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一地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期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每小题2分。据人民日报2016年8月12日报道,我国预计在“十三五”规划的末年,即2020年左右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读地球和火星资料对照表,回答下列问题。1.火星表面的均温为-23℃,低于地球表面均温,主要原因是()A.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比地球远B.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C.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D.公转周期比地球长2.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其主要原因是()A.地球公转和自转周期适中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2016年7月31日晚上,月球玉兔车正式和大家告别,它在宇宙中工作了972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玉兔”号月球车工作时的能量来自()A.太阳辐射能B.核能C.太阳风D.风能4.易对玉兔车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月球引力D.地球运动某地层分布有下图所示的化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A.寒武纪B.二叠纪C.石炭纪D.泥盆纪6.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是()A.湖泊B.高山C.高原D.盆地《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四幅景观照片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A.①B.②C.③D.④8.这段游记关于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有()①地貌形态②植被状况③地貌颜色④地貌成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由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内空气流动十分困难,因此加强对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如图示意城市通风系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A.加快城郊热力环流B.降低城市热岛效应C.减少风沙天气频率D.减少汽车尾气排放10.城市通风廊道应()A.远离主要道路B.靠近下风地带C.限制汽车通行D.降低建筑密度下图示意某城市“透水性人行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A.水汽蒸发减少B.地表径流增加C.大气降水减少D.地表水下渗增加12.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C.根治城市内涝问题D.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下图示意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3.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A.上升补偿流B.径流入海C.寒暖流交汇D.人工养殖14.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15.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A.风化基岩B.气候C.地形D.生物16.图示区域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负相关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状况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7.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A.干旱B.寒潮C.沙尘暴D.滑坡18.下列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冬季风是该自然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②该自然灾害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的发育程度高③地形是该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④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造成该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人为原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世界人口纬度、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9.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①北半球②南半球③中低纬度地区④中高纬度地区⑤海拔500米以下地区⑥海拔2000米以下地区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20.世界人口分布的差异表现为()A.热量越充足地区人口越多B.温带平原区人口相对稠密C.陆地面积越小人口越稀疏D.气候寒冷地区无人定居2016年以来,随着国家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国已有500多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目前影响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因素是()A.文化因素B.政策因素C.气候因素D.生态因素22.农民工返乡对乡村的影响是()A.解决污染问题B.第一产业比重提高C.带动经济发展D.留守儿童比重增加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东多西少”的现象反而更加突出。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3.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A.青藏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内蒙古地区D.新疆地区24.西藏自治区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小B.各种资源均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C.受教育程度低,生育率普遍较低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粮食靠自给下图为“1980~2017年中国某区域城镇化水平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25.图示时期内,该区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时段是()A.1980~1990年B.1990~2000年C.2005~2010年D.2015~2017年26.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影响的是()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城市热岛效应增强③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④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增强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下图为“乌镇聚落形态示意图”和“乌镇建筑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对乌镇聚落形态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气候B.河流C.地形D.矿产28.乌镇建筑景观独具特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域文化B.交通C.经济水平D.政治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下列事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①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②兴建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③加固长江、黄河大堤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沿海防护林工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0.下列有关在防灾减灾中的个人行为,不妥当的是()A.优先拯救生命是灾难救助的一项基本原则B.当灾难突然降临时,最要紧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C.防灾减灾是社会行为,个人无能为力D.在不同的灾难和瞬息万变的灾情面前,需要冷静地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读“太阳系模式图”“太阳和八颗行星部分物理性质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与其他行星一起,围绕着太阳公转,他们的轨道形状为,各行星公转方向。(2)按照各行星公转轨道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位,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和。(3)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却是太阳系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其主要原因是(双项选择题)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地球有一颗卫星C.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稳定D.地球是太阳系行星之一2017年2月22日13时,美国宇航局宣布其Spitzer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了一个包含7个地球大小的行星的天体系统,推测其中3个或许人类可居.(4)请说出美国科学家推测结论的原因。32.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有关于霜的描述:“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烧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资料二:现在地球不仅面临着温室效应的困扰,还面临着一个新现象一全球变暗,即日益增多的空气污染物使晴日能见度不断下降的现象。(1)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和直接热源分别是_____(填序号)和______(填序号)。(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单项选择题)。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使地面辐射增强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3)“此时烧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试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4)引起温室效应的根本原因是______和____,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___(填序号),请列举一项在日常生活中为减缓此环境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全球变暗”现象可以使________(单项选择题)。A.①减弱B.②增强C.③不变D.④增强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资料1:北京主要河流(下图)有属于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潮白河等,它们在穿过崇山峻岭之后,再流向东南,蜿蜒于平原之上。密云水库是北京最大的饮用水源供应地,有两大入库河流,分别是白河和潮河,最后通过潮白河汇入渤海。资料2: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的水调入北京,补水密云水库;2017年开始,“引黄入京”工程通过桑干河、官厅水库补水永定河,让干涸26年的永定河北京段再现水清岸绿。(1)永定河、潮白河主要参与循环,判断理由。(2)黄河补水永定河的主要作用有(双项选择)A.永定河河道加长加宽B.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C.官厅水库水质明显改善D.极大缓解北京饮用水源短缺问题(3)北京城市规划中将西部、西北部规划为生态涵养区,其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等。(4)北京西部、北部山区地质灾害多为、。(5)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角度,简述潮白河的意义。34.图为“浙江省义乌市1970~2002年城市用地演变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影响义乌市城市用地空间演变的主要因素是(多项选择)。A.经济发展B.人口增长C.河流水源D.交通发展(2)图中乙处功能区为。(3)图中甲处布局工业用地,其有利条件有(双项选择)A.临近铁路,交通便利B.处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C.地处城市边缘,地价便宜D.处于河流中上游,水质好(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