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分享13个知行合一主题名句我们学习理论,不能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了自说自话的空洞说教。我们必须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坚持“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坚持以“践”为重,笃行真抓实干。“知行合一”这一观点广泛见诸于公文、申论、讲话稿乃至学生习作。现在为大家推荐13个关于“知行合一”的名言金句,一起学习起来!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王阳明的《传习录》释义: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行而不知,可以至知。——前半句出自王阳明《传习录》释义:理解了而不去做,就是没有真正理解。不理解,但去做了,就可以理解。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清·顾东桥《答人论学书》释义:真知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不实践就不能称为真知。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释义: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左传》释义:学习与懂得道理并不是最难的,而难在去实行。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道德经》释义:上士听了道,努力去实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释义: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西汉刘向《说苑·政理》释义:耳朵听到的不如亲眼看到的,亲眼看到的不如自己调查到的,自己调查到的不如亲手操作的。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朱子语类》释义:理解得越清楚,实践就越扎实;实践越扎实,认识就会更加清晰。3/4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明·林鸿《饮酒》释义:假如一句话都不能付诸实践,纵然读万卷诗书也是枉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释义: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如果要想认识事物的根本或道理的本质,就得用自己亲身的实践,去探索发现。知行相资以为用。——清·王夫之《礼记章句·中庸衍》“知行相资以为用,唯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释义:认识和实践互相凭借,才能发挥作用,知和行不可分离。相资:互相凭借。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宋·朱熹《朱子大全·答曹元可》“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释义:治学的实质,本来就在于实践。如果只是掌握了知识、懂得道理而不去实践,那与不学没有什么不同。更多相关或语义相近的名句实践出真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积诚泮群疑,实践激众媮。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您还能想到哪些?欢迎持续关注我们。拓展阅读:知行合一,致良知,是阳明文化的核心。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哲学理论,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明朝状元)之子。奋书文库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