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建构“阅读素养”的有效培养模式【摘要】: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多数关注的是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阅读素养的培养很少涉及,或者是涉及了,但是只是关注了其中的某一部分,不能从一个完整的阅读素养的要就对学生进行培养。本文从阅读素养的概念、构成的诠释着手,从三个层面构建阅读素养的培养模式,以期给阅读教学中的同行们一些可操作性的借鉴。【关键词】:阅读素养目标定位文体和文本特征阅读过程在今年的浙江省高中英语优质课比赛中,比赛内容看似又回归到了原点——上一节阅读课,本想着是不是又是老套的mainidea,multiplechoice或trueorfalse,因此抱着好奇的心想看看参赛的选手们会把这节阅读课上成怎么样,但是结果是那么令我吃惊,也让我大开眼界,原来阅读课还可以那样上,从始至终都是围绕着文本,对文本层层解读,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带领学生从readbetweenlines,到readbehindlines再到最后的readbeyondlines,充分体现了阅读的三个能力层面,同时也让我看到了阅读教学的新的起点——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只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是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纵观我们当前的阅读教学,似乎我们也在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的通过阅读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努力地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1.我们的阅读教学过程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更关注结果,忽视阅读体验过程;2.阅读停留在信息提取层面,并视其作为阅读的结果;3.急于要求学生进行语言输出,不为学生提供语言和信息内化的机会和时间;4.对发展学生深层次思维关注不够;对文体特征关注不够;对个性化阅读关注不够;5.语言学习脱离阅读内容和阅读过程;6.语言表达不能体现课堂阅读所获取的信息和观点,以及对所学语言(语言、内容、形式)的理解和运用。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我们对于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方面的缺失与不足。本文试图在这个背景下,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建构起一个有效的模式来培养阅读素养。一、阅读素养的概念和构成(一)什么是阅读?从狭义的层面上来理解的话,阅读就是读懂文本中的每个词语;就是从所读文章中提取信息;就是为了学习文本中的新词语和新句型。但是仅仅有这些并不能真正解读阅读的含义。现在更多的人认为阅读就是在个人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与文本互动建构新的意义。[1]在这个层面上,学生并不是在机械地学习语言知识,他们更多地参与了文本的解读、诠释和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经验,建构出新的体验和意义,达到readbeyondlines的高度。(二)什么是阅读素养?2009年的PISA国际测评项目引起了很多教育者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在这一次的测评中,中国上海的学生获得了世界第一的好成绩,更多的是PISA背后的一些思考。PISA测试的全称为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学生基础能力国际测评项目),其内容包括科学素养、数学素养、阅读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国际性的测试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学生阅读的测试不是阅读能力的测试而是阅读素养的测试,这又在提醒着我们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更应关注阅读素养的培养。美国国家教育发展评估是这样定义阅读素养的。它认为,阅读是一个积极且复杂的过程,涉及理解书面文章、形成并理解含义,根据文章类型、目的与情景,恰当使用含义。而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则认为,我们不仅要强调阅读者能够理解所读文章的内容意义,还要强调阅读者应具备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信息,以此满足目的需求的能力,这也是在阅读的后面加上“素养”这个词的原因。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提出,阅读素养是阅读者为了达成个人目标、积累知识、开发个人潜力、参与社会等目的,理解、利用、反思和使用书面文章的能力。(三)如何理解阅读素养?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的培养目标更多的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所谓阅读能力是我们对文字所传递的信息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它是一种单向的联系,即阅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而阅读素养是指我们对文字材料的理解、使用和反思、从而使我们能够实现个人目标,发展个人知识和潜能,更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它是一种双向的联系与影响,即阅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使用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又反过来影响阅读者,从而实现其个人目标、发展个人知识和潜能。我们可以通过图示更直观地看清两者的关系:理解使用、反思实现其个人目标、发展个人知识和潜能因此以阅读素养为培养目标的阅读教学将超越对一般阅读能力的培养,使阅读不仅仅停留在对文本表面文字的理解,而强调阅读者为了不同的目的而阅读,强调他们对文字信息的主动理解、使用和反思,强调阅读者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和与文本的互动来获取信息,不论是为个人还是为公众事业,为学习还是为工作,使他们为成为积极的公民和终身学习者而进行阅读。这或许才是阅读真正的意义所在吧。(四)阅读素养的构成阅读素养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阅读过程(ProcessofReading)、阅读内容及呈现形式(ContentofReading)和阅读情景(ContextofReading)。1.对阅读过程的分析:[1]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1)理解事实性信息(Retrievinginformation);2)理解整体意义(Broadunderstanding);3)发展诠释能力(Developinganinterpretation);4)反思与评价所读内容(Reflectingon阅读者阅读材料阅读能力阅读素养阅读过程对文本的阅读利用文本以外的其他知识反思与评价解释信息提取信息获取信息理解大意解释信息反思评价内容反思评价信息content)—(理解深层含义);5)反思与评价问题与特征(Reflectingonform)。2.对于阅读情景的理解,我们关注四种阅读目的:1)为自己读(Readingforprivate);2)为公共用途读(Readingforpublicuse);3)为工作读(Readingforworke.g.applicationform);4)为教育读(Readingforeducatione.g.explanation)。[1]这些阅读目的在阅读者平时的阅读中是交互出现的,而不仅仅是是单独的存在。3.阅读内容主要是文体和文本特征:[1]二、建构阅读素养的培养模式(一)阅读素养的启示从阅读素养的概念和构成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素养的培养不是单纯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他更关注阅读者的一个后续的多维度的发展。因此,在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的是:1.如何设计不同层次的阅读理解任务?2.如何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如何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内容和形式的反思能力?4.如何培养学生应用阅读信息参与社会活动,发展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目标?(二)培养阅读素养的三个关注1.关注目标定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曾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目标,它规定了教学内容的设计,影响着文本Text连续性文本Continuoustexts非连续性文本Non-Continuoustexts记叙文Narrative说明文Expositive描写文Descriptive论说文Argumentative用法说明、文件及记录Injunctive图形ChartsandGraphs图表Tables图解Diagrams地图Maps表格Forms广告Advertisements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基础。因此,在培养阅读素养的过程中——在阅读课堂上,教师需要关注目标的定位:1)是从教师出发还是从学生出发?2)是立足知识点学习还是立足能力发展?3)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可观测性和可检测性?[1]刘兆义(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专家核心组成员,特级教师)的ThreePs也清晰地诠释了如何设定教学目标。ThreePs:1)Putyourselfatthepositionofthestudents.站在学生的地位,引领教学思路。2)Putthestudentstoexperiencethelearningprocess.以体验学习途径,设定教学思路。3)Puttheemphasisonstudents’spractice.强调实践和运用,拓展教学思路。课例分析:OliverWantsMore(选自西南位育中学朱嗣豪老师的阅读课)一、教学背景高中生较高的认知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思维深度,决定了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进行的难度。“课堂阅读读什么?怎么读?”对于这个一直被探讨、被争论的话题,实践证明,若是将“激趣为先”的课堂活动设计思路曲解为“激趣始终”、为“热闹”而“热闹”的形式主义,并以此为解决一切课堂阅读教学问题的根本,结果往往是课后“一哄而散”,将文本“抛诸脑后”。经典著作本身在思想、语言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将英语经典文学作品作为高二年级的补充阅读材料,是基于该阶段学生所具有的相对较高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特点。若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能起到见微知著,“激发进一步阅读兴趣”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tohelpstudentslearnsomenewexpressionsofthestory(workhouse,severe,desperate,etc)2.tohelpstudentsgetageneralideaofthemainplot3.toarousestudents’interestinreadingclassics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环境描写所营造出的氛围的分析,及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分析难点:深刻理解人物语言和动作描写所折射出的人物性格从以上的课例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朱老师的教学目标,但是除了这个目标,我们还看到了他这节课的教学背景和教学的重、难点。其实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有其背景,也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这个重难点中体现了阅读素养的要求,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此,这三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不应该将他们隔离开来,独立的看待,它们是一个整体。所以,教学目标应该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和难点。2.关注文体和文本特征在我们的日常阅读教学中,或许很少会去关注所教授文章的文体和它的文本特征,更多的时候是和学生纠结在语言知识的学习上,是为了教教材而教学,脱离课程标准的要求。其实在2003年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对于读的技能八级要求的第一条就是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1]例如,在今年杭州市第二次2011届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的英语试题中,就体现了对文体和文本特征识别的要求:阅读理解D篇选自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藤叶》,第60题Theshortstorycanbelistedasatypicalexampleofstorieswith.A.surpriseendingsB.vividcontrastsC.artisticimaginationD.arrestingopenings若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关注文体和文本特征的话,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读的技能八级要求中的第五条: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1]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话,这道题目就会被轻而易举地解答出来,因为欧亨利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surpriseendings。课例分析:TomSawyerpaintsthefence(选自《牛津英语》)本文节选自MarkTwain的TheAdventuresofTomSawyer一文,内容浅显易懂,适合中学生阅读。在读前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题目、课文图片和自身已有的知识来识别这篇文章的文体,教师的设问可以是:Whatkindofstoryisit?A.SciencefictionB.LovestoryC.DetectivestoryD.Children’sstory因此,在阅读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文体和文本特征,有目的、有条理、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对于文体和文本特征的认识和识别,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