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七年级语文工作计划上_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实用8篇】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提高效率和质量。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七年级语文工作计划上【第一篇】1.学习领会诗歌的语言表现力2.学习比喻,顶真的修辞方法。[过程与方法]朗读,讨论,仿写,体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和学习理想的重要意义,树立自己远大的人生理想[重点与难点]学习领会诗歌的语言表现力,学习比喻,顶真的修辞手法。[课前准备]预习,排除语言文字障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朗读感悟:2/30结构分析这是一首比较长的诗,为了便于理解,请大家思考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具体内容请查看《理想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一文。)分析第一、二小节诗的含义、修辞。《理想》4—7节理解第一小节:理想是前进的方向。运用了比喻、排比、顶针的修辞。顶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应该揭示其特点,并且举例:“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第1、2个比喻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第4句中的“黎明”比喻什么?第二小节:理想有时代性。第12和34句之间为何是句号而不是分号?[作业]:模仿第一、二小节写8句诗,要运用三种修辞,内容自定。听写改错。第二课时齐读。分析第三至第十二小节。三: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历史的发展。“历史的脊梁骨”如何理解?四:理想的实现要经历多次的挫折和失败。与《在山的那边》相同的诗句是哪些?3/30六:理想是崇高的。如何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八: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不幸”指哪些?“大写的人”指什么样的人?九:理想使人重新做人。十:对理想要执著。“玷污”和“被扒窃”如何理解?十一: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性。[作业]:做课程探究。第三课时交流仿写的诗。十二:这最后一节诗,前两句说明什么问题?(理想的实现给人们带来的好处)“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说了什么问题?(当下正是好形势,是我们实现理想的最好时间)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记忆附录中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小结:我们知道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七年级语文工作计划上【第二篇】本文目录七年级语文工作计划4/30七年级语文下册个人教学工作计划七年级语文培优辅导后进生工作计划一、本学期教材的编排及教学的目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第一单元中选取了5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第三单元中的5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综合性学习,第一、三、五单元是三次规模小、层次少的小活动,我们称之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二、四、六单元为三次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活动,我们称之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三次小活动分别是: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漫话探险,它们都是结合该单元的主题设计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三次大活动分别是: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马的世界,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的,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5/30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另外附有十首课外古诗词和两部名著导读(高尔基的《童年》、法布尔的《昆虫记》)。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既包括结果性目标,如了解、理解、应用,以及模仿、独立操作、迁移等,还包括经历、反应、领悟等体验性目标。语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的情感体验。1、掌握七年级(下)阶段要求掌握的生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3、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5、读文言文课文,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目;6、了解文章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能按要求写作文。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本册语文教学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识写、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语文素养。引发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养成习惯、巩固提高,是本期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其中写作能力的提高仍是整体教学的难点。6/30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2、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使让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3、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4、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的运用多种语文教学媒体,开展网络辅助教学,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5、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四、教学进度表周次内容(课时)第一周从百草园到本站2爸爸的花儿落了2丑小鸭2第二周诗两首2伤仲永2第三周成长的烦恼3复习检测2第四周黄河颂2最后一课2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27/30第五周土地的誓言2木兰诗2第六周黄河,母亲河3复习检测2第七周邓嫁先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音乐巨人贝多芬2第八周福楼拜家的星期天2孙权劝学2第九周我也追“星”3复习检测2第十周社戏2安塞腰鼓2期中考试2第十一周期中试卷分析2竹影2观舞记2第十二周口技2戏曲大舞台3第十三周伟大的悲剧2在沙漠中心2第十四周登上地球之巅2语文活动3第十六周漫话探险3第四、五单元复习检测2第十七周猫2斑羚飞渡2华南虎2第十八周马2狼2马的世界3第十九周期末复习2期末考试第二十周期末各项结束工作七年级语文工作计划2|一、学生现状从上一个学期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课堂上有勇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比较顺利。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提升,优秀率和及格率较高。但学生的语文水平总体还不是很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8/30的能力也都不是很高,学生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不是很高。良好的答题规范未全面养成,大多数学生都是接受式学习。另一个班级的学生中一部分的思维灵活一些,能够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男女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差别,大多数女生勤奋,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男生的学习态度较差,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个别甚至不学。综合来看,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勇于质疑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配合学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第一单元中选取了5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第二单元的5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第一单元中选取了5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无论是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有趣的斑蝥,9/30传说的美女蛇,还是三味书屋里方正、质朴的先生,奇妙的“怪哉”虫,课堂上描画的绣像,都记录了鲁迅成长的足迹;《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中“爸爸”的去世,迫使“我”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理成长历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诗人用凝练的语言道出的殷殷嘱托,一行行的诗句曾激励过无数成长中的青年。《伤仲永》促使我们反思一个天资出众的人变得“泯然众人矣”的原因。第四单元中的文章尽可能广泛地涉及了文化生活的不同方面,《社戏》(鲁迅)以看戏串起一连串的人和事,像一幅民俗风情画;《安塞腰鼓》(刘成章)的节奏像铿锵激越的安塞腰鼓的鼓点;《竹影》(丰子恺)以儿童游戏为契机,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讲得深入浅出;《观舞记:(冰心)用文表现了印度舞蹈中流动的美;《口技〉(林嗣环)中只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的口技艺人却能做到“众妙必备”,作者用文再现了人们听到的一切。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是写斯科特在挑战南极过程中的悲壮覆灭,《鲁滨孙漂流记》(笛福)节选了鲁滨孙初涉荒岛的一段,表现一个人在身陷绝境时内心痛苦的挣扎和人的精神的强大,《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再现了60年代中国登山运动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最后一段路程.《真正的英雄》(里根)是美国前任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中牺牲的七位宇航员而发表的演讲。《夸父追日》和《两小儿辩日》两短文展示了古人10/30对自然的不懈的探索精神。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珍珠鸟》(冯骥才)写人与鸟之间是如何逐步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的美好境界的,《斑羚飞渡》(沈石溪)写一群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威胁时所做出的出人意料的举动,《华南虎》(牛汉)以虎喻人,讴歌了一个虽身陷囹圄却有着桀骜精神的灵魂,《马》(布封)是1科学小品文,作家用饱蘸关爱的笔把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写得动人心弦,《狼》(蒲松龄)写人与狼之间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比拼,虽简单明了,却也扣人心弦。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综合性学习,第一、三、五单元仍旧是三次规模小、层次少的小活动,我们称之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二、四、六单元为三次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活动,我们称之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三次小活动分别是: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漫话探险,它们都是结合该单元的主题设计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如“成长的烦恼”就是通过采访、交流、模拟情景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待成长中的挫折、忧愁。三次大活动分别是: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马的世11/30界,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的,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黄河、戏曲、马,选择了这三个极有文化含量的事物,把它们作为活动的切人点,由这三个点生发开去,可以让学生将触角伸人历史、地理、生物、文化、科学等不同领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童年》与成长单元,《昆虫记》与动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拟补充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作品与探险单元有较大关系。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首著名古诗词。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