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教学计划(5篇)写好1篇学科教学计划要怎么做?时间过得真快呀,又一学期到来了,写好教学计划,才能够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想要了解“地方课教学计划(5篇)”的相关知识看看下面这份资料吧,本资讯仅供参考请勿过分依赖!地方课教学计划篇【第一篇】教学目标:1、了解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2、培养学生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积极情绪,建立“快乐不快乐全在于自己”和“情绪是可以调节的”的信念。3、树立“帮助他人心里乐”的观念,让自己变得更快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难点是形成积极情绪,建立“快乐不快乐全在于自己”和“情绪是可以调节的”的信念【活动形式】小品表演、讨论。【活动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活动时间】40分钟。【活动准备】事先编排小品。【活动设想】情绪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心体验,它反映了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情绪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情绪始终悄悄地参与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工作和学习效率,也改变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因此如果我们懂得情绪确实能够起到加强或者削弱我们活动效果的作用,那么调节控制、利用好它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因此,为了了解小学生情绪困扰以及如何控制调节不良清绪的状况,我们对五年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因为某些问题而产生不良情绪,而%的学生无法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因此教育学生学会控制调节不良情绪已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让自己更快乐》,从而让学生了解三个方面的内容:1.情绪的产生;2.不良情绪对我们的影响;3.如何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可采用自我安慰(即换个角度想:设计情境让学生练习)合理地宣泄(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几种合理的宣泄方式)等方法。【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少事情,有的是让我们感到开心,有的是让我们感到伤心,那现在就请大家说说哪些事让你感到开心,哪些事让你感到伤心的。生1:妈妈帮我过生日时我很开心。生2:我或者丢了钱,或者被人打我会很伤心。生3:考试考好我会感到很开心。生4:我家买了一台电脑,我会感到很高兴。生5:放假时我感到很高兴。师:刚才我们大家说了许多开心以及伤心难过的事,伤心难过和开心都是我们的什么?生:都是我们的情绪。(点评:由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自然地导入主题,并注意到情绪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从而为下面活动作好了铺垫。)二、小品表演,分组讨论师:对了,都是我们的情绪,那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情绪是怎么产生的.?首先请大家观看小品。(由两个学生表演小品:小华:“我们刚刚上完体育课,瞧我们满头大汗。”小伟:“我也是,真是又渴又累。”小华:“哈哈!我的桌子上还有半杯水呢?太好了!”咕嘟咕嘟喝下去。小伟:“唉,怎么只剩半杯水?”也咕嘟喝下去。)师:现在老师要请大家思考讨论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并记录:问题1:对于这半杯水,小华和小伟分别表现的情绪是怎样?问题2:小伟和小华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问题3:你明白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吗?;(学生分组讨论。)师:现在每组请一位同学发言,把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告诉大家。生(小组1):问题1-小华高兴,小伟很挑剔。问题2-每个人的思维不同。问题3-情绪的产生是每个人的想法不同。生(小组2):问题1-小华的情绪很高兴,觉得无所谓,小伟很难过,不满意。问题2-因为人有不同思想所以有不同的情绪。问题3-情绪是人的思想产生的。生(小组3):问题1-小华、小伟的情绪一个乐观状态,一个悲观状态。问题2-因为他们的性格和想法不同。问题3-在心情的变化下情绪产生了。生(小组4):问题1-小华和小伟的情绪都不一样,小华很高兴,小伟很伤心。问题2-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喜怒哀乐,小华觉得这半杯水己经足够了,小伟水量比较大,觉得半杯水不够,所以不高兴。问题3-情绪的产生是由每个人的感想都不一样所以会有不同的情绪。生(小组5):问题1-小华想有水喝就好,不管那么多,很高兴,小伟想只有半杯水,太少不解渴,感到很不开心。问题2-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人的看法。问题3-情绪是由心里的感想而产生的。师(小结):刚才每一组的同学都认真地讨论,并且发言都很好。小华和小伟由于想法、感受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情绪,也就是说想法产生了情绪。那么,是先有想法还是先有情绪呢?生:先有想法。师:对了,是先有想法,想法控制情绪。师:有时我们遇到不开心事,请大家想一想怎样让自己更快乐呢?生:换个想法。(换个角度想)(点评:使用小品表演的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的情绪体验。通过对小华和小伟对同一事件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原因的探讨,引导学生了解地方课教学计划篇【第二篇】三年级上学期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瓦窑镇老营小学杨光萍一、指导思想以地方发展为活动素材,继续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工作,围绕学校教科室教科研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扎实活动。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科研机制,深化学校地方课程的内在品质;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深化课改服务,为基层学生服务,为师生共同发展服务;全面落实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推进地方与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促进学校和教师进一步形成课程意识,大力开发和利用好地方与学校的课程资源;以校本教科研为基础,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力研究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开发的多样化,学校地方课程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着眼学生的发展与需求,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课程开发,充分发挥学校地方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二、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好动,但约束力较差。所以教师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探索活动主题,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他们的探索欲望。三、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2、乐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去。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3、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4、学会礼貌用语,学做一个文明观众。5、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6、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懂得关心和养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7、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思想感情,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四、教学重、难点:通过环境保护、探索等方面地学习,能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事物与自己是息息相关。五、教学措施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主性,增长才干。3、注重学生实践观察为主,认识事物,认识现象,发现掌握运用规律。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方法。5、启发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6、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地结合。2013年9月三年级上学期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瓦窑镇老营小学杨光萍2013年9月地方课教学计划篇【第三篇】一、教材分析:本册地方课程资料丰富,能帮忙学生掌握应对灾难的自护、自救技能;还有安全自救,帮忙学生保护自我,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此外还有珍爱生命,帮忙学生掌握坚持自身健康的技能,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还有传统文化教学。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我们会感悟到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在“名人长廊”里,我们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以往活的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胜佳境”里,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里,我们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当你学了这些,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做一个中国人真好!教学的重点:1、让学生学会了解周围事物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学习中的问题。2、初步认识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区域文化特质等方面的情景。3、经常让学生简便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资料。教学难点:1、学生正了解并实践环保方面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2、培养学生观察、信息收集、现场考察、调查、制作等本事。3、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学生初步理解学习资料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4、在教学中,有些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如要多读书、要勤于思考),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资料,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料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职责感,确保学生的安全经过学习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培育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了解社区的环境和主要环境问题;感受自然环境变化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养成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地方课教学计划篇【第四篇】关键词区域产业;职业教育;相互渗透;专业设置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4)17-0070-03收稿日期:2014-04-12作者简介:张三(1983-),男,河南泌阳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吴耀(1977-),男,浙江丽水人,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主任,工美师。基金项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台州产业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互动效应研究》(编号:L2012C014),主持人:张三;浙江省科协软科学研究课题《基于先进生产理念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研究》(编号:KX13C-22),主持人:张三。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已成为发展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大举措[1]。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基于本国实际情况,已经探索出效果显著的职业教育模式,如美国社区学院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GNVQ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2]。这些模式基本上都是采取与本地区产业深入、广泛合作的形式。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不断地借鉴、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如何相互融合的细节还有待进行深入探讨。一、区域产业结构及其与职业教育的相互关系区域产业结构是指某一范围内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组合的结果,是指区域内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之间的占有比例关系[3]。区域产业结构明显受到本地区科技储备与创新、人口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与政策、自然资源、资金规模、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等因素的制约,其中客观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经济措施和社会政策对区域产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产生、演变和发展[4]。区域经济产业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一般区域仅有几个或十余个优势支柱产业,是小范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活动,而这些往往造成职业技能类型单一,但是职业技能的要求高,恰好可以与职业教育的专业性、社会分工的细致性有机结合起来,职业教育的重要特点就在于提供具有专业技能,又有职业发展空间的高级人才。职业教育本身的行为可以理解为职业教育的实施者―学校和职业教育的受益者―企业在区域产业的平台上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程度取决于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程度,也决定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劣[5]。职业教育的规模化、人性化、多样化、区域化发展已经成为趋势,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紧密融合已经成为关键。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具有紧密的联动性和互动性。职业教育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区域产业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