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练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单选题1.2021年11月7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飞天”舱外航天服具有的主要功能有()①隔绝超低温②保持压力平衡③防强辐射④减轻失重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太空中温度极低,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需要克服低温环境,同时要能够将航天员身体产生的过多热量散失出去,①正确;在真空环境中,人体血液中含有的氮气会变成气体,使体积膨胀。如果人不穿加压气密的航天服,就会因体内外的压差悬殊而发生生命危险,②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太空中太阳辐射强,舱外航天服应具有防强辐射的功能,③正确;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和航天员均处于微重力环境,太空服并不能减轻失重感,④错误。故选A。读“太阳系局部图”,阋神星的公转轨道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倾角为4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图中的阋神星()A.是一颗卫星B.属于小行星带C.公转与八大行星不具有共面性D.不属于太阳系3.图中彗星距离太阳较近时,会形成长长的彗尾。彗尾的方向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4.根据彗尾方向可以判断()A.彗星的公转方向B.彗星的自转方向C.彗星距离太阳的远近D.太阳的方位【答案】2.C3.A4.D【解析】2.图中阋神星围绕太阳公转,应该是一个行星,属于太阳系,AD错误。阋神星轨道位于海王星以外,不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不属于小行星带,B错误。阋神星的公转轨道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倾角为44°,阋神星公转与八大行星不具有共面性,C正确。故选C。3.在太阳系中,由于受到太阳风的影响,彗尾应背离太阳风,因此彗尾的朝向是背向太阳,彗尾的方向正确的是甲,A正确,BCD错误。故选A。4.由于受到太阳风的影响,彗尾应背离太阳风,因此彗尾的朝向是背向太阳,根据彗尾方向可以判断太阳的方位,D正确。彗星的公转方向、彗星的自转方向和彗尾方向关系不大,AB错误;彗星距离太阳的远近会影响彗尾的长度,C错误。故选D。5.当地时间2012年8月6日1时31分(北京时间13时31分),经过半年多飞行的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登陆。本次探索的主要目标是: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存在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结合下表,完成下题。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行星质量体积主要大气成分表面平均温度黄赤交角自传周期公转周期地球1.001.00氮、氧、氩及其他22°23°26ˊ23小时56分365日火星0.110.15主要是CO2,还有部分水蒸气-23°23°59ˊ24小时37分687个地球日A.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火星生命B.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C.大气成分与地球相似D.是太阳系中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表中可看出,火星同地球相比,黄赤交角大小、自转周期较为接近,表明与地球昼夜交替周期相近,是太阳系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D正确;火星上没有生命,A错;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B错;火星大气成分与地球不同,C错;故选D。中国计划在2020年发射探测器登陆火星,并对木星系进行探测。下表为地球、火星、木星数据比较。据此回答小题。质量(地球=1)体积(地球=1)主要大气成分自转周期公转周期地球1.001.00氮、氧23时56分1.0年火星0.110.15二氧化碳24时37分1.9年木星317.941316.00氢、氦9时50分11.8年6.与木星系处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7.地球上生命物质出现的条件,火星、木星同样具备的是()A.行星表面适宜的温度B.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C.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D.气温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小【答案】6.A7.B【解析】6.结合所学知识,与木星系处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A正确;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是比木星系高级的天体系统。故BCD错误。故选A。7.八大行星的运行具有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特征,因此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具有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孕育提供条件,B正确。与地球相比,火星、木星距离太阳较远,因此二者表面的温度低,A错误。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是氧,而火星和木星大气主要成分分别是二氧化碳,氢和氦,C错误。火星大气十分稀薄,因此气温日变化大;木星的公转周期长,因此气温的季节变化幅度大,D错误。故选B。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金星公转周期约225天。金星东大距是指金星在太阳的东面,同时从地球看去,金星与太阳的张角最大,此时的金星非常明亮。借助于天文望远镜还可欣赏到金星如小月亮般的身影。阅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8.当金星处于东大距时,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金星图像是()A.B.C.D.9.当金星位于西大距时,该日地球上的人可观察到金星比太阳()A.早升晚落B.早升早落C.晚升早落D.晚升晚落【答案】8.A9.B【解析】8.金星东大距是指金星在太阳的东面,同时从地球看去,金星与太阳的张角最大,此时的金星非常明亮。根据图中金星位置分析,地球上看到的金星亮面是朝西,大约是半个亮面,A正确。BCD错误。故选A。9.西大距是指金星在太阳西面距离最远的时候。当金星位于西大距时,由于在西面,金星会比太阳先升,早落下。B正确,ACD错误。故选B。火星并不“火”,大气稀薄,主要由二氧化碳(95.3%)、氮气(2.7%)、氩气(1.6%)和微量的氧气(0.15%)、水汽(0.03%)组成,基本无液态水,气候寒冷,冬季温度可低达一133℃。下图为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首次传回的火星北极冰盖图像,图像中白色区域为覆盖在北极的“冰”原,暗色区域则为裸露的地表。经过常年沉积和消融,呈现出以极点为中心的白色冰层和裸露地表组成的环形螺旋状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冬季火星北极冰盖较厚,增加的厚度主要来自于()A.土体冻胀B.水冰C.氮冰D.干冰(注:干冰为固态的二氧化碳)11.火星北极冰盖地貌呈现螺旋状的主要动力是()A.强风B.重力C.流水D.岩浆活动【答案】10.D11.A【解析】10火星冬季温度极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部分二氧化碳冷凝成干冰,沉淀到冰盖上,季节性地增加冰盖厚度;当较暖的夏季来临时,这些干冰直接升华成气体,逸入火星大气中。D正确。土体冻胀产生的冰一般是和土体混在一起,不会集中在地表,A错误。火星大气中水汽含量少,且火星表面基本无液态水,冬季火星北极增加的冰盖不是来自水冰,B错误。液氮在-210℃左右会变成雪状的固态氮,火星冬季温度为-133℃,且氮气所占比重较小,冬季火星北极增加的冰盖不是来自氮冰,C错误。故选D。11.火星的自转也会产生地转偏向力。与地球上的飓风相似,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火星北极的强风从地势高的中央向地势低的边缘吹散,形成了螺旋状的冰盖地貌,A正确。重力是垂直于火星表面向下的,不会呈现螺旋状,B错误。火星表面基本无液态水,冰盖地貌呈现螺旋状不是流水的作用形成的,C错误。岩浆活动形成的地貌没有螺旋状的特征,D错误。故选A。2019年11月29日至30日傍晚日落时,土星、月球、金星、木星齐聚天宇,在西南方低空排成一条直线,呈现出“四星连珠”的天文奇观。下图为某网友拍摄的“四星连珠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本次“四星连珠”的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A.土星B.月球C.金星D.木星13.本次“四星连珠”的天体中,质量和体积与地球最接近的是()A.土星B.月球C.金星D.木星【答案】12.B13.C【解析】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月地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金星距轨道距离地球轨道41.4百万千米;木星轨道与地球轨道相距约628.4百万千米;土星轨道距离地球轨道为1277.4百万千米。由此可知,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在土星、木星、金星、月球四个天体中,以地球体积和质量为1,则金星的质量为0.82,体积为0.856,质量和体积与地球最接近的是金星,同属于类地行星,C正确;木星质量为317.94,体积为1316;土星质量为95.18,体积为745。土星和木星都属于巨行星,比地球质量和体积要大得多,AD错误;月球的体积是地球的1/49,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质量和体积都比地球小得多,ABD错误。故选C。2021年11月7日20时28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王亚平的出舱标志着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漫步”,她身着的新舱外服也在太空中首次亮相。下图为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右)结束出舱任务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具有的主要功能有()①隔绝高低温②保持压力平衡③防强辐射④减轻失重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5.航天员出舱时不能观察到的是()A.悬浮在宇宙中的蔚蓝色地球B.黑色天幕上无数明亮的星星C.太阳照射下的明亮船体D.划过天幕的众多流星【答案】14.A15.D【解析】14.根据所学知识,太空中太阳辐射强,应具有防强辐射,③正确。在真空环境中,人体血液中含有的氮气会变成气体,使体积膨胀。如果人不穿加压气密的航天服,就会因体内外的压差悬殊而发生生命危险,②正确。舱外宇航员体热过高的情况下,通风服和水冷服以不同的方式散发热量。若人体产热量超过350大卡/小时(如在舱外活动),通风服便不能满足散热要求,这时即由水冷服降温。①正确。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和航天员均处于微重力环境,太空服并不能减轻失重感,④错误。综上所述,排除B、C、D选项。故选A。15.地球为蓝色星球,且太空水汽杂质较少,舱外能看到悬浮在宇宙中的蔚蓝色地球,A不符合题意。空间站所处位置,大气非常稀薄,散射作用弱,因此天空呈黑色,因此能看到无数明亮的星星,B不符合题意。白天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船体能够反射太阳光,因此能看到太阳照射下的明亮船体,C不符合题意。空间站附近大气非常稀薄,难以与流星体相互产生摩擦形成流星现象,D符合题意。故选D。2019年春节热映的《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范围C.适中的日地距离D.稳定的太阳光照17.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银河系【答案】16.B17.D【解析】16.由材料信息可知,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意味着地球停止自转,但此时地球还在原来轨道绕太阳公转,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有适中的日地距离和稳定的太阳光照,所以A、C、D错误。同时由于地球停止了自转,就会存在某一地区长时间受到太阳辐射,温度较高,某一地区长时间接受不到太阳辐射,气温较低,即适宜的温度范围得不到保障,B正确,故选B。17.从图中可以看到,地球抵达的新家园是比邻星,进入了另一个恒星系统,脱离了太阳系和地月系,排除A、B;地球抵达的新家园比邻星仅离太阳4.2光年,而银河系的直径远远大于4.2光年,因此比邻星依旧在银河系之内,故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不可能位于河外星系,排除C。故选D。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璀璨的星空能够震撼人们的心灵。而一张好的星空照片则包含星辰的数量、清晰度、罕见度和构图创意等。每年6、7月,众多来自北半球的星空摄影爱好者齐聚新西兰特卡波湖附近,尽情享受与星空邂逅的浪漫。在南半球的夜空中,大、小麦哲伦星云是璀璨群星中最壮观的景观之一。特卡波湖位于南岛的中部,南阿尔卑斯山脉以东,海拔710米,面积约96平方千米,是著名的“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特卡波镇为维护“暗夜天空”的声誉,一直对辖区内的关灯时间进行着管控。图为部分天体系统示意图及南岛简图。(1)结合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