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1《三维CAD技术》教学大纲.....................................................4《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大纲.................................................6《冷冲压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9《模具CAD/CAM/CAE》教学大纲................................................12《数控编程技术》教学大纲....................................................15《液压传动与气动》教学大纲..................................................17《塑料模设计及制造》教学大纲................................................21《文献检索》教学大纲........................................................24《营销基础》教学大纲........................................................27《特种加工技术与编程》教学大纲..............................................30《产品造型设计》教学大纲....................................................32《冲压与塑料成型设备》教学大纲..............................................34《专业英语》教学大纲........................................................36《挤出成型与模具设计》教学大纲..............................................38《AutoCAD实训》教学大纲....................................................40《机械加工实训》教学大纲....................................................41《冲压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44《数控机床加工实训》教学大纲................................................45《模具钳工实训》教学大纲....................................................46《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Moldwizard》教学大纲...................................48《注塑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49《岗位实习》教学大纲........................................................50《毕业设计与答辩》教学大纲..................................................511《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代码:51403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60学时,4学分(其中讲课56学时,实验4学时)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1、初步掌握机械制造过程和方法实质,工作特点及其基本原理,并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2、了解各种加工方法的使用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大致结构和适用范围。3、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加工性能和零件的结构工艺性。4、初步了解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5、了解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金属切削过程;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性能。6、掌握刀具结构、刀具材料知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角度的作用,及其对加工精度、表面。7、粗糙度的影响,使学生具有合理选择刀具角度的能力。8、掌握各种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能力。9、理解零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要求,使学生具有设计合理的零件结构的能力。10、掌握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合理地安排零件加工过程。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的选择方法、公差与配合的选择方法;切削用量三要素、刀具几何角度的标注、切削层公称横截面要素;切削过程中物理现象的影响因素、切削过程基本规律的应用;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和齿轮加工的基本知识;零件工艺规程的内容和要求、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等。课程难点:金属毛坯的成形方法、提高机械加工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刀具工作角度、刀具几何角度的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齿轮加工、基准及定位基准的选择等。(二)课程内容第一章机械工程材料1、金属的结构2、钢的热处理3、合金刚4、铸铁5、有色金属6、硬质合金和超硬刀具材料7、非金属材料第二章金属毛坯的成形1、铸造2、锻压加工23、焊接第三章金属切削原理1、基本定义2、金属切削过程的物理现象3、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4、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5、金属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第四章金属切削加工1、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2、车削加工3、铣削加工4、磨削加工5、齿轮加工6、其它切削加工简介第五章机械加工质量1、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2、机械加工精度的综合分析3、影响机械加工编码质量的因素4、提高机械加工质量的途径与方法第六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1、概述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准备工作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4、工序设计5、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6、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第七章机床夹具1、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2、定位误差3、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4、各种机床夹具简介第八章典型零件加工工艺1、轴类零件加工2、套筒类零件的加工3、箱体类零件的加工4、圆柱齿轮加工第九章装配工艺1、概述2、装配方法3、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第十章现代制造技术简介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3、柔性制造系统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3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本课程学习、要求与生产实习相结合。实习环节主要以参观实训中心、实习单位为主。让学生认识基本的机械加工方式,熟悉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四、考核办法1、考试方式:理论参加院统一考试;2、考核办法:理论测试采用闭卷考试,占60%,平时成绩40%;五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章)讲课学时实验(训)学时习题时数第一章机械工程材料4第二章金属毛坯的成形8第三章金属切削原理62第四章金属切削加工8第五章机械加工质量62第六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4第七章机床夹具8第八章典型零件加工工艺6第九章装配工艺4第十章现代制造技术简介2总计564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一)推荐教材教材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机械制造基础》苏建修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二)推荐参考书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金属工艺学》邓文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金属切削机床》戴曙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年出版制定:陈树彬审稿:毛金明审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指导委员会4《三维CAD技术》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三维CAD技术》课程代码:514047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60学时,4学分(其中讲课30学时,实验、上机或课外实践30学时)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基础》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三维产品设计是现代产品设计和模具设计的主流方向,而UG软件是三维软件中的佼佼者,在造型﹑设计﹑分析和制造方面提供了一整套产品数字模型,已广泛用于设计和生产飞机﹑汽车﹑机械设备以及日用产品。三维产品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实践基础课程。教学以应用为目标,通过大量典型产品为具体实例,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和运用UG进行中等复杂三维造型与设计。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课程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1、掌握基本几何图元的绘制、熟练地编辑几何图元;2、掌握UG软件的草图绘制功能;3、熟练运用UG软件进行零件的三维造型设计;4、熟练运用UG软件进行高级曲面的造型设计;5、熟练运用UG软件进行制图的尺寸标注;6、熟练运用UG软件进行零件的装配。课程难点:运用UG软件进行高级曲面的造型设计。(二)课程内容第一章UG系统概论第二章UG的基本功能操作第三章UG的曲线操作与编辑第四章草图功能操作第五章UG实体操作与编辑第六章UG曲面特征操作第七章零部件的装配第八章工程图模块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验教学的要求要求学生能较为熟练使用UG软件,会进行一般产品设计。(二)实验安排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要求学时要求1UG的曲线操作与编辑掌握简单曲线及二次曲线的创建;掌握曲线的常用操作及编辑功能练习简单曲线及二次曲线的创建;练习曲线的常用操作及编辑功能452草图功能操作掌握草图的定位约束及尺寸约束功能,掌握草图的绘制练习草图的绘制、定位约束及尺寸约束操作43UG实体操作与编辑掌握UG基准特征、成型特征及扩展特征的创建练习UG基准特征、成型特征及扩展特征的操作,练习UG常用特征的操作及编辑64UG曲面特征操作掌握UG曲面的创建及编辑方法练习UG曲面的创建及编辑操作45综合实体建模掌握综合实体的建模方法练习综合实体的建模66零部件的装配掌握零部件的装配及装配约束的建立练习零部件的装配及装配约束的操作47工程图模块练习工程图的创建与视图操作,练习剖视图的创建、尺寸标注及符号标注操作。掌握工程图各个视图的创建,掌握工程图的尺寸标注及符号标注2四、考核办法1、考试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程2、考核办法:考查的评分标准以及平时上机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70%。五、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章)讲课学时实验(训)学时习题学时1、UG系统概论22、UG的基本功能操作23、UG的曲线操作与编辑4444、草图功能操作4445、UG实体操作与编辑6666、UG曲面特征操作4447、综合实体建模2668、零部件的装配4449、工程图模块222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推荐教材教材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UG机械设计习题精解》李志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5月(二)推荐参考书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UG中文版机械设计实战训练》朱凯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5月制定:康剑莉审稿:毛金明审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指导委员会6《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代码:51402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讲课28学时,实验、上机或课外实践4学时)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基础》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基础学科。它不仅将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标准化领域与计量学领域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而且涉及机械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质量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等许多方面。没有互换性生产原则的指导,没有测量技术的发展,现代机械电子工业不可能获得发展。因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