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何为山水田园诗?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写自然风光为主。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夫和农耕。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何为山水田园诗?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开山鼻祖:谢灵运(山水诗鼻祖)、陶渊明(田园诗鼻祖)唐代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派产生原因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富庶,文人士大夫有足够的条件漫游各地,或生活于农村,优游林下,寄情山水;2、佛、道思想影响。唐代儒、释、道三家并行,不少文人受佛、道出世思想影响,喜欢清静,爱好自然;3、由隐入仕的社会风气。一些文人为了早做官,先当隐士,闹大知名度以待朝廷征召。这种被视为“终南捷径”的社会习尚,刺激了山水田园诗的发展。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1、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2、形神兼备,物我契合。3、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常见意象与意境:1、炊烟、桑麻、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意境特点: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2、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物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主要情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恬淡、悠然自得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过故人庄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阐释某种哲理。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哀叹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老来孤独寂寞。(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岑参)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表现诗人为了微官薄禄而不得不放弃闲适自得的隐居生活的矛盾心情。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厌恶官场,向往隐逸淡泊宁静,志趣高远生活闲适,悠然自得渴望建功,寄情山水山水田园诗情感归纳山水田园诗的常用技法主要表现在:描写、抒情的方法上常用技法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明暗相衬、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远近、声色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等。)D、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E、说明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1.听觉角度:(一)描写: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①动静结合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鸟鸣涧》②以动衬静(或以声衬静)【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化动为静【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2.视觉角度:(一)描写: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①绘形、绘色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的《山行》②角度变化:上下、俯仰、高低、远近【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3.细致程度(一)描写: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①工笔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②白描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此诗写的是赏景,刻画十分细微,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色彩异常秾丽。】4.其他方面: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虚实: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诗歌常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的手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诗歌中的“虚”常见的有:•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2、已逝之景之境。•3、想象的设想的或者未来之境•4、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诗中,抒情是虚。4.其他方面: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反衬下文漂泊的伤感。】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也叫直抒胸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二)抒情2、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乐景写乐情: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后,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悦安宁的。这首诗通篇写景,景色浓丽、美好,传达出作者愉悦欣喜的感情。】哀景写哀情: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乐景写哀情(反衬),用欢乐的景物或场景写哀伤的心情。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析】意境清新艳丽,以乐景写哀情,更见其哀,反衬诗人思乡之情的浓厚。哀景写乐情::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偶是为增强诗的音乐美、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比是为了更突出作者的情感。(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借代是使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三)修辞:在古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写景手法(特点)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视听结合(绘声绘色)、远近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对比、拟人手法+诗句中具体表现+表达的情感(效果)“手法题”答题模式: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山水田园诗一般鉴赏方法是把握意象特点,分析意境是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去把握诗歌情感,鉴赏手法,体悟语言风格。1.把握意象:①找准、找全典型意象;②观察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远近、高低、里外、俯仰等)③体会画面的色彩,感受画面的色调;④注意画面的动态、静态;2.分析意境:①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②概括景象(意境)特点。3.体会情感: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4.鉴赏手法: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合诗作分析。5.品味语言: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应用体验][例7]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提示回答问题。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抓标志:山居,意象有柴扉、落晖、松树、荜门、绿竹、红莲、渡头。2.看作者:王维,唐代诗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读诗句:①(关键词句)“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②[景、事](写景)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叙事)诗歌描述了诗人隐居山林之后的生活和心态,虽是生活惬意,却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落寞之情。4.定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诗的颔联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回归教材2、颔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分析。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很强。回归教材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答: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写“野径”“桑麻”“篱边菊”,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侧面表现了他的高洁脱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表现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庆全庵桃花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