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事业“强先锋”主题党课同志们: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部署安排,现在,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党的XX大报告和交通领域工作,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作一个分享交流,主题是《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争当交通事业“强先锋”》。今天的党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回望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展望新时代交通强国新篇章。二是如何借助主题教育学习契机,激励每一个“交通人”争当“强先锋”,推动我县交通事业再上新台阶。一、回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伟大新成就,展望新时代交通强国新篇章交通运输是兴国利器、利国之基石、强国之先导,建设交通强国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近些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满足人民出行需求的关键已经从“有没有”变为“好不好”。这正是我们一代代交通人坚守初心,敢担重任的必然结果。(一)40多年来交通运输发展伟大成就回顾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运输服务质量以及发展理念转变等方面,都—2—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我国拥有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最长、最高、最大”的记录不断被写进世界桥梁和隧道建设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和在建里程以及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截至2022年底,全国公路里程达535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55.78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通达96.7%的县,高速公路以17.73万公里的通车里程稳居世界之首,创造了世界高速公路史上的奇迹。全国通公路乡镇达99.99%,通公路建制村达99.98%。城市交通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已超过70万辆,运营线路7.8万条,全年客运量达353.37亿人次。国家层面的伟大成就在一项项国家工程、国之重器上展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如,2018年,历时14年设计建造、创下多项世界第一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16节长编组“复兴号”列车上线运行;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贯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如凤凰出巢展翅成型,这些成为中国面向国际世界的“闪亮名片”。现在来看一组江西交通发展数据。截至2022年底,江西公路总里程21.1万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26.2公里,内河航道里程5716公里,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487个,营运车辆拥有量达到42万辆,拥有水上运输船舶2426艘,完成公路客运量0.97亿人次。全面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打通了28个出省通道,“四纵六横八射十七联”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形成了“纵—3—贯南北、横跨东西、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高速路网格局,在全国率先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对于xx而言,取得的成就也不容忽视,如,2022年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城乡交通“路长制”管理新模式入选交通运输部典型案例,成功推行“一元公交”……以上的诸多数据,体现了近年来交通运输的发展成果。这些成果,离不开党中央的高屋建瓴,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深谋远虑,同样,也离不开每一位“交通人”的不懈努力。(二)新时代开启交通强国新篇章我们在回望过去的成就时,更要以饱满的信心展望未来,奋进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也对交通运输工作高度关注,并寄予了深切的厚望。1.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交通运输工作时强调:“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充分体现了亲民爱民为民的人民立场和真挚情怀,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2.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3.2021年10月,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并指出:“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4.党的XX大报告作出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的使命任务。5.2023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致贺信,指出,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是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举措。交通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善于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批中,领会思想精髓,感悟奋进力量,明确奋斗方向,乘风破浪勇担当。二、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激励党员干部争当“强先锋”,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通过主题教育学忠诚、学思想、学理论、学担当,凝聚起奋斗合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并以此指导实践,提升能力,推动工作。(一)坚持以学铸魂,筑牢政治忠诚。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5—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难”也成为大趋势。对此,我们更要迎难而上,开展好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成果,在思想上来一个大解放、来一次大提升,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一要点亮理想信念明灯。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要从《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党的XX大报告》等理论书籍中汲取养分,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思想背后的真理性、真理背后的战略性、战略背后的智慧性,在学思践悟中品味真理的味道、传承信仰的火炬;要从红色基因中砥砺精神,深入挖掘和利用好红色资源,自觉接受革命精神洗礼,切实增强全省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全市锚定“三区”战略,打好“十大攻坚战”及县委“12356”工作思路的信心与决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xx交通新篇章。二要打牢对党忠诚基石。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回顾百年党史,无数共产党人用“默默耕耘在草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鞠躬尽瘁,“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的忘我付出,“一腔热血洒高原”“耿耿忠心照雪山”的无私奉献,“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铮铮誓言树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在今天,又如何通过学习,强化对党忠诚?首先,要把“两—6—个确立”融入血脉,将“两个确立”的政治成果转化为“两个维护”的政治效果,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严格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其次,要把“四敢”精神落在实处,毫无保留地把全部智慧和力量用在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建设高素质交通队伍上,做到眼里有光芒、行动有方向,努力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三要站稳人民至上立场。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XX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回顾百年党史,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再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新时代,怎么学出人民立场?要把群众当主人,要多问问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有没有完全摸准,要多想想服务群众、为民造福的能力是不是还有不足。要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把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确保工作经受住群众检验。要把工作决策做在群众的“长凳上”,把发展成果送到群众的“家门口”,把民生实事办在群众的“心坎里”,做到服务民生有温度、造福百姓有底色,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7—持续。(二)坚持以学增智,练就过硬本领。学习是增长智慧、提高本领的源泉。只有全面、系统、深入学习,才能对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为贯彻落实打下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学增智,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成为马克思主义追随者、实践者。”一要提升政治能力,锤炼“万山磅礴看主峰”的兴党本领。政治能力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和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砥砺政治品格,锤炼政治意识,积累政治经验。要时刻把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放在心上,把xx和本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真正让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在实践中,要发挥好思想引领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善于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趋势性、从偶然问题中认识事物的必然性,不越雷池,不踩红线,切实担负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真正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二要提升思维能力,锤炼“见木见林亦见森”的看家本领。—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维能力体现的是思想深度,反映的是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能力,最关键的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当下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在实际工作中,要真学真信真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事物的短期波动中探究其长期发展的趋势,不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从容应对风险和挑战,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三要提升实践能力,锤炼“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强国本领。“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获得。一方面,要及时填补知识空白。当前,社会各项工作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干部专业素养、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必须紧跟新时代步伐,围绕最紧迫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学习,深入研究思考,抓住学习重点,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让自己成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要精准补素质短板。—9—现在随着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展变化,一些干部逐渐出现“本领恐慌”。如何克服本领恐慌,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否则,能力将跟不上岗位需要。对此,要结合工作实际,把专业知识往深处“钻”,同时,也要拓宽知识横截面,把所学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补素质短板,既靠组织上加强培养,但更多地还是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要有主动学习、主动历练的自觉性,在实践和克服难题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三)坚持以学正风,锤炼过硬作风。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对“以学正风”作了深刻阐述,强调人民群众看主题教育是否有成效,最直观的感受是看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是否有明显进步。一要大兴务实之风。务实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和保证。党的XX大报告中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以实干的精神,做好当前乃至以后的工作。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离群众最近,更要发扬务实作风,注意维护好良好形象,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切切实实为民谋福利。特别是要看到,交通出行方不方便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在更多惠民工程上下功夫,在群众出行上下功夫,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解决问题,推动工作。—10—二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