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是利用定日镜将太阳光能反射到中部集热塔,塔内熔盐被加热,高温熔盐流入热熔盐罐中。当需要发电时,罐中的熔盐将水加热,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下图为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地球表面分布均匀B.间接为地表提供光热C.是地球上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D.能量源自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2.下列省市最适宜建设塔式光热电站的是()A.重庆市B.甘肃省C.上海市D.海南省3.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比,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最大优势是()A.选址更为灵活B.受天气影响更小C.夜间也可发电D.对生态破坏更小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含有不同生命现象的信息。下图示意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到不同地质年代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完成下面小题。4.根据地层及其化石的有关知识,可知()①任何地层都含有生物化石②中华鸟龙时期出现联合古陆③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④化石的特点与环境关系密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三叶虫出现在()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6.中华鸟龙存在的地质年代,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裸子植物盛行,在陆地植被中占主要位置B.被子植物高度紧茂,草原面积扩大C.藏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森林D.形成现代的海陆分布格局海拔相差较小的山顶和谷地气温也有明显的差异,气温差异与空气运动导致的热量交换有关。下图为某山顶、谷地夏季平均气温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7.对比山顶和谷地的夏季气温差异,原因可能是()A.谷地冷空气下沉集聚,白天气温低B.山顶暖空气上升集聚,白天气温高C.谷地与下沉气流交换热量,夜晚气温高D.山顶与上升气流交换热量,夜晚气温高8.该地区冬季山顶气温全天都高于谷地,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山坡冻害多于谷底B.谷地空气污染严重C.谷地易产生扬尘天气D.山顶积雪覆盖时间长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完成下面小题。气体成分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氮气78.0875.52氧气20.9423.15氩气0.931.28二氧化碳0.03(变动)0.059.下列关于大气成分的主要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吸收地面短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B.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C.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D.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10.下列正确表述二氧化碳浓度的是()A.城市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乡村低B.平流层里没有二氧化碳C.华北地区夏天二氧化碳浓度比冬天高D.森林里的早晨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3U8633航班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飞机从重庆起飞,在9800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刘传健机长借助自己一百多次来回飞川藏线的经验和从业30年的技术,成功于成都迫降,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1.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A.平流层B.电离层C.对流层D.高层大气12.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①被风挡玻璃砸伤②机内温度过低③飞机颠簸强烈④太阳辐射太强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潮汐发电是利用涨潮、落潮时水坝两侧形成水位差,潮水流入或流出水坝过程中推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左图为潮汐发电站水位示意图,右图为当地潮汐时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左图所示水位状态最可能对应右图中()A.2时前后B.11时前后C.17时前后D.20时前后14.潮汐发电的特点是()①能量来自太阳辐射②清洁无污染③发电有周期性④发电量稳定⑤地域性较强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完成下面小题。15.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B.增强排污排涝能力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D.增加休憩娱乐场所16.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是()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B.河道取直,水质恶化C.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D.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17.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北京时间2018年10月31日16时29分,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27.7°N,102.08°E)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9km。材料二甲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乙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1)为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面传来地震波的是()(2分)A.拉萨B.乌鲁木齐C.上海D.北京(2)材料二乙图中A为____,B为____,并写出其判断依据____。(10分)(3)甲图所示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是____。根据材料可以推断出,西昌市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填“地壳”“地幔”或“地核”)。(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下图是某城市太阳能路灯街道景观。材料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材料三: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1)下列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单选)____,该城市的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取值范围为____J/cm²。(2分)A.兰州B.海口C.上海D.昆明(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是西部____,东部____;北方____,南方____。(前面四格填“多”或“少”)(4分)(3)全球年太阳辐射的变化幅度是从____向____递减。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影响某地年太阳总辐射量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等因素。(4分)(4)根据所学,简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4分)(5)列举三个日常生活中直接利用太阳辐射的例子。(3分)(6)四川盆地为我国太阳辐射的低值中心,分析其原因。(4分)(7)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试分析其原因。(5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2022年进入汛期以来,全国一些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雨,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内涝现象。从有关报道中可以看到:6月以来,广西南宁、广西玉林、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河南信阳等地都因暴雨导致城区内涝,有些街道水深接近1米,出现了“城市看海”的现象,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损失。事实上,每年的两季特别是汛期,“城市看海”“汽车变船”都会在一些城市上演,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不便,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吞噬生命的悲剧。(1)分析降水与地表径流量的关系。(4分)(2)为减少“城市看海”“汽车变船”现象,请从水循环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