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千字交流发言范例最新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1在县委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千字交流发言范例最新4篇第1篇多点发力多措并举点燃乡村振兴“人才引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约900字)(一)多点发力引人才。一是围绕产业引,结合“花茶、姜竹、粮猪”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人才专项编制优化,通过考核招聘、考试招录等形式,集聚一批优秀青年人才。目前,全局共有研究生17名,高级技术人员22名,涵盖了农学、畜牧兽医、植物保护等10余个专业。二是返乡创业引,依托“在京”“在蓉”人才驿站牵线搭桥,每年组织参加茶博会、推介会等各类推广活动,成功回引XX籍在外成功人士、乡贤300余人返乡创业,涌现了罗凤英、胡先军等50余名优秀返乡创业明星。三是柔性签约引,深化校企地合作,积极与中国农科院茶科所、XX农业大学、XX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开展多形式合作,达成合作协议5个,推进合作项目20余个,柔性引进中科院院士陈宗懋、研究员夏新界等5个专家团队,建成农业产业化研究中心1个,成功创建XX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二)多项渠道育人才。一是举办培训育,依托“茉莉花茶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兔公馆人才‘双创’中心”等本土平台,大力实施农村家庭能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围绕种养技术、农药化肥使用、农村电商等开展培训20余次,培训2300余人。二是校企合作育,与XX农业大学达成合作协议,联合惠田米业在龙孔镇建立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禀赋,形成了“高校+政府+企业”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区域协作育,加强与周边区县的人才交流,通过开展专家人才技术培训、互动考察、学习交流等活动,促进人才协同发展。(三)创新举措聚人才。一是政策激励聚,制定《进一步促进茉莉茶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扶育行业发展,持续投入资金2800余万元扶持产业发展,用实惠扶项目,以政策聚人才。二是组织关怀聚,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百日攻坚”,组建农村工作帮扶队,分别对产业发展、项目推进、企业需求等开展一对一帮扶,以实干解难题,以关怀聚人心。三是创新机制聚,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性,减少事务性任务,增加技术性任务,让他们把精力放在本职业务上,在农业生产、科技推广上多用力,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全县农业系统取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共500余人,其中取得高级以上职称的有60人。第2篇舞好引才“指挥棒”搭建育才“孵化器”县卫生健康局局长3/11(约850字)(一)舞好引才“指挥棒”。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近年来先后赴成都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等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11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人)。柔性引进陈学忠、祝之友、郑念东等国家级或省级中医药专家7人,成立“陈学忠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通过开展学术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助力中医药事业发展,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聘请黄文芳博士等3名高级专家为检验中心及核酸基地名誉顾问,成立临床检验中心专家工作室,助推县人民医院三甲创建。(二)搭建育才“孵化器”。组建县域医共体,强化人才对口帮扶,县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基层人才培养及临床技术对口帮扶成效显著。建立医联体,持续加大与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9家三甲医院合作,通过上派进修规培和下沉临床培训带教等方式,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邀请省、市专家开展学术讲座16次,大力推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骨干培训等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项目,筑牢基层力量。近年来,全科医师转岗培训61人,上派规培32人、进修学习149人,开展省级科研项目2项,开展市县继教项目745项;获评“XX省名中医”1人、“第九批XX省基层拔尖人才”1人、省级抗疫先进个人1人、“嘉州名医”2人,“XX好医生”8人、“XX好护士”11人,市级抗疫先进个人6人、“金犍名医”10人。(三)构筑留才“温馨园”。突出业绩导向,严格开展卫生队伍“三考”工作,推行用人单位初考、专家现场考、考评组实地考,对优秀卫生人才落实激励政策。近三年,向79位卫生类人才兑现政策激励万元,向10位名医发放学习和科研经费补助万元。同时,县级公立医院制定《医院人才引进及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措施、考核管理办法及人才激励政策。2021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共发放人才物资激励37万余元。坚持“事业+感情”留人,对优秀、符合条件的人才提拔使用,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鼓励青年人才联姻,激励人才爱岗敬业,树立先进典型强化宣传,在卫生系统形成了关心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第3篇荟聚人才蓄水池赋能建设新乡村XX镇党委书记(约900字)(一)建机制,筑牢人才工作“根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人才体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全面抓好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一年来,召开党委会研究人才工作4次,围绕XX建设县域副中心镇定位,将管理型、专技类、治理型、农村实用技术型、乡贤“五类”人才作为培育重点,着力构建人才智力聚集助推强劲发展的人才工作大格局。5/11(二)育队伍,夯实人才储备“保障”。一是建强机关干部管理型人才队伍,通过导师“一对一”帮带、公务员三年培育管用等形式,激励基层一线干部创业,助力年轻干部成长。二是建强教育、卫生人才队伍,全镇辖中小学6所、医院4所,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教育、卫生人才共计83人,积极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促进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有序发展。三是建强村(社区)干部人才队伍,深入实施村(社区)干部人才专业提升计划,全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村(社区)干部人才有45人,正在进行学历提升的有70余人,大专学历计划占比达90%。四是建强农村实用技术型人才队伍,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示范基地4个,培育农村家庭能人6000余名,精选260余人进入“土专家”人才库。五是建强乡贤人才队伍,建立乡贤人才库,成立XX商会,登记注册“XX城”、武术协会等10余个社会组织,储备乡村文艺人才队伍26支、社工人才10余人,形成凝心聚力的人才合力。(三)搭平台,增添人才成长“动能”。一是搭建双向交流平台。选拔19名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岗位聘用与职级晋升40人,选派10名年轻干部到县级重点部门上挂锻炼,构建科学的干部交流机制。二是搭建乡村人才舞台。积极探索“支部+基地+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育模式,回引18名优秀返乡农民工进入村“两委”,建成县级及以上家庭示范农场28个,规模发展柑橘、茶叶、水产等种养产业5000余亩。三是搭建返乡人才平台。开展船形街社区亲民化改造,成立同学堂、同创间、同德巷等“五同室”,打造集学习、交流、议事为一体的“人才驿站”,吸纳多层次多维度人才返乡创业。四是搭建乡土人才平台。依托“古戏楼”义演平台,成立罗城镇文艺界联合会,组建夕阳红合唱团等多支文艺队伍,常态化开展文艺活动,打造“麒麟灯”等特色民俗文化品牌。第4篇筑牢人才工作根基夯实人才储备基础XX中学党总支书记(约900字)(一)坚持党管人才,着力优化人才工作体系。一是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学校人才工作地位,牢固树立人才强校意识,积极担负引才育才、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主体责任。二是健全工作推进格局。统一规划部署人才强校工作,形成党总支书记揽总,分管领导主抓,职能处室协同推进的人才工作格局。三是落实人才工作保障。近三年学校专题研究人才工作9次,投入经费450万元,完成人才工作重点项目和重大任务8个,全方位保障人才工作需求。(二)紧扣办学需求,建强职教师资人才队伍。一是强化多元引进。近三年引进本硕学历教师11名,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16名,学科覆盖率达80%,“双师”比例提高11%。二是强化培育提升。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17人次,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到企实践40人次,有效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三是强化服务激励。建立领军人才激励制度,搭建7/11人才培养平台。近年来,学校先后涌现出省特级教师XX、国家级技能大赛裁判XX、首届“XX省四有好老师”XX、XX名匠XX等一批优秀教师,学校教学团队获国家级奖项6个、省级奖项21个,主研团队入选浙-川东西协作“蓝鹰之师”创新团队。(三)强化校地合作,打造职业技能人才品牌。一是瞄准产业优化专业布局。坚持围绕地方产业链调整专业链、围绕专业链构建课程链,对接XX新型工业基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天府旅游名县”创建目标,新办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网络营销、休闲农业、康养休闲旅游服务等新专业4个,推动职业教育融入XX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二是校地一体强化供需对接。采取“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模式,加强与XX纸业、XX文旅等本土企业的合作,开展“1+X”证书制度,探索现代学徒制度,发挥人才孵化功能。建立校内生产实训基地7个、校外岗位实习基地15个,开设装备制造、电子商务等技术服务项目12个,完成技能培训9095人次,服务茉莉花艺术节、XX半马、省市运动会等活动12次。三是校校合作提升培养层次。积极推进职普融通,精心打造职教高考品牌,对口本科升学全市占比75%以上,连续10年居XX市第一。与XX航空航天职业技术学院、XX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双高院校”开展中高职衔接和五年制贯通培养。近五年参加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获团体总分、金牌和奖牌总数第一,学生范平入选国家集训队,正积极备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第5篇向犍奔跑时刻有为XX公司总经理(约650字)(一)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人才引进与建设是增强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将人才建设工作与各级管理人员工作考核指标相结合,设立专业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晋升指标,并将其作为年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落实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齐上阵,强化管理人员对人才建设工作的责任心,齐抓共管形成公司全范围“重视人才、发展人才”的良好氛围。(二)抓好人才招聘引进,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每年毕业季,公司主动积极前往各大院校开展本科生、研究生等人才招引工作。与XX轻化工大学、XX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定期开展就业指导、交流见习互动;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进入公司发展,补充后备人才梯队;公司内部长期坚持开办“XX班”(集团迄今已培养学员2000多人),通过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座谈会及团建活动,引导培训生稳定心态、树立目标,历练成才。公司近三年大学生综合留作率达80%,玖龙班综合留作率达100%。(三)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公司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建立了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完善从9/11入职培训到“师徒传帮带”“小龙班”“大龙班”等与员工共同成长的培训体系。开展“职业技能大比武”,让技术人员互相切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倡导“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弘扬制造业的工匠精神。组织开展职称评审工作,对员工的专业技能给予肯定。借鉴政府部门挂职锻炼模式,将具备培养潜力的后备人才输送到更有挑战性的岗位上去锻炼,通过实践来提升其综合能力,打造高素质企业人才管理队伍。第6篇热爱XX沃土同心共谋未来(约1200字)获奖代表我是XX一中女子曲棍球队教练XX,我来自...,但XX却是我深爱的第二故乡。因为在这里,有我无悔的青春选择,有我奋斗的酸甜苦辣,有我收获的满满幸福。在这里,我从一名专业队的退役运动员,成长为了一名专业过硬的基层曲棍球教练员。面对蓬勃发展的XX体育事业,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我个人是非常幸运的,2005年我从XX省女子曲棍球队退役,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XX一中要组建曲棍球队,便毛遂自荐,来到XX一中担任体育教师和曲棍球队教练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2007年县委县政府以引进特殊人才的方式,解决了我的编制问题。作为我们体育人来讲,退役后能从事自己喜爱的专业,是一件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所以我特别珍惜这份工作。珍惜工作的最好方式,就是铆足干劲,全情投入。因此,为了选好苗子翻山越岭,我不觉得苦;怀胎7个月带队比赛,我也不觉得累。别人眼中的苦和累,我却甘之如饴。XX一中女子曲棍球队于2005年3月建队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