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重维度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发展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过程。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深刻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新的生产力理论,深刻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关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方向指导和更加明确的路径抓手。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1845年3月,马克思在《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首次把“生产力”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来运用,并阐述了自己关于生产力的初步思想概念。此后,他又在系列著作中从阶级矛盾、生产关系等角度不断阐释丰富生产力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内核,并结合新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条件和生产关系变革,提出新的重大理论观点,作出系统的理论阐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发展。关于生产力的科技要素支撑,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中也包含科学”,科学技术本身便是一种生产力。这一理论贯穿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立足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这为新形势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了关键路径。关于生产力的生态要素制约,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先进的生产力离不开可持续的自然生态资源,自然生态资源是将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劳动者、劳动工具(资料)、劳动对象等要素,实现有机关联并形成运行合力的核心条件。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这些重要论述超越了传统生产力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零和关系,体现一种高度的生态自觉,为确保生产力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性问题,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总结其核心思想,就是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重要论述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问题给出明确指引。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意义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来看,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均需要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作支撑。对照“两步走”战略安排特别是第一步的总体目标,广东要率先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率先进入创新型经济体前列,还有较大差距和不足,也意味着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实现这些目标任务,达到新的发展高度,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看,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向高质量发展处于历史交汇点,抓住机遇就能实现换道超车、后发崛起,错失机遇则可能被进一步拉大差距并在不利位势徘徊。广东必须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抓牢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努力成为主要的创新策源地,赢得战略必争领域的胜利。从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态势看,近年来,发展分化、优胜劣汰愈发明显,缺乏技术含量的过剩生产力、重复生产力、低效生产力被市场出清,代表技术进步的数字生产力、智能生产力、绿色生产力迅速壮大。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势头总体良好,必须快马加鞭、“以新提质”,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总之,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必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加速前进,向着产业科技高峰全力攀登,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培育关键在于教育。高等教育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必须瞄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命题,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坚持人才培养的战略导向,锻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之间优化组合的跃升过程,新型的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性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和关键要素。着眼未来,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会经历一个较长过程,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大学科交叉融合力度,探索开设或改造升级一批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专业;把学科专业布局嵌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推动学科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探索和改革未来科技人才培养新模式,尝试打造“人才培养改革示范区”,为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创新和产业链发展融合赋能,提升教育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升级的贡献度。加快人才引育的重点突破,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集聚效应。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可以说,在新一轮人才发展布局中抢得先机,就能在新质生产力上形成先发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系统且有重点地谋划人才“引育用”工作,以人才链为总牵引,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撬动资金链,以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和人才集聚度提升来促进生产力的加速跃升。要聚焦“卡脖子”技术领域和优势产业领域,系统谋划引进、培育、用好战略科学家和标志性领军人才,开展有组织科研集中攻关。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计划、科研项目、事业平台等方面予以倾斜。要持续扩大以优秀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科技人才后备军的人才基数,努力形成强有力的人才磁场。要与企业、科研单位紧密合作,设立技术转移转化岗位,通过“校企联合、工学交替”模式开展卓越工程师的联合培养,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地。做好人才服务的精准对接,激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生动力。只有以真心的服务、真情的关怀、真切的尊重,才能增强人才的集聚性、激励人才的创造性。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五唯”、立新标,通过揭榜挂帅等激励机制促进更多创新人才成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推动者。要按照“人才、平台、项目”一体化原则,在科技资源配置、团队建设、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特别是对担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加强持续跟踪关注、提供有力支持。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探索赋予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更大受益权。要结合自身基础和优势,“量身定制”人才政策,强化政策执行和落地,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要不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