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820-2021 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13.020.30CCSZ02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1820—2021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Technicalguidelinesfor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ofregulatorydetailedplanningatcommunitylevel2021-03-29发布2021-07-01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1/T1820—2021I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一般规定............................................................................25技术要求............................................................................46编制要求............................................................................7附录A(规范性)规划内容及环境影响相关附表...........................................9附录B(规范性)评价成果相关附表....................................................11附录C(资料性)目录结构............................................................12参考文献..............................................................................14DB11/T1820—2021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影响评价评估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楠、唐丹平、刘铁军、满洋、来贺菲、王岩、孙娟、马静、张潇尹、鱼红霞、张建平、田昕竹、杨俊杰。DB11/T1820—2021III引言为贯彻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区域评估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定本文件。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目的:一是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编制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优化完善规划内容;二是根据评价深度提出生态环境管控措施,作为规划区域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简化的必要条件。本文件用于指导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为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DB11/T1820—20211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规定、技术要求及文件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心城区和新城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乡镇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参照使用。本文件不适用于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HJ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10.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T10.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6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96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DB11/996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detailedplanningatcommunitylevel以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以落实总体规划意图为目的,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对一定时期内建设用地的用地性质、开发强度、设施配套和空间环境等做出控制要求的规划。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ofregulatorydetailedplanningatcommunitylevel在中心城区和新城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阶段,分析论证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优化完善规划方案,提出生态环境管控措施的工作。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ecologicalenvironmentalassessmentofregionalspaceDB11/T1820—20212对区域空间生态环境基础状况、结构功能属性进行系统评价,衔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科学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编制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一张图上明确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利用等分区管控要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环境敏感区environmentalsensitiveareas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a)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b)除a)外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永久基本农田、自然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重要湿地、天然林、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c)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4一般规定评价原则4.1.1全程互动评价应在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阶段同步介入,与规划的编制全过程互动。4.1.2分类指导根据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按照具体项目、项目类别、用地类别分类开展环境影响分析并提出管控措施。4.1.3整体优化统筹考虑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区和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在环境影响分析基础上,提出规划的优化完善意见。4.1.4科学简化根据识别的生态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提出规划实施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要求,作为科学简化后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必要条件。评价范围一般包括规划区域、可能受到规划实施后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周边区域,以及可能对规划区域内环境敏感区产生影响的周边区域。技术流程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DB11/T1820—20213规划编制规划概述规划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判断环境影响分析合理性判断提出优化完善意见总则总体战略规划实施空间布局与分区管控重点地区规划特色风貌与公共空间专项统筹背景定位、发展规模各功能区基本情况环境敏感区相关情况拟建项目类型及分布不符合不合理合理相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环评的符合性分析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成果符合性分析规划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空间布局环境合理性市政基础设施可依托性用地性质环境合理性建筑规模、开发强度实施清单、实施时序管控措施现状调查与评价符合规划内容分类与环境影响识别具体项目项目类别用地类别用地情况污染源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同步启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结束评价结论环境敏感区图1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流程DB11/T1820—202145技术要求规划概述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成果包括总则、总体战略、空间布局与分区管控、重点地区规划、特色风貌与公共空间、专项统筹、规划实施等章节,应结合收集资料概述各章节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信息,包括以下内容:d)“总则”与“总体战略”中的规划背景、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空间范围、整体规模及规划目前实施现状;e)“空间布局与分区管控”中的居住建筑、产业建筑、三大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交通设施和公共安全设施)建筑等的规模、开发强度管控要求;f)“重点地区规划”中的重点功能区、交通枢纽地区、其他公共活动区等的用地范围及功能属性,街区形态、街道空间、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以及开发建设涉及的项目类别;g)“特色风貌与公共空间”中的环境敏感区的位置、数量、边界、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等;h)“专项统筹”中的拟建项目,应进一步收集项目的工程资料:1)居住提升、公共服务: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的位置、规模、配套设施等;2)综合交通:城市道路、轨道交通、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加油(气)站等的位置走向、等级、规模、交通量等;3)市政设施:给排水管网建设现状及规划、管线参数及供排水能力;污水处理设施的位置、规模、工艺、排水去向等;供热热源的位置、规模、燃料、供热范围、现状负荷及管网规划等;固体废物暂存转运站或处理设施的位置、规模、存储方式等;供电设施的位置走向、电压等级等;信息基础设施的位置、类型;4)其他: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辐射等污染的设施的位置、工程内容等。i)“规划实施”中的实施清单及实施时序。规划符合性分析5.2.1分析与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成果的符合性,识别所在的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判断其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符合性。5.2.2分析与相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要求的符合性。现状调查与评价5.3.1用地情况调查内容包括:a)规划区域内所有地块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建设现状;b)规划区域内潜在污染场地或涉及用地性质变更的地块,重点是拟规划为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的用地。5.3.2污染源应调查评价范围内现有污染源,明确其规模、数量、位置,说明环保措施及污染排放情况等,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设施或单位:a)交通设施: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轨道交通、交通枢纽、普通铁路、城际铁路、高速铁路、机场等;DB11/T1820—20215b)城市基础设施:供电供热中心、加油(气)站、储油(气)库、固体废物暂存转运站或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等;c)辐射设施: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及以上)、广播电台、差转台、电视塔台、卫星地球上行站、雷达、无线通讯等电磁辐射设施,核设施、核技术利用等电离辐射设施;d)其他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畜牧养殖、食品加工、电子制造、装备制造、机械加工、化工石化、医药制造、印刷、汽车维修、医疗服务等单位。5.3.3环境敏感区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区,重点调查现有和拟建污染源周边的环境敏感区。5.3.4生态环境质量5.3.4.1应从以下方面开展调查和评价:a)结合各类环境功能区划及目标要求,对评价范围内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进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