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人文情怀是科学精神的不竭动力1/6王平:人文情怀是科学精神的不竭动力发布时间:2015-04-11浏览次数:374次继2011年上半年推出“身边的感动”系列报道受到广泛好评后,从2011年10月起,我们推出了新栏目“学者笔谈”。本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我校有影响的学者,重点展示他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观点和见解、思路和做法及理论和实践,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激荡人文情怀,回归学术本位,浓郁学术气象,全面提升上海交大学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大学既是知识的殿堂,也是精神的堡垒,它具有传播知识和传承文化的双重使命:前者谓之“授业”,后者谓之“传道”。■科学精神是大学实现其知识创新、积累和传播功能的巨大动力,但唯有接受人文精神的引导,科学精神才能摆脱功利主义的藩篱,否则,其求真的冲动就会为单纯的物欲所摆布。■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它不仅为科学精神的弘扬提供不竭的动力,而且为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大学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德、智、情、意、体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残缺不全的人,更不是简单的工具和器物。■知性的田野只有借助德性的雨露才能结出丰美而健康的果实,大学教育应该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知性教育与德性教育、“为学”教育与“为人”教育于一体,塑造既具有知性活力,又富有人格魅力的人。王平:人文情怀是科学精神的不竭动力2/6知识殿堂与精神堡垒大学既是知识的殿堂,也是精神的堡垒,它具有传播知识和传承文化的双重使命:前者谓之“授业”,后者谓之“传道”。作为知识之宫殿,大学的内核是“学”;作为精神之堡垒,大学的内核是“道”。大学不仅应成为社会的强大智库,也应成为社会的精神灯塔。传播知识和科学理念,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无疑是大学的重要职责。但知识与科学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大学之“学”只有受大学之“道”的规范和引导,其知识传播功能才能为人类的福祉服务。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价值理想,它强调工具世界的属人性质以及人对自身存在的直接性的超越。作为当代社会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的重要舞台,大学必须关心知识的目的和意义。否则,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就可能沦为一种工具性的异化劳动,知识产品的劣质化和知识应用的非人道化就是不可避免的。背离价值理想的科学探索可能沦为唯科学主义的俘虏。唯科学主义将人生意义、价值理想、终极关怀、情感体验等人文因素排斥在大学教育的应有维度之外,强调工具与手段的合理性,而漠视归宿与目的的合理性,助长了工具理性和技术功利主义倾向,导致了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手段与目的的王平:人文情怀是科学精神的不竭动力3/6倒置,致使对人生理想和意义的追求与领悟被对现实利益的盘算与计较所取代。唯科学主义理念主宰下的大学教育必然面对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其突出表征就是重理工而轻人文、重器物而轻精神、重功用而轻价值。现代科技在不断提升人类创造力的同时,也赋予人类以可怕的从事毁灭和破坏的能力,而且后一种能力较前一种能力无疑要强大得多,我们借助当代科技手段能够将人类以往历史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以及人类自身毁于一旦。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技最为发达的世纪,但也是人类历经磨难最为深重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科技军事化以及核威胁,使人类的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遭受强烈冲击。科学技术的异化是工具理性膨胀和价值理性缺失的必然结果。在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复归与再生中,大学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它不仅应该成为知识的传授殿堂和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而且应该成为精神的神圣堡垒和社会良知的明亮灯塔:它不仅要为社会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持,更重要的是要赋予这智力以德性的目标,为人类的福祉服务。大学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成为社会价值理想的守护者。著名教育家金耀基在《大学的理念》中指出:“大学应该是‘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但大学也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著,以烛照社会之方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大学实现其知识创新、积累和传播功能的巨大动力,但唯有接受人文精神的引导,科学精神才能摆脱功利主义的藩篱,否则,其求真的冲动就会为单纯的物欲所摆布。人文情怀是科学精神的不竭动力。在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所具有的崇高的献身精神、顽强的求真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和无穷的创造精神,正是源于他们博大的生命情怀和无私的人生态度。这种强烈的人文关怀驱使着他们在探求自然和社会奥秘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哥白尼、加利略、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爱因斯坦、霍金等杰出的文化巨人便是突出的例证。科学精神的精髓,就是对真理的无条件追求,这种追求既关涉到人的现实功利,又超越了狭隘的功利主义。科学探索本身就是人类实现自身生命价值和终极理想的一种方式,这种超然物外的求知精神,正是源于人类对自身生命的人文关照。在这种关照中,人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是灵与肉的统一,精神的灵性追求本身就是人类生命意义的彰显,它使人超越了自己肉体存在的直接性。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学问并非学商者即为商,学政治者即为官吏,须知即将来不作一事,学问亦为吾脑所应具之物。”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它不仅为科学精神的弘扬提供不竭的动力,而且为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大学作为知识和观念的生成者,应该具有追求学问而不问其实际功用的品格。王平:人文情怀是科学精神的不竭动力4/6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对学理的探究应该绝然脱离人生和社会的功用,而仅仅表明这种功用的多样性,以及仅从物质层面理解人生和社会功用的观点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必然导致科学精神的异化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就精神探索对人生的功用而言,有物质之用与精神之用、直接之用与间接之用、当下之用与长远之用以及自然之用与社会之用等不同层面。因此,根据其经济上的兑现价值来衡量和评价科学与人文成果的意义是非常片面的,以此裁定大学是对大学精神的践踏,也是对科学精神的曲解。哈佛大学前校长鲁登斯坦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曾就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如是说:“我所说的‘基础研究’指的是一种并未考虑其实际应用性,而是源于我们深入探索自然和人类的激情的科学研究。大学当然有责任提供有用的知识,但有用的知识可以有多种形式。如果没有以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在最基本的层次上进行的深入研究,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人的存在的整体性要求人类不能满足于直接的功利性追求,于是,对直接功利的超越便构成了人类整体和长远利益得以满足的根本条件。法国著名学者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论及德国人对现代文明的巨大贡献时,特别强调了他们超越直接功利的奉献精神:“在精神文明方面出的力,谁也比不上德国人:渊博的考据,哲理的探究,对最难懂的文字的钻研,版本的校订,字典的编篡,材料的收集与分类,实验室中的研究,在一切学问的领域内,凡是艰苦沉闷,但属于基础性质而必不可少的劳动,都是他们的专长;他们以了不起的耐性与牺牲精神,替现代大厦把所有的石头凿好。”如果不从人的存在的整体性角度来理解科学与人文,而是从人的肉体存在的直接性去审视它们,就会导致对科学的狭隘的功利主义理解和对人文精神的摒弃。现代经济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但商业化浪潮的强烈冲击却也使大学面对一种日渐增加的压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为大学招魂。唯有接纳、守护和弘扬人文精神,大学才能实现自己的本真理想。大学应关注现实,但又不简单地迎合现实,而是在对现实的关注与超越中寻求自己的位置,在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获得内在的韧性与活力。因此,大学精神应该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理想主义的:大学既要立足于现实,回应时代的要求;大学又要审视现实,超乎于时代之上。弗莱克斯纳在《现代大学论》中指出:“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知性教育与德性教育大学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德、智、情、意、体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残缺不全的人,更不是简单的工具和器物。大学教育塑造的人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丰富的知识、美好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王平:人文情怀是科学精神的不竭动力5/6的体魄,他应该既具有强劲的知性力量,又不乏规范和正确运用这种力量的能力。这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知性教育与德性教育的融合。传授知识和开启智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功能,它使学生获得借以为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如果否认这一点,大学教育就肯定是残缺不全的。但如果大学教育的功能完全局限于此,那无疑将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为大学给予人的知性力量是一把双刃箭,一旦脱离了德性的制约,它就会异化为社会公共利益的对立物。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知性能力越强,他对社会和他人构成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危害就越大。当卓越的知性能力完全屈从于个人私欲的时候,将可能释放出巨大的社会破坏力。大学教育赋予人的知性力量在不断提升的同时,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大。因此,大学必须重视德性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充分发挥教育的传道功能,在赋予学生以强劲的知性能力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创造良好环境,使学生成为既具有知性活力,又富有人格魅力的人。只有这样,个人的追求和社会的福祉才可能在知识与能力的运用所产生的结果中达到有机地融合,知识的运用就不仅会爆发出巨大的理性能量,更会释放出耀眼的德性光辉。大学人文理想的缺失容易导致功利主义的人生态度,其生命实践的主导倾向是:重视现实,轻视理想;热衷功利,漠视义理;关注物质,鄙视精神。人文理想的缺失,只能使大学教育成为功名利禄的钓饵,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成为知性的巨人和德性的侏儒。知性的田野只有借助德性的雨露才能结出丰美而健康的果实,大学教育应该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知性教育与德性教育、“为学”教育与“为人”教育于一体,塑造既具有知性活力,又富有人格魅力的人。形下之器与形上之道大学人文精神的塑造,是一个融理念、学科、机制、行为和器物等诸多层面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融形而上之道于形而下之器的过程。在理念层面,要坚守大学之道,充分认识大学的人文意蕴,克服将大学片面理解为纯粹的知识传授机构的观念,视人文精神为大学的灵魂所在。在学科层面,要将人文精神的塑造与相应人文学科的具体建设结合起来,使人文精神具有坚实的学科依托和主体支撑。人文学科匮乏的大学很难具备健全的人文精神,因此,要把人文学科建设作为塑造大学人文精神的战略工程。在机制层面,要将人文精神转化为健全的大学制度,并贯穿于大学的决策、管理、运作和评价机制之中,克服功利主义和物化管理倾向,用制度化的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使教师不仅将授业王平:人文情怀是科学精神的不竭动力6/6作为自己的使命,更要将传道视为自己的责任。大学发展目标的定位需要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始终保持必要的张力,使研究、教学和学习成为自主的创造性活动。在行为和器物层面,要把人文精神的内在理念转化为外在的生命实践,使之融入人的行为过程和话语系统,并赋予对象化的器物环境以深刻的人文内涵,从而体现理念与实践、思想与话语以及精神与器物的融合。大学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象牙之塔,大学人文精神的塑造,不唯是大学应该担负的使命,也是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学者小传王平,哲学博士,上海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1987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攻读现代西方哲学,于1993年1月获哲学博士学位。1993年4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任教,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2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斯坦福大学随美国著名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参与教育部“全国重点高校系主任出国研修项目”;曾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哲学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哲学系主任。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著有《生的抉择:克尔凯戈尔哲学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译作包括《科学与智慧》(合译)、《西方宗教哲学文选》(合译)、《海德格尔与罗蒂论哲学的终结》等,发表《传统、现代化与人的生存》、《克尔凯戈尔哲学中的人》、《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社区文化建设的多维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