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24年工作总结范文暨2024年工作谋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2乡镇2024年工作总结范文暨2024年工作谋划乡镇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谋划年初以来,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扎实推进招商引资、乡村振兴战略、基层社会治理、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一、2023年工作总结(一)改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推动产业项目高质量集聚1、强化项目落地服务,力促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一是全方位服务产业项目落地。实行“项目保姆”责任制,成立工作专班,主要领导负责跟踪落实和全程服务,全力推进佳木斯力佳豆业科技有限公司豆制品深加工项目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超过1亿元,项目设计年加工大豆2万吨,生产干豆腐、预包装豆干等豆制品万吨、干豆渣3300吨、油豆皮500吨、卤制品500吨、熏制品1000吨,年销售额2亿元、利税2000万元,提供优质就业岗位200个,进一步带动农户增收,推动县种植、养殖产业发展。目前,工程总体进度完成超过70%,预计12月末竣工投产,提前完成年度招商引资任务。组建招商小分队,主动出击,“扣门”招商,前往山东省诸城市华远机械有限公司、云南省文山市东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大豆种植、精加工项目深入考察交流,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帮助黑龙江省亮子奔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争取上级投资1040万元,建设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二是强化土地要素保障。配合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征用兴华村万平方米土地,用于扩建工业园区;征用兴华村万平方米土地,用于建设工业园区嘉之源、互沐思三期项目;征用兴华村万平方米土地,用于实施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征用宝和村1000平方米土地、兴华村3919平方米土地,用于建设大米河边道路;征用得胜村8723平方米土地,用于建设凤鸣公园西侧道路;征用得胜村1266平方米土地,用于建设振兴路西段(永德街至西凤街)道路;计划征用宝和村6万平方米土地,用于建设抗联公园停车场。2、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一是组织开展“走千企访万户”活动。组织23名企业服务专员定期走访辖区内74户中小微企业、195户个体工商户,科学指导疫情防控,了解生产运行状况,宣传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决生存发展难题。在走访县振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时,经理张娟请求企业服务专员帮助解决企业用地紧张问题,经过逐级汇报、考察会商后,县政府决定让企业入驻工业园区,目前新建厂房已经竣工,同时吸引6户收割机配件供应企业落户,县智能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初现雏形。二是扎实开展重点突破性工作。以“四个体系”为抓手,成立领导小组和53/12个专项推进组,以“五个强化”压实领导责任,以“五个到位”狠抓工作推进,以“四个聚焦”严格考核评价,以“五个紧盯”精准督导问责,高位推进符合镇实际的34项重点突破性工作任务落实。(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三链耦合助发展,三产融合促振兴。一是优化供应链。克服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双重因素影响,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耕地面积稳定在万亩,大豆种植面积达到万亩,粮食总产量超过2亿斤,三项指标位列全县第一。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栽培数量达到1000万袋,产量达到500吨,产值超过3000万元;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种植品种发展到10余个,种植面积达到1400亩;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产量达到2400担,产值达到万元,税收超过111万元,三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栽培数量和产量稳居全县前列。生猪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牛羊养殖不断朝规模化趋势发展,县新羊牧叶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存栏种用湖羊1000只,县昌瑞牧业有限公司出栏肉牛1000头,畜禽出栏量和肉蛋奶总产量稳居全县前列。二是提升价值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个,建设面积5万亩,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增强。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3个,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新增农机具123台套,安装农机作业终端监测设备7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帮助黑龙江讷谟尔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租赁农户承包耕地万亩,年纯收益超过1000万元。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加快培育现代农业“领头雁”,引导县凤鸣永兴农机专业合作社托管土地5000亩,覆盖种植、购销、技术服务等全产业链条,实现一条龙服务,带动全镇完成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万亩。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面积万亩,保费114万元,理赔面积8200亩,理赔金额258万元,农业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三是延伸产业链。加快休闲农业发展,加强东大桥村、西大桥村、东庆升村日光温室大棚管理,推进东大桥村、兴华村、得胜村、北向阳村果蔬采摘园建设。挖掘整理本土红色旅游资源,申报北靠山村、北向阳村、东大桥村旅游开发项目,推动文旅融合发展。2、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配备封闭压缩式垃圾清运车2辆、垃圾转运车23辆、垃圾桶万个,清运垃圾1257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巩固扩大农村厕所革命成果,投入资金83万元,整改农村户厕改造问题126个,整改完成率达到100%。加大“三清一绿”工作力度,栽种一年生花卉10万株、多年生花树3000株。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和常态保洁,村庄靓丽整洁水平稳居全县前列。二是用行动守护绿水青山。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依据班子成员包片分工,分段建立9条河流安全包保责任;安装20个小微水体管护公示牌,动员群众参与小微水体治理和管护监督;做5/12好河湖水域岸线巡查保洁,提升河湖保洁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完成66个鱼池、坑塘排查工作,均未发现黑臭水体现象,基本完成1378个侵蚀沟排查工作,有效提升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平,营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良好水环境。全面推行林长制,助力实现“林长治”,召开林长专题会议2次,开展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林业有害生物等宣传培训活动10次,林长巡林110次,巡林面积1000多公顷,结合第二联防区联防联控,确保森林防火全覆盖、无死角。绿化造林亩,义务植树万株,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图斑904个、国土空间规划造林绿化图斑403个、森林督查图斑35个内业研判和外业核查工作,全面查清森林、草原、湿地资源和生态状况。三是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4种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种农产品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加快推进秸秆“五化”利用产业化,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坚决落实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秸秆工作要求,强化督查检查,紧盯秸秆离田和“第一把火”,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奠定坚实基础。持续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农业“三减”面积达到5万亩,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到5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6%,规模养殖场废物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3、筑巢引凤聚才引智,打造人才新高地。一是多层次多渠道引才。实施“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招聘大学生21名,与省委选调生一起到村任职,县处级领导、班子成员与到村任职大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促进到村任职大学生融入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二是全方位多角度育才。实施“四培养”工程,储备村级后备干部46名,举办农村业务知识培训5次,300余名农村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三是宽领域立体化用才。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下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手棋,汇聚乡村振兴人才力量。为营造浓厚的业务比拼氛围,举办了镇2022年农业工作业务擂台赛活动,各村全面亮出有关秸秆禁烧、综合利用、河湖长制、人居环境工作的成果,亮实绩、赛能力、比干劲,晒成绩,为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4、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一是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全面普查村级文化活动中心设施,免费开放综合文化站,组织乡土文化人才参加县文化馆业务培训。开展“走进书屋悦享阅读”暑期阅读交流会,补充农家书屋书籍1380册,动员300余名农民群众参与“咪咕阅读·我爱阅读100天”线上阅读打卡活动。二是提供文化产品供给。东大桥村党支部书记赵云登上佳木斯市农民春晚和香港卫视国际春晚舞台,演唱著名军旅词作家聂正罡创作的歌伴舞节目《耕娘》。省电视台《新闻夜航》栏目报道反映疫情防控工作的三句半节目《唠唠咱村眼前的事儿》,镇艺术团创编情景舞蹈节目《情满端午》参加县端午节专场演出,配合县文化馆送戏下7/12乡17场次。开展首届镇“盛京杯”迷你健康跑和“传雷锋精神·树文明新风”、“粽叶飘香暖端午”、“乡村振兴巾帼在行动·志愿服务共享小菜园”、“携手保护母亲河·共建生态文明村”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开展“小菜园功能介绍及前景”、畜牧养殖、家庭防病、防溺水等科技培训5次。配合佳木斯盛京胃肠专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参与县2022年职工冬季趣味运动会多个项目的角逐,取得团体总分第七名的好成绩。韩霜、张诗宇分别获得县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提能力·转作风”演讲比赛三等奖、优秀奖。(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1、层层传导压力,狠抓责任落实。继续向5个脱贫村和5个乡村振兴重点村派驻工作队,继续落实脱贫户和监测户帮扶责任,推荐选树乡村振兴先进典型18个,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履职尽责,在农村担当作为。2、细化路径措施,狠抓政策落实。85名学生享受“两免一补”等教育帮扶政策,杜绝辍学现象发生。再排查764户脱贫户和监测户房屋,隐患全部得到解决。自来水入户率、水质检测合格率全部达到100%,村屯全部实现24小时供水。配备32名村医,管理32个村屯卫生室,脱贫人口全部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健康帮扶政策,766人享受慢性病政策,456人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1249人享受低保政策,101人享受特困供养政策,102人享受高龄老人补贴政策。3、紧盯群众满意,狠抓工作落实。一是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脱贫人口省外就业69人,省内县外就业31人,县内就业506人,其中安排在公益性岗位就业334人、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7人。排查归档行业部门预警信息202条,做到应纳尽纳、应贷尽贷、应保尽保。二是强化扶贫项目资金后续管理。统筹发放仓储中心、大豆制品、食用菌、光伏等产业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分配资金万元,脱贫户户均增收1750元,人均增收1000元。合理规划庭院种植、养殖项目,提升庭院经济质量,发放庭院种植奖励资金万元、庭院养殖奖励资金万元,脱贫户和监测户户均增收770元。三是精心谋划项目入库。围绕全县农业优势产业规划和布局,申报2023年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3个,预计投入资金7085万元,夯实农业发展基础。4、强化使命担当,狠抓成效巩固。组织帮扶责任人,通过入户走访或电话联系的方式3次集中排查2326户脱贫户、监测户和预警户,解决增收不稳定问题53个,积极防范区域性、群体性减收风险。排查整改宣传“一键APP”、帮扶手册填写等问题4个。将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6人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全部落实相应帮扶措施。实施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五项重点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高标准推进“五措保增”专项行动,收入增速实现“两个高于”,缩小与其他高收入乡镇、村屯差距,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增收幅度达到%,超额完9/12成年度增收目标。(四)满足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构筑多元化解“综合体”,打造矛盾纠纷“终点站”。建立镇村联动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社会调解,采用亲情感化、政策帮助、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方式,多元化解矛盾纠纷18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5%。2、织密风险防范“责任网”,筑牢安全生产“生命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安全生产职责清单》,签订《应急管理责任状》,开展消防、水上、道路、食品、火灾隐患、燃气、电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