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代替DB11/T1264—2015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高等学校Assessmentindicatorsystemofcleanerproductionuniversitiesandcolleges2023-12-25发布2024-04-01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评价指标体系.........................................................................25评价方法.............................................................................85.1综合评价指标的评分计算...........................................................85.2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调整.........................................................85.3清洁生产等级的确定...............................................................86指标计算与数据来源...................................................................96.1指标计算.........................................................................96.2数据来源........................................................................11参考文献........................................................................13—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11/T1264—2015《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高等院校》。与DB11/T1264—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标准名称更改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高等学校》(见封面,2015年版的封面);b)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5年版的第1章);c)增加了“限定性指标”定义,删除了“清洁生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指标权重”定义(见3.3,2015年版的3.2、3.3、3.4、3.5、3.6、3.7、3.9);d)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一级指标(见表1);e)增加了“制冷设备、生均餐饮用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利用、废气排放、生均碳排放量、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二级指标,删除了“非采暖天然气生均消耗量、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外排废水COD浓度、生均实验室易耗品消耗额、生均教学易耗品消耗额”二级指标(见表1,2015年版的表1);f)更改了“生均用电量、采暖天然气单位面积消耗量、外购热力采暖用热定额、生均综合能耗、再生水利用率”指标值(见表1,2015年版的表1);g)更改了限定性指标,“采暖天然气单位面积消耗量、外购热力采暖用热定额”更改为一般指标,“生均综合能耗”更改为限定性指标;h)更改了各项指标权重(见表1,2015年版的表1);i)更改了“评价方法”中具体评价方法(见第5章,2015年版的第5章);j)更改了“数据来源”要求(见6.2,2015年版的6.2)。本文件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咨海外咨询有限公司、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污染源管理事务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合修能(北京)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清伟、李晓丹、王圣典、李文峰、唐伟、崔有为、于承迎、栾琳、严小梅、杨侯剑、李旭、翟羽佳、杨小多、门云云、李凯、聂开鹏、周廷、杨宏斌等。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5年首次发布为DB11/T1264—2015;——本次为第一次修订。—20231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高等学校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高等学校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指标计算与数据来源。本文件适用于高等学校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绩效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5.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29149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31436节水型卫生洁具CJ/T164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DB11/13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T1150供暖系统运行能源消耗限额DB11/1488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T1785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服务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高等学校universitiesandcolleges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包括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来源:DB11/T1334—2016,3.1,有修改]3.2指标基准值indicatorbaseline评价清洁生产水平所确定的指标对照值。[来源:DB11/T1519—2018,3.9,有修改]3.3限定性指标restrictiveindicators—20232在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规定的,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有重大影响的指标,以及相关标准强制执行的指标。[来源:DB11/T1856—2021,3.7,有修改]4评价指标体系高等学校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应符合表1的规定。—20233表1高等学校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序号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单位二级指标权重Ⅰ级基准值Ⅱ级基准值Ⅲ级基准值1装备20用水器具—2采用节水器具,符合CJ/T164及GB/T31436要求,安装率100%,设备完好率≥99%采用节水器具,符合CJ/T164及GB/T31436要求,安装率100%,设备完好率≥90%采用节水器具,符合CJ/T164及GB/T31436要求,安装率100%,设备完好率≥80%洗浴用水系统—2安装智能化节水管理系统,采用阶梯水费计价用电设备—3100%采用国家和地方节能低碳技术产品推荐目录相关用电设备或技术产品;具有能效标识的产品,全部采用1级能效产品;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用电设备智能化控制100%采用国家和地方节能低碳技术产品推荐目录相关用电设备或技术产品;具有能效标识的产品,全部采用2级及以上能效产品;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用电设备智能化控制采用国家和地方节能低碳技术产品推荐目录相关用电设备或技术产品不低于80%;具有能效标识的产品,全部采用3级及以上能效产品供暖设备—2采用集中供暖系统,锅炉及换热站采用无人自动化控制,电机变频控制;锅炉热效率达到1级能效;管网热损失率达到DB11/T1150先进值要求;优先采用太阳能、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采用气候补偿、余热回收、水力平衡调节等措施采用集中供暖系统;锅炉热效率达到1级能效;管网热损失率达到DB11/T1150准入值要求;优先采用太阳能、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采用气候补偿、余热回收、水力平衡调节等措施以集中供暖系统为主,锅炉及换热站采用自动化控制与辅机变频;锅炉热效率达到1级能效;管网热损失率达到DB11/T1150限定值要求;采用气候补偿、余热回收、水力平衡调节等措施制冷设备—2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冷冻机、循环泵、冷却塔采用无人操作自动化控制,电机变频控制;冷冻机达到1级能效,水泵达到节能评价值;分体空调器达到1级能效;数据中心机房空调采用室外自然冷源时间≥160天;采用余热回收、水力平衡调节、室内温控等措施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冷冻机、循环泵、冷却塔采用自动化控制,电机变频控制;冷冻机达到2级能效,水泵达到节能评价值;分体空调器达到2级能效;数据中心机房空调采用室外自然冷源时间≥140天;采用余热回收、水力平衡调节、室内温控等措施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冷冻机、循环泵、冷却塔采用自动化控制,电机变频控制;冷冻机达到3级能效,水泵达到节能评价值;分体空调器达到3级能效;数据中心机房空调采用室外自然冷源—20234表1(续)序号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单位二级指标权重Ⅰ级基准值Ⅱ级基准值Ⅲ级基准值计量系统—2具有完善健全的能源、水计量系统,能源计量系统配备符合GB17167及GB/T29149规定,水计量器具配备符合GB/T24789规定;有完善的计量台帐能源资源监测系统—2建立能源与资源监测平台;系统监测水、电等设备及消耗量;平台运行正常,监测数据记录完备;有监测数据分析及应用;监测平台按要求接入市级平台建立能源与资源监测平台;系统监测水、电设备及消耗量;平台运行正常,监测数据记录完备;监测平台按要求接入市级平台建立能源与资源监测平台;平台运行正常*废气处理装置—3安装锅炉烟气、实验室废气、食堂油烟等废气净化处理装置;装置运行正常;装置维护规范,维护记录完整安装锅炉烟气、实验室废气、食堂油烟等废气净化处理装置;装置运行正常;有运行维护安装锅炉烟气、实验室废气、食堂油烟等废气净化处理装置;装置运行正常再生水利用系统—2学校建立再生水综合利用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且系统使用正常2能源消耗24*生均用电量建筑面积>200万m2kWh/(p·a)4≤3522≤3913≤4220建筑面积≤200万m2非艺术类kWh/(p·a)≤1418≤1800≤2214艺术类≤2402≤2994≤3534采暖天然气单位面积消耗量m3/(m2﹒a)4≤5.8≤7.5≤9.0外购热力采暖用热定额GJ/(m2﹒a)4≤0.20≤0.24≤0.27*生均餐饮用天然气m3/(p·a)4≤23.37≤30.44≤35.42*生均综合能耗建筑面积>200万m2kgce/(p·a)4≤1181≤1312≤1572建筑面积≤200万m2非艺术类kgce/(p·a)≤547≤657≤863艺术类≤800≤1053≤1452可再生能源利用—4使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