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今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将“亲商安商富商”作为应尽之责、第一要务,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政委和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二十五条措施》,对标对表、查漏补缺,全面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健康发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场景、新面貌。一、工作进展(一)进一步打造服务周到、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压缩行政审批时限和流程。今年以来,我们以系统化、规范化、便利化为抓手,对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化管理,全县建设完成村(社区)综合服务站,提升改造标准化村综合服务站,将审批事项下放到各乡镇村,将办事大厅搬到群众“家门口”,企业群众常办事项实现就近办理、自助办理,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切实增强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二是推行提前介入审批辅导机制。成立了重点项目帮扶工作小组,通过服务前移、触角下沉,提前介入、上门服务,全程帮办项目前期资料准备和相关手续办理。在项目正式环评前,根据预判情况关注并跟进项目,有效节省了项目环评审批时间。三是设置“企业开办专区”“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服务专区”。为企业和工程项目审批提供“一体式”管理、全链条服务,按照“任意窗口、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次受理、一窗出证”模式,对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审批服务事项实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对简易低风险项目施工图审查探索实行“容缺后补”机制,全力提升审批效率。同时,对在我县申请开设的企业,免费刻制首套印章。四是开设客商专用窗口。发放“客商投资优待函”,凭函优先办理相关手续和审批事项,今年以来我们已将13个招商引资项目函告县审批部门,为客商优先办理,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并及时反馈办理结果。五是精简办税流程和手续。进一步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办理流程,设立减税“一日办”专窗,精准分类分行业智能推送税收优惠政策信息,严格落实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持续推行“非接触式”办税,大力推进税费事项网上办、掌上办,通过云端窗口线上处理纳税业务,让纳税人“足不出户,远程办理”。(二)进一步打造公平竞争、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一是完善“生态环境监管白名单”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今年以来,我县持续加大白名单创建和帮扶力度,对已纳入“生态环境监管白名单”的9家企业,持续强化帮扶指导,减少各类现场执法检查和调研指导。加强宣传指导、安排专题培训,提升企业污染治理及无组织排放管理水平。二是推行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加大对工业企业支持力度,持续精简项目办理流程,对项目备案、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预证、施工预证同步发放,做到拿地即开工。当前我县四个工业地块实行“标准地”出让,目前已在网上公告。三是搭建就业服务云平台。平台每天汇总县内外企业、事业单位岗位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并以“金字塔”形式层层推送到各乡镇、社区、村,直至覆盖到全县劳动力群体。截至目前,在全县发布并推送了各类企业招工信息1万余条,县内外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招录信息4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数万个。四是免费为企业员工提供义诊服务和体检服务。对在我县新投资建厂的企业职工随时提供一次免费职业病义诊服务和体检服务,助力企业自觉遵守《职业病防治法》,依法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使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正常、高效、有序健康运行;组织县医院医疗小分队入企开展“义诊服务进企业职业健康暖人心”主题活动,为10家入驻园区企业268名职工提供了义诊体检服务,发放职业病防治知识读本500余本。(三)进一步打造遵法守纪、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一是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组织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者等,到企业宣传法律知识,累计发放民法典合同篇法律读本1400余本、法治化营商环境五项举措明白卡3000余张,引导企业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二是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内部联合随机抽查工作计划》和《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工作计划》,联合抽查成为日常监管主要方式,联合随机抽查覆盖面、占比率不断扩大。三是落实“轻微不罚、首违免罚”。对于存在轻微违法行为的经营主体,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包容审慎柔性执法,落实“轻微不罚、首违免罚”。对同时满足适用条件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且没有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四)进一步打造多元保障、融资顺畅的金融环境一是强化企业上市激励。制定了激励企业上市措施,并对政策内容进行了广泛宣传。实施上市后备企业“重点联系行”制度。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上市后备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加大信用贷款支持力度。聘请证券领域专家对库内企业进行上市知识培训,让企业家从思想上树立上市发展理念,做好企业上市的基础性工作。二是健全融资推送和金融机构对接服务机制。对全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省市县重点项目进行摸排,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建立台账,明确帮扶银行,制定帮扶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并制定了《2023年银企对接活动方案》,组织银行行长进企业送服务,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次的政银企对接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提高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水平。三是降低贷款门槛,保障融资需求。各银行全力满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资金需求,帮扶辖区内更多暂无抵押、保证、担保的客户获得信用贷款。(五)进一步打造诚实守信、遵约践诺的信用环境一是建立信用信息资料目录动态更新机制,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力度。归集整理信用信息96755条,建立了信用修复培训台账,定期开展信用修复专题培训。今年以来,共召开2期信用修复培训会议,累计参加人员22人次。二是促进企业诚信建设。完善各类市场信用信息档案,对诚信品牌企业实行白名单管理,在行政审批、信用贷款、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支持。建立企业信用修复帮扶机制,对失信经营主体,一企一策,帮扶尽快退出失信主体名单。三是持续完善企业信用风险差异化随机抽查机制。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度融合,做到信用风险分级分类抽查占企业抽查总数80%以上。(六)进一步健全亲清有为、优质服务的政商关系一是健全常态化政企互动沟通机制。印发《政企沟通机制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通知》,充分利用“政企同心谈”“政企会客厅”“政企早餐会”等平台,宣传惠企政策措施、倾听企业诉求,对症下药,因企施策,高效贴心服务。二是建立领导包联帮扶机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方案》,对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实行领导包联帮扶机制,分包县级领导定期深入项目一线调研,责任单位对项目落地、手续审批、要素配置、工程建设、投产达产进行全链条服务,及时梳理汇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限期解决。今年以来,包联项目县领导和责任部门现场调研对接100余次,集中调研和会议调度8次,解决土地、环评、用电、道路、融资、产能置换等问题30多个。三是充分利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好差评”系统,及时处理群众反映问题。梳理汇总投诉信息,按月通报,倒逼窗口工作人员提升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接待群众诉求32件,已全部安排专人帮办完结;全县政务服务系统共归集“好差评”评价数据568296条,五星好评562608条,五星好评占比99%,差评整改率100%。四是广泛推广智慧监督平台,强化监督检查。创新开展“码”上监督,设置“办不成事找我”监督二维码,通过码上督、马上办,促进服务效率提升。实行涉企职能部门执法情况每月报告制度和服务窗口定期评议制度,并在县纪委监委聘请的特邀监察员所在企业,设立优化营商环境监测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五是创建开通“即时联、及时办”服务工作平台。实行企业有事“即时联”,统战联席“及时办”。企业通过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即时联、及时办”服务平台工作界面,提交反映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中、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及营商环境相关问题。问题收集后,对反馈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召集相关部门现场办理,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主动为企业答疑解惑、纾困解难,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二、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加强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协调推进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把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任务落实纳入督查任务,县纪委监委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监督检查范围。县有关部门制定本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或配套政策措施,一体化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二是增强对企业关切和服务。定期入企走访调研,深入企业倾听企业诉求,讲解惠企利民政策措施;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健全“政企同心谈”“政企会客厅”“早餐交流会”等机制,增强主动靠前服务意识,加快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三是加大政策措施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亮点做法、典型案例宣传解读。通过海报、短信、服务大厅、显示屏、融媒体、明白卡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惠企利民服务举措,扩大市场主体知晓范围。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入企送政策送措施,营造良好氛围。四是增强创新意识。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政务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对标对表,加强学习,研究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措施,深入挖掘我县亮点做法,明确目标任务,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