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植被和土壤第二节土壤同步练习地处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生物多样的热带雨林景观,发育成砖红壤。据此完成下题。1.在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环境下发育而成的砖红壤应该具有的特征是()A.有机质含量高B.多为黑褐色C.多呈碱性D.土层厚度大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2.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3.图示区域()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山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读风化作用强弱与气候相关示意图,回答5~6题。5.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①到②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B.从②到③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C.从③到④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D.从④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6.①处地表的土地景观特征最可能是()A.红土B.沙土C.黄土D.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左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右图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8.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A.免耕直播B.深耕改土C.大棚温室D.砾石压土9.土壤在水力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作土壤侵蚀。印度东北部降水多,西北部降水少;半岛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下图为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说明图中甲、乙两地土壤侵蚀强度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自然原因。(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甲地和丙地土壤侵蚀的差异并阐述判断理由。(3)分析印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土壤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