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61-2022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020.20CCSB23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261—2022代替DB11/T261—2005大豆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thesoybeanproduction2022-03-24发布2022-07-01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1/T261—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环境条件...........................................................................15茬口...............................................................................16播种...............................................................................27种植密度...........................................................................38施肥...............................................................................39灌溉...............................................................................310田间管理..........................................................................311病虫草害防治......................................................................312收获贮存..........................................................................3附录A(资料性)大豆主要病害及防治..................................................5附录B(资料性)大豆主要虫害及防治..................................................6DB11/T261—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了DB11/T261—2005《大豆生产技术规程》,与DB11/T261—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术语和定义“春播大豆”和“夏播大豆”的定义(见3.1、3.2,2005年版的3.1、3.2);b)删除了术语和定义“间混套作大豆”、“间作大豆”、“套种大豆”、“种子纯度”、“发芽势”、“发芽率”、“中熟品种”、“晚熟品种”、“大粒型大豆”、“中粒型大豆”、“小粒型大豆”、“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见2005年版3.3~3.15);c)更改了环境条件要求(见4.1,2005年版的4.1.1);d)更改了以玉米为主间作大豆的行数(见5.2,2005年版的4.2.2.);e)删除了套种方式(见5.2,2005年版的4.2.2);f)更改了种子质量要求(见6.1.2,2005年版的4.3.1.1);g)删除了晒种(见2005年版的4.3.1.2);h)更改了播种土壤湿度要求(见6.2.1,2005年版的4.3.2.2);i)删除了种子发芽试验(见2005年版的4.3.1.3);j)更改了春播大豆适宜播期(见6.2.2,2005年版的4.3.2.3);k)更改了种植密度(见第7章,2005年版的4.3.4);l)更改了底肥种类和施肥量(见8.2,2005年版的4.4.2);m)更改了灌溉方式(见9.1,2005年版的4.5.2);n)更改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见第11章,2005年版的4.6.4);o)更改了收获标准(见12.1,2005年版的4.7);p)更改了入库贮藏含水量标准(见12.3,2005年版的4.8.2);q)删除了常用化学除草剂(见2005年版的附录A);r)删除了大豆细菌性叶烧病、大豆紫斑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更改了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删除了简介和发病规律(见附录A,2005年版的附录B);s)增加了点蜂蝝蝽,删除了豆芫菁、朱砂叶螨和二点叶螨,删除了主要虫害的简介和生活习性,更改了防治措施(见附录B,2005年版的附录C);t)删除了国家命令禁止的农药和高毒农药(见2005年版的附录D);u)删除了绿色食品基地禁用农药表(见2005年版的附录E)。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满、聂紫瑾、李琳、朱莉、赵菲、石颜通、李勋、杨林。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5年首次发布为DB11/T261—2005;——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11/T261—20221大豆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豆生产在环境条件、茬口、播种、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贮存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春播大豆和夏播大豆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春播大豆springsoybean5月初至6月初播种的大豆。3.2夏播大豆summersoybean6月上旬至6月底播种的大豆。4环境条件4.1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相关要求,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GB5084的相关要求。4.2选择生态环境、排灌条件良好,周围无污染源的地块,不宜选择易发生病虫草鼠害或施用农药过多的地块。4.3应注意田间卫生,清除病残体。5茬口DB11/T261—202225.1轮作倒茬大豆与非豆科作物至少以3年为一个轮作周期。5.2间作套种间作套种可选择以下方式:——以大豆为主间作玉米:可4~6行大豆间作1~2行玉米,大豆的密度接近单作;——以玉米为主间作大豆:可2行玉米间作2~3行大豆,玉米缩小行间的行距和株距或双株留苗,保证在玉米株数接近单作的前提下,在大行间种植大豆。6播种6.1种子准备6.1.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北京地区种植,或通过北京市审定或引种备案的品种,不应跨区种植。6.1.2种子精选精选种子,籽粒均匀饱满,粒型均匀一致,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的要求。6.1.3种子处理6.1.3.1根据需要,对种子采用包衣、拌种或根瘤菌接种处理:——包衣:利用经过农药登记的种衣剂,对种子进行规范包衣;——拌种:采用药剂、微肥拌种;——接种根瘤菌:选用根瘤菌对种子进行处理。6.1.3.2在拌种过程中,药剂可与微肥同时使用,不宜与根瘤菌混合使用,微肥与根瘤菌可同时使用。6.2播种时期6.2.1播种条件播种条件满足:——温度:大豆春播时,5cm~10cm土层的温度稳定达到10℃以上。——湿度:幼苗出土的土壤含水量宜为20%~30%。6.2.2播种时间大豆春播的播种期宜为5月中下旬,夏播宜在6月25日以前。6.3播种方法6.3.1穴播:按密度要求的株行距开穴、点种、覆土。6.3.2条播:边开沟、边点种、边覆土镇压。6.4播种深度DB11/T261—20223播深宜为3cm~5cm,土质粘重的土壤宜为2cm~3cm,沙土宜为3.5cm~5cm。7种植密度7.1春播大豆适宜种植密度为8000株/667m2~12000株/667m2,耐密植的品种或晚播时,可适当增加密度。7.2夏播大豆适宜种植密度为10000株/667m2~16000株/667m2,耐密植的品种或晚播时,可适当增加密度。8施肥8.1施肥应符合NY/T496的要求,宜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有机肥全部作底施,氮肥可2/3作底肥,1/3追施。8.2底肥施用量为1000kg/667m2商品有机肥或5000kg/667m2~8000kg/667m2自制农家肥、10kg/667m2磷酸二铵。8.3在开花结荚期,可叶面喷施尿素1kg/667m2、磷酸二氢钾0.1kg/667m2、兑水50kg/667m2,也可同时使用钼酸铵等微肥。9灌溉9.1科学灌溉,合理用水,宜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9.2播种期宜根据墒情灌水,保证墒情达到适宜幼苗出土和化学除草的要求。9.3苗期和分枝期不灌或少灌水,播前未灌水而植株又表现出受旱,可适量灌水1次。9.4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遇旱应及时灌水。10田间管理10.1在大豆出苗后及时查苗,发现有缺苗、断垄30cm以上的,应及早补种。10.2应在第1复叶展开时定苗,淘汰弱株、病株和杂株,保留健壮株。10.3可进行2次中耕除草并培土。定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第1次在初花期进行,底肥不足的结合中耕追肥。11病虫草害防治11.1应选用生物农药、生物天敌、理化诱控,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11.2化学农药施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相关要求。11.3病害防治方法见附录A中的表A.1。11.4虫害重点防治点蜂缘蝽、食心虫等。各类虫害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B中的表B.1。11.5化学除草可选择苗前土壤处理或苗后茎叶处理。苗前土壤处理时期为播后3d内,苗后施药时期应掌握在大豆2~4片复叶期。12收获贮存DB11/T261—2022412.1收获时期叶片脱落、茎秆变黄时可进行人工收获;叶片全部脱落、籽粒归圆时机械收获。12.2晾晒和脱粒人工收割后应及时晾晒脱粒,避免雨淋。12.3贮存条件大豆籽粒入仓贮藏的含水量应低于13.0%,贮藏场所应干燥、通风、阴凉。DB11/T261—20225附录A(资料性)大豆主要病害及防治表A.1给出了北京地区大豆常见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措施。表A.1大豆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名称症状防治措施大豆花叶病苗期染病,低温时表现明脉,温度较高时出现皱缩、卷曲,以后萎黄坏死。成株染病,初期叶上出现轻微的黄绿相间病斑,随病种加害,病斑逐渐显现,并在叶脉处开始凸起,叶缘下卷、叶片皱缩,呈不规则状。幼嫩叶片受害严重,症状明显,有时可产生褐色坏死斑。病株豆荚缩短,茸毛较少,扁平,扭曲。重病株不结实,或结实后种子表面出现褐色斑纹。严重发病时,叶片皱缩严重,叶脉坏死,整颗植株明显矮化。1.选用抗病品种。2.按照国家登记农药进行药剂防治。在发病前或病害流行期,施用吡虫啉、联苯菊酯乳油等药剂进行化学防治。3.适期播种。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适期播种,避免在苗期遇到蚜虫大发生。大豆霜霉病此病全生育期都可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