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前言第六版前言(从第一个字到本文开头的文本将另作处理)中国建筑史(第六版)-东南大学,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六版前言本书是为我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需要而在1979年开始编写的。1989年至1999年共发行三版。2000年,我们根据国家教委及建设部(现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九五”国家规划教材的要求,对本书第三版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修订与增补,主要由以下各个方面:第1篇:中国古代建筑根据今年来学术研究新成就,调整、充实各章内容;为了开展对古代建筑的理论探讨,增加了“建筑意匠”一章,以适应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将“古代建筑基本特征”的内容移于篇首作为“绪论”,使学生对古建筑的概貌及重要属于有所了解,以便后续章节的学习。第2篇:近代中国建筑以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充实各章;着重更新了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并调整了章节关系及内容安排。第3篇:现代中国建筑全篇共5章,均属第四版新增内容。2000年2月,由主审在南京召开了八校(清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建筑大学(现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工业大学)中国建筑史教师会议,对书稿进行了一次认真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会后,我们根据大家的建议对各章作了补充与修改。此外,根据会议意见,第四版还增编了一份古代建筑实例图录的光盘,附于书后,作为本教材的辅助材料,供广大师生使用。光盘共收录古代建筑图片1300余幅。插图凡沿用第三版者不在注明出处,新增插图凡引用他书者均注明出处。关于“现代中国建筑”部分(第3篇),这里还要作一些说明。早在第一版的书稿中(1979年),已撰写了现代中国建筑部分,但是由于当时的外部环境不具备刊出的条件,所以临时把这一部分删掉了。而时至20世纪末,新中国的建筑发展历程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50多年来的建筑成就与经验教训大有可书之处,书籍出版的外部环境又比当年宽松了许多,因此我们决定在第四版中弥补这个缺陷,希望能用有限的篇幅展示出50年来中国建筑发展历程的梗概。2003年,我们根据读者及建筑史学者在互联网上所作“补遗与校勘”,对第四版作了一次认真的校订,成为第五版。此次再版又根据各方意见,更换了一些不够清晰的线图与照片,同时对第3篇“现代建筑”作了若干修改。所附光盘参考图也增加了二百余幅。本书第3篇中最敏感的的部分,特别是对建筑作品与建筑创作思想的评价,更是人之所见各有千秋,因此,书中提出的见解,只是作为一家之说推荐给大家,供讨论、研究。教材质量的提高有赖于不断充实完善其内容。所以希望广大读者进一步对我们提出宝贵意见。潘谷西2008年12月本书作者潘谷西(东南大学)绪论、第1、2、6章、附录及光盘陈薇(东南大学)第3、4章刘旭杰(东南大学)第5、8、9章朱光亚(东南大学)第7、15、17、18、19章侯幼彬(哈尔滨工业大学)第10、11、12、13、14章李百浩(武汉工业大学)第16章本书主审陆元鼎(华南理工大学)第一版说明本书是为我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本书主编单位为南京工学院,参加编写的单位为华南工学院、哈尔滨工程学院。编写工作分工如下:潘谷西第1、2、6章郭湖生第3、5章刘旭杰第4、7、8章侯幼彬第9、12、13、14章乐卫忠第10、11章本书的体裁及分量经教材大纲会议讨论,初稿经审稿会审定除引自公开出版。全书最后由潘谷西汇总。本书图片除引自公开出版的书刊外,还采用了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未刊稿)以及有关单位提供的资料。书中一部分插图系乐卫忠、潘谷西、杜顺宝、杨道明、李婉贞、朱光亚、项秉仁、黎志涛、何建所绘制。部分照片由朱家宝加工。本书主审单位为重庆工程学院。编写组1979年7月目录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0.1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0.2木构架的特色0.3单体建筑的构成0.4建筑群的组合0.5建筑与环境0.6建筑类型0.7工官制度第1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1原始社会建筑1.2奴隶社会建筑1.3封建社会前期建筑1.4封建社会中期建筑1.5封建社会后期建筑第2章城市建设2.1概说2.2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2.3地方城市的建设第3章住宅与聚落3.1概说3.2实例第4章供电、坛庙、陵墓4.1宫殿4.2坛庙4.3陵墓第5章宗教建筑5.1概说5.2佛寺、道观及清真寺5.3佛塔、经幢5.4石窟、摩崖造像第6章园林与风景建设6.1概说6.2明清皇家苑囿6.3明清江南私家园林6.4风景建设第7章建筑意匠7.1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7.2选址与布局7.3审美与建筑设计第8章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8.1台基、踏道、栏杆、铺地8.2大木作8.3墙壁8.4屋顶8.5装修8.6色彩与装饰第9章清式建筑做法9.1大木作9.2石作与瓦作9.3小木作9.4彩画作第二篇近代中国建筑(1840年—1949年)第10章建筑发展概况10.1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地位10.2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第11章城市建设11.1近代中国的城市转型11.2近代城市的主要类型11.3近代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11.4旧都北京的近代演进11.5首都南京的规划、建设第12章建筑类型与建筑技术12.1居住建筑12.2公共建筑12.3工业建筑12.4建筑技术第13章建筑制度、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机构13.1近代建筑制度的建立13.2建筑教育13.3建筑设计机构和近代中国建筑师第14章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14.1洋式建筑:折中主义基调14.2传统复兴:三种设计模式14.3现代建筑:多渠道起步第15章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述15.1历史的格局15.2历史分期及各期建筑状况15.3建筑类型及技术的发展变化第16章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16.1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状况16.2自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16.3开放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第17章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17.1自律时期的作品与思潮17.2开放时期的作品与潮流第18章建筑教育与学术发展18.1建筑教育18.2建筑学术活动第19章台湾、香港、澳门的建筑19.1现代台湾的建筑19.2现代香港的建筑19.3现代澳门的建筑附录附录1古建筑名词解释附录2课程参考书目附录3中国历史简表附录4中国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附录5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0.1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建筑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地址、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变化很大,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因而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古代社会的发展迟缓和交通闭塞,有时这些特色得以长期保持下来。其中较为突出的如: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北方游牧民族又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屋;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有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而全国大部分地区则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建筑,这种建筑广泛分布于汉、满、朝鲜、回、侗、白等民族的地区,是中国使用面最广,各地的地理、气候、生活习惯不同,又使之产生许多变化,在平面组成、外观造型等方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繁盛景象。木架建筑如此长期、广泛地被作为一种主流建筑类型加以使用,必然有其内在优势。这些优势大致是:1)取材方便在古代,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散布着大量茂密的森林,包括黄河流域,也曾是气候温和、林木森郁的地区。加之木材易于加工,利用石器即可完成砍伐、开料、平整、做榫卯等工序(虽然加工非常粗糙)。随着青铜工具以及后来的铁制斧、斤、锯、钻、刨等工具的运用,木结构的技术水平等到迅速提高,并由此形成我国独特的、成熟的建筑技术和艺术体系。2)适应性强木架建筑是由柱、梁、檩、枋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的,墙并不承重,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因此民间有“墙倒屋不塌”之谚。房屋内部可较自由的分隔空间,门窗也可任意开设。使用的灵活性大,适应性强,无论是水乡,山区、寒带、热带,都能满足使用要求。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是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许多经受过大地震的著名木架建筑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陕西应县佛宫寺塔(二者均为辽代建筑,建成已千年左右)都能完好地保存至今,就是有力的证明。4)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远比石材快,加上唐宋以后使用了类似今天的建筑模数制的方法(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参见第8、9章斗拱部分),各种木构件的式样也已定型化,因此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制成后再组合拼装。所以欧洲古代一些教堂往往要花上述百余年才能建成,而明成祖兴建北京宫殿和十王府等大规模建筑群,从备料到竣工只有十几年。嘉靖时重建紫禁城三大殿也只花了3年,而西苑永寿宫被焚后仅“十旬”(百日)就重建完成。5)便于修缮、搬迁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运,都比较容易做到。历史也有宫殿、庙宇拆迁异地重建的例子,如山西永济县永乐宫,是一座有代表性的元代道观,整组建筑群已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卸迁移至芮城县境内。由于木架建筑所具有的上述优势,也由于古代社会对建筑的需求没有质的飞跃,木材尚能继续供应,加上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没有强有力的外来因素的冲击,因此木架建筑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仍然牢牢地占据着我国建筑的主流地位。但是,木架建筑也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缺陷:首先,木材越来越稀少。到宋代,建造宫殿所需的大木料已感紧缺,因此《营造法式》用法规形式规定了大料不能小用,长料不能短用,边角料用作板材,柱子可用小料拼成等一系列节约木材的措施。明永乐时造北京宫殿,不得不从远处西南和江南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采办木材。清代营造宫殿木料主要来自东北。森林的大量砍伐,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也使木架建筑失去了发展的前提。其次,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如明永乐时兴建的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在迁都后的第二年即遭雷击而焚毁,以后又屡建屡焚。各地城镇因火灾而烧毁大片房屋的记载不绝于书。在南方,还有白蚁对木架建筑的严重威胁。木材受潮后易于朽坏也是一大缺点。再次,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因此,进入20世纪后,当新的建筑需求、新的建筑材料、新的结构理论出现时,传统的木架建筑终于成为一种被逐步取代的构筑方式。0.2木构架的特色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两种。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变体和局部利用斜杆组成三角形稳定构架的做法。穿斗式(或称“串逗”式)木构架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在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这种木构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图0-1穿斗式木构架示意图—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抬梁式木构架(图0-2)的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由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竹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因此,南方的一些庙宇、厅堂也多混合使用这二者。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为了防寒保温,建筑物的墙体较厚,屋面设保温层(一般用土加石灰构成),,南方气候炎热,雨量丰沛,房屋通风、防雨、遮阳等问题更为重要,墙体薄(或仅用木板、竹笆墙),屋面轻,出檐大,用料细,建筑外观也显得轻巧。斗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图0-3)。古代的殿堂出檐可达3米左右,如无斗拱支撑,屋檐将难以保持稳定。唐宋以前,斗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明清以后,斗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