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交流发言材料:构建五大体系 提升五种能力 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9基层治理交流发言材料:构建五大体系提升五种能力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精彩提纲预览:一、构建一贯到底的治理体系,提升党建引领力一是五级联动抓治理。二是强化制度抓统筹。三是激发活力抓保障。二、构建一体高效的运行体系,提升条块统筹力一是做强乡镇(街道)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二是做优村(社区)“治理单元”。三是做实网格“神经末梢”。三、构建一事通办的服务体系,提升民生保障力一是推行“一个中心抓治理”。二是推行“一个窗口管办结”。三是推行“一部热线管受理”。四是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五是推行“一个平台统数据”。四、构建一线聚集的队伍体系,提升治理战斗力一是充实乡镇(街道)人员力量。二是加强村组队伍建设。三是推动职级干部下沉。五、构建一呼必应的动员体系,提升发展凝聚力一是大力解决民生问题。二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三是构建多元共治格局。正文欣赏:构建五大体系、提升五种能力,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围绕破解基层治理部门联动难、上下互动难、乡镇(街道)统筹难、群众参与难、资源下沉难、权责匹配难、活力激发难等问题,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以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为抓手,以系统的思维、改革的精神、坚定的决心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理念、思路、模式变革,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全力构建党建引领、城乡一体、条块协同、精准服务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实现基层治理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的转变,全面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一、构建一贯到底的治理体系,提升党建引领力坚持抓党建与抓治理融合推进,以高质量党建促发展、强治理、惠民生。一是五级联动抓治理。市县乡三级成立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试点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县两级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委员会,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书记领航”项目,明确乡镇(街道)党(工)委履行主体责任,村(社区)党组织履行具体责任,形成市级主导、县级主管、乡级主抓、村级主战、3/9网格感知一贯到底的“动力主轴”。二是强化制度抓统筹。出台《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及乡、村、网格、平台“1+4”政策体系,配套制定22个改革文件,对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力量配备、运行体系进行系统性、重塑性改革。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部署”,加强对各项工作的动态管理、分析研判、督促落实,确保步调一致、同频共振。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纳入综合考核和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并提高在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倒逼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三是激发活力抓保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分类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党员空白村(居)民小组“清零”行动,扎实推进“五强五好”村(居)民小组党支部建设,调整优化村(居)民小组党支部1593个,新成立外卖送餐、快递行业、交通运输3个行业党委,组建网格党组织1万余个,推动党的组织体系贯穿到基层治理单元。注重典型引路,市级财政每年预算1600万元,创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县(市、区)1个、示范乡镇(街道)10个、示范村(社区)100个,采取以奖代补予以奖补,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抓基层治理活力。大力推行“积分兑换”“以案定补”“擂台比武”“金牌网格员”评选等激励机制,用“小举措”撬动“大治理”。二、构建一体高效的运行体系,提升条块统筹力以“下沉、赋权、增效”为抓手,一体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改革。一是做强乡镇(街道)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按照“2+5”(乡镇(街道)行政机构设置原则上不超过2个、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原则上不超过5个)模式,调整优化乡镇(街道)内设机构,构建简约高效的管理体制,全市137个乡镇(街道)均设立了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并实体化运行。深化乡镇(街道)赋权扩能,赋予乡镇(街道)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应急处置权、参与建议权、人事建议权、反向考评权,制定出台乡镇(街道)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属地管理”事项3个清单。持续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施基层治理“一件事”模块化运行改革,推动跨层级、跨领域、跨行业治理“顽疾”集成办理、高效办结。二是做优村(社区)“治理单元”。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全市1688个村(社区)严格按照“7+X”功能区布局要求,规范化建设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规范村(社区)事务准入制度,编制13项村(社区)工作准入清单、16项为民服务事项清单和17项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全面厘清村(社区)权力边界和职责范围。专项整治村(社区)台账多、牌子多、检查考核评比过多过滥问题,把村(社区)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来。三是做实网格“神经末梢”。出台《市委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抓实网格划分、人员配备和实体运行,畅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设置“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三个层级网格,实现“多网合一”,全市共划分一级网格137个、二级网格16885/9个、三级网格3万余个,并实行编码管理、动态调整。按照“选聘为主、多元补充”原则,建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注重从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等人员中选聘网格员,全市配备专(兼)职网格员万余名,全覆盖开展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充分发挥网格员“眼耳鼻舌”作用,推动网格感知更细腻、反应更灵敏、服务更精准。市县乡均成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办公室,实行视频化调度指挥,推动网格事项“发现受理—分析研判—流转处置—跟踪督办—考核评价”全流程闭环运行,实现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办。三、构建一事通办的服务体系,提升民生保障力依托“城市大脑”,整合数据资源,建强“一网统管”平台,建立高效便捷的基层治理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审批“一网通办”。一是推行“一个中心抓治理”。整合办公场所,坚持便民实用、因地制宜,将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民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整合到党群服务中心,统一名称,规范牌匾,合理设置功能区,优化提升服务功能,打造为民服务综合阵地。二是推行“一个窗口管办结”。整合服务窗口,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改革和村级代办服务,系统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完善村代办、乡受理、县审批联动机制,建设全流程不见面、零跑动、智慧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60%以上,高效便捷服务企业和群众。三是推行“一部热线管受理”。整合热线电话,推行接诉即办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改革,整合除110、119、120、122之外的40余个热线电话,建成以12345为语音呼叫号码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行“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优化接诉、派单、办理、考评等全流程环节,推动一号咨询、一号响应、一号受理,实现接、办、转、督、访全业务流程闭环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四是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整合执法队伍,深入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将基层所需、乡镇(街道)能接、部门可放的执法事项按法定程序分批下放,市级梳理确定首批执法事项18项,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体运行,有效解决了过去城市管理、市场监管、文化市场、农业农村、生态环保、自然资源等行业系统“单线”执法却无法处理的执法难题。五是推行“一个平台统数据”。整合数据平台,打破数据壁垒,依托“城市大脑”及“雪亮工程”等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建成一体化的市委域社会治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平安曲靖”APP,通过“信息采集—上报—分流研判—处置反馈—核查—结案归档”闭环运作,实现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巡,事在格中办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大力推广使用门禁人脸识别、道闸车牌识别、一键报警装置、智能高清探头等可视化信息技术和智能感知技术,全面推进智慧乡镇(街道)、智慧社区、智慧村组、智慧小区建设,为市民提供人性化的智能服务,也为做好重点人员管控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7/9四、构建一线聚集的队伍体系,提升治理战斗力树立重实干、重实践、重实绩鲜明导向,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基层治理队伍。一是充实乡镇(街道)人员力量。坚持减多补少、减上补下,打破编制资源一核定终身的惯例,市级统筹推进编制资源跨县调剂、县域内跨层级调剂,全市调整县(市、区)事业编制总量1146名,推动973名事业编制下沉乡镇(街道),平均每个乡镇(街道)调增编制7名,确保乡镇(街道)编制总量不低于县级编制总量的12%。聚焦乡镇(街道)“混岗混编”导致事业单位人员职称晋升难、岗位聘任难等问题,市级出台调整优化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政策,通过事业单位“大岗位”设置,新增正高级职称58个、副高级职称91个、中级职称205个,打通了乡镇(街道)事业单位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通道。从市县机关、珠源百人计划中选派16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挂职,充实基层力量。二是加强村组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和优秀人才“归雁”工程,巩固深化村(社区)“缩面提标”改革成果,全面推进村级组织“大岗位制”改革,并按每个村(社区)每年万元落实经费保障。持续深化“五面红旗村(社区)”推选,通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治理现场答辩、擂台比武等方式推选“基层治理红旗村”,给予村(社区)正职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副职不低于200元的标准上调报酬,切实激发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三是推动职级干部下沉。按照基层需要、应下尽下要求,按每个村(社区)不少于3人要求,统筹整合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向1686个村(社区)全覆盖选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队员5147名,其中新增选派1388名,为基层一线注入“新动力”,同时,出台《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队选派管理办法》,每季度下发重点任务清单,督促工作队员在岗履职、发挥作用。五、构建一呼必应的动员体系,提升发展凝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牵引力、凝聚力,把各方面力量有效组织起来、发动起来,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一是大力解决民生问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更实在”要求,统筹推进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疫情防控、创文创卫等重大工作,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集中精力做好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推动解决了“学生号”公交、小学生课后服务、“智慧停车”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强力解决了中心城区商品房不动产权登记等急难愁盼的历史遗留问题,广受群众好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二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行党员户挂牌公示和党员积分制管理、设岗定责、志愿服务、联系群众等制度,示范带动群众全面参与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组织群众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互相监督、严格管理。持续加强城乡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完善,积极选树道德9/9模范,推广运用“道德银行”“红黑榜”“爱心超市”等经验做法,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三是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健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联系点制度,大力推行“协商在基层”“乡贤参与基层治理”等实践,实施“万企帮万村”“万名人才兴万村”“校企联村”等行动,健全“五社联动”机制,全面深化“先锋引领·爱在珠源”党员志愿服务、“红袖章”等志愿服务品牌创建,依托行业领域社会组织广泛开展社会管理、矛盾调处、环境卫生等服务,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切实构筑起人人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