价值”与“能力”的二元分离,发挥劳育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价值。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在学生评优评奖、考试升学等方面予以充分体现,让劳动素养评价功能真正“硬起来”。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