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语文教学维持学习兴趣有效性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对他所关心的事物表现出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态度,兴趣的本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它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无论是教育理论家还是普通的教师,在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地位显得格外重要,对学习兴趣的培养,越来越成为我们教学中强有力的前提和保障。除此之外,努力的情绪与学习兴趣在某些方面是对等的,如何把握这二者的关系,同样是值得深究的问题。关键字: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有效度歧义性一、学习兴趣的提出与研究兴趣的本质以及对学习的影响,贯穿了整个教育史。尽管很早就有教育家在此方面进行研究,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阶段的研究各有侧重。德国教育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培养兴趣的过程,并认为“使人厌倦就是教学的最大罪恶”。美国的约翰·杜威也是兴趣问题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1913年出版了专著《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提出了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结果是有质的区别。在西方,对于兴趣问题的研究,曾出现过一段时间的断层,直至八十年代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才渐渐复苏。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在当今的教育研究领域中,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研究。二、兴趣是教与学的重要基础(一)兴趣的重要性“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1]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一文中,详细的讲述了兴趣于教学过程的重要意义。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将课堂上所教的知识全部学会掌握,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尽管一节课40分钟不是很长,但是对于处于学习状态的学生来说,往往是漫长的。那么这个时候,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就应该充分准备好上课的材料,包括对文本的解读和教学语言的组织,让学生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一节语文课结束后还是意犹未尽,仿佛在品尝一道美味的大餐,舍不得放下。(二)兴趣的限度教师在于教学之前的准备,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燃点”,这里的“燃点”,就是学习心理与兴趣之间的可以衔接的情感特征。教师的语言组织既不能太深,也不能太过于浅显,这样的一个“度”,教师要有掌握能力,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2]这样的“引起”兴趣,一旦消失,学生的学习动力便随之而递减,甚至会产生依赖性和恶性循环,没有“兴趣”,学习可能也会不存在。反之,将“兴趣”深度化,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完全没有驾驭能力和成就感,即使再大的兴趣,也会被“失败感”挫败。因此,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努力使学生去寻找从文本和生活中生发出来的兴趣根源,解决了源头,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赋予课堂新的生命。三、学习兴趣有效度与维持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什么样的兴趣既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力又能将这种注意力一直延续下去,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探究的问题。(一)学习兴趣的产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魔术表演,为什么有很多人喜欢这样一项艺术,是因为他们对魔术“不知”或者是“一知半解”,当魔术师将道具展示出来之后,人们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出判断和推断,当结果超出人们的判断之外,便会引起所谓的“好奇心”。同样的道理,在教学的开始,教师就要将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但又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的问题或是情境抛给学生,让他们产生主动地想揭开未知世界的面纱的愿望。例如在教学《雨点》时,我先让学生猜一则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大部分学生都猜出了谜底是“雨”,对于一时猜不出来的学生我会继续加以引导,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呢?大家想不想知道?想知道的话跟我一起去看一看《雨点》。(二)学习兴趣的维持当学习兴趣产生后,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便呼之欲出,这就是:如何维持。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对于学习兴趣的维持,重要的一点就是“寓教于游戏”。游戏虽有很多种方式,但是具备着共同的特征:参与性、开放性、互动性。教师将所要教学的内容融入游戏方式中,学生不会有太多的心理负担,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且不用承担游戏的后果。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是兴趣得以维持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并体现出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同时要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减少挫败感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让兴趣得以维持。在日常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是创造者,在此之中,探究更深层次的方法手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四、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语文教学重在打下扎实的基础,对学生的培养重点应放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对于学习水平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这不是一个可以提前衡量的概念,并且这一标准必须依附于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识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这四个部分,是兴趣启发和生成的重要载体。(一)识字教学掌握汉字,识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识字又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中华民族的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千年变幻,其中的文化历史底蕴浓厚而又深沉,其中汉字的数量之多,种类之多,要想分清也要颇费一番心思。如果将识字教学简单的分割成拼音、间架结构、字形,无疑是枯燥无味的。所以如何让识字的过程变得有趣起来,是学生爱上语文这一门课程的第一步。猜字谜是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常用的方式之一,是根据汉字的结构,分析笔画的特点然后变成字谜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的一种方法。例如认识“美”字,可以先让学生猜:羊字没胡须,大字藏底下;“花”:草帽戴头上,化成一朵花;“金”:一个人,他是王,口袋装着两块糖。实践证明,运用字谜的方式,学生更乐于接受一些,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同时作为教师也要清楚,根据每个汉字的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编字谜是有效的辅助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在编写时,要做到简洁、通畅、通俗易懂,让学生不能觉得太难而不想去猜,所以这一方式要运用适当,否则会适得其反。(二)阅读教学每一篇文本都是与心灵对话的范本,语文教学的主体就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从中提取丰富的情感与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主体观念。我相信,仅仅靠教师讲解的文本是吸引不了学生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让学生自己想要去主动的了解文本,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六模块”建构教学中,六个板块的依附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等模块,给了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语文,并不仅仅是学习课文。每一篇课文仅仅代表某一个方面的价值观,因此,语文的教学必须广泛而又深入,广泛的是要了解文本的所有背景,包括作者和时代色彩,深入就是要告诉学生,到底我们要学生知道的是什么。例如教学雨果的《船长》一文时,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找关于雨果,关于这篇文章的所有资料,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法国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在此基础上再去读雨果的这篇文章,学生对内容情感的把握肯定是不一样的,此外,对女性地位的重视可以从雨果的其他作品,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中也可以看出来,通过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去找寻作品与作品的相关联系,再来看这篇文章,可以说学生很容易就能知道稳重人物人格的特征牢牢的刻上了作者的思想印记。除此之外,阅读教学还应注重实效性,我们教学课文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学生主动阅读的过程。在考生中我发现,尽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很好,但是一旦落实到做便显得困难重重,所以我在思考:为什么课堂阅读与试卷阅读衔接不起来,从理论上讲,这二者之间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而不是断层,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是如此。所以,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尝试,每篇课文其实就是阅读练习,教学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理解课文的题目,学生看着课文将黑板上题目的答案直接写在书上,这不仅改变了“师问生答”的传统模式,也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更直接的体验。(三)写作教学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低年级的写话可以说是为了中高年级的写作打下基础。在教学一年级语文时,不要对学生提过高的要求。可以先锻炼说话,如何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在教学《村居》时,先让学生们想一想,每天放学后都做些什么?再看看图上的小朋友他们在做些什么?让他们先说出一句话,然后再动笔写。“一句话是写作的基础,一年级的孩子应该建立句的概念,能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这样的写句训练也应该成立体系,由简到繁,由易到难。”[3]简单的表达学生都能达到,但是如何具体的表述,低年级的学生会显得很困难,词汇量积累不够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具体的表达,此时,教师可以做出示范,例如《村居》,春天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孩子们放学归来,放下书包,迫不及待地出去放风筝,大概有五六个孩子,有的孩子很高兴,有的孩子抢着放风筝等等,教给学生,可以想象孩子们的表情可以将句子说具体。能将句子写得具体的学生,他对写作的兴趣也就慢慢的从文本中生发出来。此外重要的一点便是教师的鼓励,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让人兴奋和继续为之努力的了。五、语文教学的有效度(一)学习兴趣的歧义性“学习兴趣”是个非常有歧义的词语。通常所说的学习兴趣是为了提高学校效果而使用一些手段去达到这样的目的,那么,这样的“学习兴趣”是没有维持性的,如果继续将这种表面的刺激投射到学生身上,那么,源源不断的从外部而来的刺激便是过度刺激,真正的意志不起任何作用。杜威在《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中有这样一段表述“一开始就得承认有些事实很少或者没有兴趣又必须学习,而对付它的唯一办法是通过努力,通过不管任何外来诱惑的影响而独立地进行活动的能力。”杜威指出,如果按照仅仅是为了兴趣而制造兴趣,儿童并不能获得对事实更深的理解,他的注意力只是停留在在事实之上引起其乐趣的娱乐形象,而非真理。(二)努力与学习兴趣的辩证关系约翰·杜威指出,努力只是以一种兴趣代替另一种兴趣。很显然,努力存在于学习过程中,但是地位远不及学习兴趣,没有一点学习兴趣而要引起任何活动,从心理学上说这是不可能的。虽然努力的理论总是向我们展示一个强有力的、生气勃勃的人物作为它的教育方法的结果,而事实上我们没有获得这样一种人物。我们所得到的或者是除了与他自己预想的目的和信念有关的事物外显得固执、不负责任的、狭隘、执拗的人,不然就是一个呆滞的、机械的、笨拙的角色”[4]因为自发兴趣的生命之汁被挤干了。真正的兴趣,是所要习得的知识或者行为与自我内心愿望是一致的,没有强迫等外在因素。也就是说,真正的学习兴趣,不在于华丽的外表,也不在于生动的情境创设,在于学生的心理燃点是否被点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始自终都应该是主动者,当然也存在着被动的学习者,作为教师,对主动学习的学生要积极引导和指点,而对于被动学习者,教师的任务便是找准“燃点”,点燃兴趣之火,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也可能是困难的,但是学生的柔软的内心,是不会排斥任何一位充满爱的教育者。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实践的证明,也需要时间的考验,找准学生的心理“燃点”,我想,未来的教育会越来越出色。参考文献:[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1[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1[3]盛春.《学生喜欢我这样教语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82[4]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